人物經歷
學歷及工作經歷:
1977-1982:雲南大學外語系英語專業畢業,獲英語語言及文學學士學位。
1982-1984:昆明第一中學英語教師。
1985-1988:中國科技大學外語系西方語言學專業研究生畢業,獲碩士學位。
1988-1989:北京信息工程學院基礎部英語教師。
1988-1992:中國科學院系統生態實驗室副研究員(國家開放實驗室聘用人員)。
1989-1992:中國社會科學院新聞與傳播研究所助理研究員。
1992-1993:青島市新聞出版局公共關係公司經理。
1993-1994:湛江師範學院中文系講師兼湛江市政府經濟發展研究中心主任。
1994-1997:中國社科院研究生院宗教系“中國哲學”專業博士研究生,獲博士學位。
1997-1999:中央民族大學民族經濟研究所博士後,研究方向“海外華人經濟研究”。
1999-2001:中國社科院民族學與人類學研究所副研究員,方向“世界移民問題研究”。
2001-2006:中國社科院世界宗教研究所,研究方向“宗教哲學”。研究員。
2006- :中國政法大學人文學院(本科教師:西方哲學),國際儒學院副院長(碩士生導師:新儒家研究),法學院(博士生導師:法哲學)。
學校二級崗位教授,宗教哲學學科帶頭人。
曾在香港、台灣、美國、日本、歐洲、中東地區作訪問學者和講課教授。指導過來自美國、韓國、挪威、德國和澳大利亞的大學生、研究生和博士。
社會兼職:
兼美國愛爾文尼亞大學教授,(美)北京語言與文化中心教授,中國社會科學院世界宗教研究所研究員,四川大學教授,中央民族大學教授,國際儒學聯合會學術委員會副主任,《國際儒學研究》主編。中國馮友蘭研究會常務理事,中華孔子學會常務理事;中國政法大學發展與規劃委員會專家委員。國際儒學聯合會與中國政法大學合辦:國際儒學院副院長(主管外事與科研)。
研究方向
中國哲學;中西方宗教比較;西方哲學;法哲學。
主要貢獻
學術講座
西方宗教與西方文明。
獨立承擔課題
1:博士後課題:“海外華人經濟研究”(1999年結項)。
2:中央領導指示社科院重點研究的“當代西方科學與無神論”的課題,(2006年結項)。
3:國家社科基金一般項目(2007年底準時結項)。
已經出版著作
1:《西方新聞傳播論文集》(四川文藝出版社,1993)( 獨著:25萬字);
2:《海外華人經濟研究》(海天出版社,1999) ( 獨著:31.6萬字);
3:《儒商讀本·人物傳》(雲南人民出版社,1999)( 主編,45萬字,撰寫其中80%的文字);
4:《宗教哲學》(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3)( 獨著:42萬字);
5:《當代西方宗教哲學》(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4)( 獨著:38萬字);
6:《舊學新統——馮友蘭哲學思想通論》(四川大學出版社,2005)( 獨著:32萬字);
7:《鴻爪紀學:中國傳統文化新探索》(四川大學出版社,2005)( 獨著:34.9萬字);
8:《禪宗的智慧》(宗教文化出版社,2006)、(獨著:28萬字)( 獨著:28萬字);
9:《現代西方哲學中的啟蒙思想》(中共中央黨校出版社,2007)、( 獨著:24萬字)。
已發表論文
2007年
1、“ 面對上帝:美國式的肯定論與中國式的懷疑論”——讀《江邊對話》,《中國圖書評論》,2006年第12期。(4.5千字)。
2、“ 文明特徵與儒家的和諧思想”——《文明》2006年,12期“文明論壇特刊”(6千字)。
3、“ 論實體論的宗教救贖思想—對希克多元論宗教哲學的思考”——《國外社會科學》2007,第1期,(12千字)。
4、“ 三學者關於儒家宗教性和全球化的對話”—《文化中國》(加拿大)2006年第4期。(單純的談話約10千字)
5、“ 論科學的無神論:一種啟蒙傳統”——《科學與無神論》2007年第2期。(6千字)
