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丹杜鵑

不丹杜鵑

不丹杜鵑,杜鵑花科,杜鵑屬的一種植物。產我國西藏南部。生於海拔2100—2800米的杜鵑和落葉闊葉林中。不丹、錫金、尼 泊爾東部和印度北部也有分布。模式標本采自不丹。

基本信息

基本資料

種中文名:不丹杜鵑
海拔:2100-2800
命名來源:【ic,pl ind or. 4: 1203. 1851】
中國植物志:57(2):007
亞組中文名:雲錦杜鵑亞組
亞組拉丁名:Subsect.Fortunea Sleumer
組中文名:常綠杜鵑組
組拉丁名:Sect.Ponticum G.Don
亞屬中文名:常綠杜鵑亞屬
亞屬拉丁名:Subgen.Hymenanthes (Blume) K.Koch

形態特徵

常綠灌木或小喬木,高1.3—4(--10)米:幼枝粗壯,淡綠色,無毛,在花序F的 小枝直徑4毫米。頂生冬芽圓卵形,長1.2--1.5厘米,無毛。葉革質,長圓形至長圓狀橢圓形或長圓狀卵形, 長10--19(--30)厘米, 寬4.5—12厘米, 先端急尖至圓形,有小突尖頭,基部圓形或近淺心形,邊緣微反卷,上面綠色,平滑, 下面黃綠色,無毛, 中 脈在上面凹下,下面隆起, 側脈19—24對,在上面明顯,下面稍州出; 葉柄近於圓柱形,粗壯,長2—3.5厘米,無毛。頂生疏鬆的傘形花序,有花4—5朵;總軸長5—7匣 米,粗壯, 無毛;花梗長3.5—4厘米,通常有稀少的腺體;花萼杯狀,長7—20毫米, 裂片圓形,無毛;花冠寬鐘形,長3.5—7座米,直徑11厘米,無毛,初時淡粉紅色,後 變為白色,裂片5,近於圓形,長2厘米,寬3.5厘米,頂端有缺刻;雄蕊12—18,不等 長,長2—3.5厘米,花絲無毛;子房卵球形,灰綠色,長7毫米,具腺體;花柱通體具 腺體,柱頭大, 黃綠色。蒴果長圓柱形,紫褐色,長3.5厘米,直徑1.5厘米,10室,有 腺體殘跡。

不丹杜鵑不丹杜鵑

生存環境

生於海拔2100—2800米的杜鵑和落葉闊葉林中。

本種提示

本種的花、果標本我們均未見到,上述花、果的描述系根據原種描述及Tagg的記載綜合寫成的。

參考文獻

Rhododendron griffithianum Wight,Ic.Pl.Ind.Or.4:6.T.1203.1851;Tagg inStevenson,Spec.Rhodod.278. 1930;Cullen et Chamb.In Not,Bot.Gard.Edinb.37:330. 1979;Chamb.In Not.Bot.Gard.Edlnb.39;237,1982,西藏植物志3:602.1986.——R.aucklandii Hook.F.,Rhodod.Sikkim Himal.T.11.1851.——R.Oblongum Griffith,Ic.Pl.Asiat.T.523.1854 et Not.Pl.Asiat.303.1854.——R.Grffithianum Wight var.Aucklandii(Hook.F.)Hook.F.in Curtis'sBot.Mag.84:t.5055.1858.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