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沙大盆菜

下沙大盆菜

下沙大盆菜,是流傳於廣東省深圳市福田區沙頭下沙村“元宵節”的一種飲食傳統活動。起源於十三世紀的宋代軍隊飲食形式,後來逐漸發展成一種民間飲食形式。“大盆菜”一般是將十幾道菜包括煎蚝、雞、鴨、芹菜、蘿蔔等一層層放入盆中進行烹飪,然後一起食用。下沙村完好保存了傳統的做工、配料、烹飪方式。2009年,入選廣東省非物質文化遺產目錄。

信息

中文名:大盆菜(下沙大盆菜)
下沙大盆菜下沙大盆菜

遺產級別:廣東省第三批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
批准日期:2009年10月16日
項目類別:傳統習俗
批准文號:粵府〔2009〕112號
申報單位:廣東省深圳市福田區

歷史淵源

下沙人吃“大盆菜”有500年以上的歷史。1278年(南宋端宗景炎三年),元兵揮兵南下,宋建康節度使張世傑,吏部侍郎陸秀夫奉益王趙昰和衛王趙昺倉皇南走至官富場(即香港九龍一帶),駐蹕二王村內。
下沙大盆菜製作過程下沙大盆菜製作過程
鄉人慌忙把各家各戶拿來的菜集中倒在軍用大面盆里煮。分成一盆盆百家菜,竟然香氣四溢,令飢腸轆轆的宋軍飽食一頓宋帝吃過的盆菜。明、清兩代,當地人稱為“新安盆菜”(新安後稱寶安),當時吃盆菜用木盆盛菜,一桌用一個木盆,一張八仙桌,四條長凳,八人一桌,俗稱“吃盆菜”。後來下沙人丁興旺,生活越來越富裕,鬧元宵的人越來越多,就改稱為“大盆菜”。

主要特點

“大盆菜”到20-21世紀時改用不鏽鋼盆,盆里有十五種菜,包括煎蚝、雞、鴨、豬肉、炸魚油豆腐、支竹、牙茹、鱔乾、肉皮、雲茸、冬茹、芹菜、蘿蔔等。十幾道菜一層層放入盆中,最上面一道菜是雞鴨,寓意飛鳥歸巢。大盆菜象徵“百鳥歸巢”,團圓富貴,企盼來年國泰民安五穀豐登。每逢喜慶及紅白喜事需要宴請賓客,主人家便請專業廚師製作盆菜供客人享用。一盆菜吃完,宴席就結束。下沙族人自立村以來就有“元宵”節吃“盆菜”的傳統,每到正月十五,搭“燈棚”,點花燈,唱粵劇,全村老少歡聚一堂,很是熱鬧。

製作過程

製作大盆菜的主要原料有蘿蔔、魷魚、門蟮乾、蚝、鴨肉等15種;輔料有蒜頭、生薑、蚝油等。製作工藝為採用煮、煎、炸、炒、燒等方法,將15種主料分別一一加工好,做成15道不同的主菜。以蘿蔔作為第一道菜鋪底,把加工好的15道菜,按一定順序,一層層依次盛入大木盆里。大盆菜就製作完成了。

習俗傳承

在港九地區的九龍、沙田、大埔、元朗、上水和深圳的寶安南山福田羅湖各區沿海一帶沿襲成風俗,但其做工、配料、烹飪方式保存完好的只有沙頭下沙村。沙頭下沙村的大盆菜2002年創下3800席的金氏世界紀錄,上海金氏世界紀錄中國總部有關人員當場頒發證書:“最大規模民間宴會———大盆菜宴”。
下沙大盆菜千人宴下沙大盆菜千人宴
2004年11月7日,福田區沙頭下沙文化廣場,巨龍飛舞,來自美國、加拿大、墨西哥等14個國家以及港澳台等地的黃氏宗親代表280人,以及中國10多個省、市的黃氏鄉親代表與下沙父老鄉親近萬人聚集一堂,同吃團團圓圓的“大盆菜”,上千張飯桌將下沙文化廣場擺得滿滿當當,場面熱鬧壯觀。從1995年開始,“吃盆菜”就成了下沙村居民、港澳同胞、海外鄉親慶祝元宵節特殊形式,從1995年的650席,發展到2000年的2500席,最多的一次有兩萬多人。2005年2月25日下午,下沙村創金氏世界紀錄的一餐飯吃掉“一個市場”。使用了兩米寬大鍋150個,蚝鱔鴨樣樣幾千斤,一間過千平方米的露天大廚房,上菜流水線環節幾十道,吃剩垃圾幾十噸。

相關傳說

傳說南宋末年,最後的兩個小皇帝被元朝大軍一路追擊,不停向南逃亡,最後逃到九龍一個小漁村避難。
下沙村“大盆菜”文化去年被評為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項目下沙村“大盆菜”文化去年被評為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項目
貧苦而善良的村民們,你家拿肉,我家拿蝦,他家出菜,村民們各盡所有,為小皇帝一行做了一頓百家飯,逃亡的小皇帝吃得狼吞虎咽。後來,小皇帝宋端宗趙?病死,他的弟弟趙?繼位。在崖門戰役中,宋軍被元朝大軍徹底擊敗,陸秀夫背著趙?跳進大海。當地的居民看著皇帝落到這樣的悲慘境地,非常哀慟,全體村民又做了一頓百家飯,哀悼大宋滅亡和皇帝慘死。慢慢流傳下來,就成了新安盆菜。在福田下沙村流行著另一個美麗傳說,當年乾隆皇帝到南方巡遊,時至中午,飢腸轆轆,這時鄉間村民給他準備了一種多種菜餚燉在一起的大雜燴,乾隆一吃,龍顏大悅,當場賜御名“百鳥歸巢”,大盆菜便由此流行開來。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