6、“ 論弗洛伊德思想的啟蒙價值”——《中國社科院研究生院學報》,2007年第3期。(13千字)
7、“ 論古代儒家辨析齊法家與三晉法家的意義”——《中國哲學史研究》,2007年,4期。(13千字)
8、“ 中國哲學的魅力——評《貞元六書》”——《中國圖書評論》2007年11期。(18千字)
9、 “如何理解中國典籍中的儒法互補思想”——《粵海風》(廣東省文學藝術界聯合會主辦:文化批評雜誌),2007年第6期。(6千字)
10、 “論德治法治互補—中國古代政治傳統的一個特點”—(加拿大)《文化中國》2007年第3期。(23千字)
2006年
1、書評:“ 宗教文化問題的新探索-評四卷本《中國宗教與中國文化》”-《世界宗教研究》2006年第1期(4千字)。
2、“ 國外馮學研究 10 年”-《南陽師範學院學報》,2006年第1期(7千字)。
3、“ 當代西方哲學中的無神論問題”——《外國社會科學》2006年第3期(13千字)。
4、“ 論儒家‘天命’信仰中的普世價值”——《東方論壇》2006年第2期(13千字)。
5、“ 弗洛伊德論宗教的起源(一)”——《科學與無神論》雙月刊,2006年第3期,(2.5千字)。
6、“ 弗洛伊德論上帝的形成(二)”——《科學與無神論》,2006年第4期,(4千字)。
7、“ 弗洛伊德宗教觀的啟蒙價值”(三)——《科學與無神論》,2006年第5期(4千字)。
8、 “論儒家天命信仰的特色”——《孔子研究》2006第6期(12千字)。
9、“ 又見馮友蘭”——《中國圖書評論》,2006年11期,(8千字)。
10、“ 儒學的天人關係”——《中國社會科學院院報》,2006年9月28日(1.5千字)。
2005年
1、“ 哲學:定義層面的反思”——《新哲學》第四輯,大象出版社,2005年6月版(8千字)。
2、“ 全面理解馬克思主義無神論的意義”——《東方論壇》2005年第3期,(12千字)。
3、“ 何緣神契君 同是故鄉人——懷念蔡仲德先生”——《隨筆》2005年第2期(6千字)。
4、“ 佛教哲學三論”——《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學報》2005年第3期,13千字(《新華文摘》2005年第21期全文轉載)。
5、“ 佛教的坐禪修煉”——《文史知識》2005年第7期。5千字。
6、“ 禪宗的佛性論及其意義”——《中國哲學史研究》2005年第3期。13千字。
7、“ 真善美探源”——台灣《宗教哲學》2005年第6期(13千字)。
8、“ 儒家的‘天人合一’與全球價值”——《孔子研究》2005年第6期,12千字。
9、英文抽印本“ The Basic Spirit on Chinese Culture and National Faith”(中國文化與民族信仰的基本特徵)——黎巴嫩天主教大學“一個上帝多種信仰”一書中的論文,9千字。2005年版。
2004年
1 、“ 天與神――儒家與基督教本體之比較”―――――台灣宗博出版社,2005年,見《覺醒的力量》一書,字數:15千;
2、 評論:“ 一本可以放在民族枕邊的書”——北京《大學生》2004年第12期。字數3千。
3 、《宗教與哲學》,――《中國社會科學院院報》2004年3月2日(4千字) (《新華文摘》 2004 年第11 期)。
4 、“論法蘭克福學派的宗教觀”―《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院報》2004年第2期(12千字)。
5 .“全球化與中華文化新境界”――《東方論壇》2004年第2期(9千字)。
6 .“On Chinese Cosmopolitanism ”(論中國人的天下主義)(英文)(13 千字) ――《國際儒學研究》2004年第13輯 。
7 .“馬克思主義無神論的意義和價值”――《科學與無神論》2004年第3期(6千字)。
