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院簡介
在60餘年的歷程中,不論是在戰爭年代還是在和平時期,醫院在中國共產黨的正確領導下,緊緊依靠人民民眾,醫治戰傷,為軍民健康服務,做出了突出貢獻。從抗日戰爭到解放戰爭,從平型關到魯中南,醫院在八路軍115師和華東野戰軍編成,歷經戰役戰鬥數百次,救治傷病員數萬名,成為山東解放區和華東戰場的主要後方醫院。
醫院現有軍區專業技術拔尖人才6人,3人享受國家特殊津貼,1人享受全軍專業技術幹部崗位津貼。解放軍八九醫院是一家三級甲等醫院。重點學科有全軍創傷骨科研究所、全軍計量監測中心、全軍醫療設備維修中心、軍區普外中心、軍區計畫生育優生優育技術中心,眼科、信息科已申報軍區專科中心。醫院是第一、二、三、四軍醫大學、濰坊醫學院、白求恩軍醫學院、北京軍醫學院的教學醫院。
近幾年來,在上級黨委和機關的關心指導下,堅持以“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和黨的十六大精神為指導,較好地完成了以醫療服務保障為中心的各項工作任務,醫院全面建設得到較大發展,先後被全國計畫生育委員會評為“全國人口和計畫生育科技工作先進集體”,連續兩年被總部表彰為“為部隊服務先進醫院”和“優質服務先進單位”,被軍區評為“醫院建設先進單位”、“發展醫學科研先進單位”和“五優醫院”,被山東省評為“百佳醫院”、“軍民共建‘雙四好’先進單位”,在抗擊非典期間,被軍區和山東省評為防治非典工作先進單位,被濰坊市記集體二等功。近年來,醫院醫療毛收入每年以33%的幅度在增長,為醫院的可持續發展和為兵服務打下了堅實的基礎。近年來,醫院黨委在基礎投入、科技建設、人才培養等方面進行了長遠規劃、我們相信,有上級各級黨委和首長的正確領導,有著光榮的傳統和優良的作風,有全院官兵的努力奮鬥,醫院一定會建設的更加美好。
歷史沿革
1937年底,第89醫院的前身八路軍第115師野戰醫院在山西省洪洞縣建立。從1939年春115師東進山東,秋天挺進魯南山區建立抗日根據地,到1947年春天因國民黨大舉進攻向黃河北轉移。
1947年3月北上轉移到黃河北商河縣。十月改編為魯南醫院,列入華東野戰軍後方醫院序列。
1949年4月,山東軍區重新成立,下設司、政、拱、衛機關。山東軍區衛生部是六月份由華野前方衛生部改編而成,衛生部於當月對山東軍區所屬醫院進行了統一整編,衛生部所屬醫院有六個,番號分別為“山東軍區衛生部第X軍醫院”(5個)和山東軍區直屬醫院。華野第三醫院改編為“山東軍區衛生部第三軍醫院”,於1949年8月進駐濰坊市坊子區,於1998年2月遷址濰坊市濰城區。
科室設定
內科 | 內分泌科(4人) 神經內科(7人) 呼吸內科(5人) 感染科(5人) 消化內科(6人) 腎內科(1人) 心內科(7人) 急診科(2人) |
外科 | 骨科(16人) 普外中心(10人) 創傷骨科(9人) 脊柱外科(9人) 燒傷整形科(5人) 泌尿外科(5人) 手外科(3人) 神經外科(3人) 心胸外科(4人) |
婦兒 | 小兒骨科(3人) 婦產科(10人) 小兒科(2人) |
其他 | 皮膚科(5人) 口腔科(6人) 耳鼻喉科(7人) 放射科(3人) 眼科(5人) 腫瘤科(4人) 理療康復科(1人) 放療科(1人) 中醫科(2人) 特診科(3人) 麻醉科(3人) 藥劑科(1人) 檢驗科(3人) 特檢科(1人) |
中國人民解放軍各大醫院
中國人民解放軍(People''s Liberation Army)是中華人民共和國軍隊的名稱。它誕生於1927年8月1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