8 .“‘哲學’在中西兩種傳統中是怎樣定義的”――《中國社會科學院院報》2004年9月28日(6千字)。
9 .“論德希達的宗教思想”――《國外社會科學》2004年第5期(13千字)。
2003年
1 .“論儒家的宗教情懷”(論點摘要)――《中國宗教》2003年第1期(1.5千字)。
3. “談談宗教哲學”——《中國社會科學院院報》2003年3月18日(4.5千字) 。
4. “西方幾種宗教研究思潮的評析”——人民大學報刊影印資料“宗教”,2003年第3期,原載於《科學與無神論》2003年第2期(6千字)。
5.“ 論自然崇拜在中國人信仰系統中的意義”—《浙江社會科學》2003年第3期(15千字)。
6 .“論儒家的宗教情懷”―人民大學報刊影印資料“宗教”,2003年第4期,原載於《東方論壇》——青島大學學報,2003年第2期。(13千字)。
7 .“宗教:定義層面的反思”――《科學與無神論》2003年第4期(6千字)。
2002年
1 .“中華民族主體性開放特徵”――加拿大《文化中國》2002年第2期(13千字)。
2 .“論儒家的氣節觀及其現代價值”-《東方論壇》2002年第4期(15千字)
3 .“ 略論海外華人經濟”――《海外華人研究論集》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2年,13千字。
4. “‘恐怖’以宗教的名義”――《環球紀事,》2002年9月第2期5千字。
2001年
1.“ 論中華民族的天下觀”――《東方論壇》,2001年,第3期,13千字。
2.“ 台灣問題與海外華人反獨促統”――《世界民族》2001年第4期(13千字)。
3.“ 中國人的天下民族主義”――《世界民族》2001年第2期(13千字)。
4.“ 西方民族經濟研究評介”――《民族研究》2001年第3期(12千字)。
5.“ 略論新理學的文藝觀”――《浙江社會科學》2001年第1期(13千字)。
人民大學報刊影印資料《文藝理論》2001年第5期全文轉載。
6、“ 略論海外華人經濟”——《北方民族》2001年第2期(5千字)。
7. 《西方的民族經濟研究》、《海外華人經濟》兩章,――《民族經濟學教程》。
(修訂本),中央民族大學出版社,2001年(25千字)。
已編輯、注釋出版的文獻資料有:
1、 《中國精神——百年回聲》(主編),深圳海天出版社1998年(43.6萬字)。
2、 《中國精神·民族復興之路》(主編)深圳海天出版社2001年(30萬字)。
3、 《良知的感嘆— 20 世紀中國學人序跋精粹》(主編)深圳海天出版社1998年(40.2萬字)。
4、 《論氣節》(選編)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5年(36萬字)。
5、 《馮友蘭選集》(上下卷)(選編)北京大學出版社2000年(96萬字)。
6、 《解讀馮友蘭》(四卷)(選編)深圳海天出版社1998年(90萬字)。
7 、《三松堂全集》(其中的“希臘人之人生觀”手稿是我整理的,書中後記專門提及)(整理校訂馮友蘭手稿25萬字),2000年河南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14卷。
8、 《三松堂小品》(選編),北京出版社1998年(254千字)。
9、 《馮友蘭自述》(選編),河南人民出版社2004年(132千字)
10、 《名人筆下的馮友蘭·馮友蘭筆下的名人》,上海東方出版中心1999年(360千字)。
2001年前的論文主要是新聞傳播、中國哲學和西方哲學方面的,大約發表了大大小小的文章150餘篇,省略。
獲獎記錄
《舊學新統:馮友蘭哲學思想通論》,馮友蘭研究會評為“三等獎”(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