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余村

下余村位於福建省龍巖市連城縣姑田鎮東北部,東與永安市小陶鎮接壤。該村距離鎮30公里,村民全部姓余,明朝初,餘三十郎由永安荊山遷至上坪定居,為上余、下余兩村余氏始祖,至今已有600餘年歷史。新中國成立時隸屬於長較鄉。1952年9月由上余、下余組建余門鄉。1954年10月獨自組建余門鄉。1956年3月由上余、下余組建余門鄉。1958年10月成立下余大隊。1984年改名為下余村民委員會。有上坪、下坪、磜頭、鄭地、珠尾坑、牛坑、豐收、長坑、北山、馬湖坑、蓮子坂等11個自然村,9個村民小組,133戶,681人。

基本信息

基本村情

該村總面積48902畝,山林面積46651畝,其中毛竹林14556畝,混交苦竹林1萬餘畝,耕地面積917畝,果樹面積215畝。森林資源豐富,木材總蓄積量223416立方米。新中國成立前生產青絲、筍乾、杉原木銷往各地,1986年以來,年生產木材1000~3000立方米,松脂100多噸。1994年,在蓮子坂創辦村林場,造林6500畝。待開發水利資源有1000多千瓦。

行政區劃

下余行政村,2004年由下余、東塘、門前塗三個自然村合併建成, 今屬象山縣丹東街道管轄。行政村下分設下余、東塘、門前塗三個自然村村務點,村民委員會駐地設在下余。全村總面積3平方公里,共有370多戶,1100多人口.村之四址:東鄰爵溪鎮前岙村及本街道赤坎村,以東大河為界; 南延門前塗,和大目灣新城區臨瀕緊毗;西靠南大河,與丹西街道新碶頭、虞家諸村阡陌相通;北接濱海大道,與上余村南北呼應。平疇綠畈,視野開闊。四鄰連線,瞻顧方便。巨鷹路穿境,北距縣中心城區7公里,南達松蘭山僅2公里。以農副業為主體的經濟結構,是一個濱海型農村。近年來,開發松蘭山濱海旅遊度假區的旅遊服務業,取得較好的經濟效益。  下余村舊稱海塘,原是陸塗,明中葉始圍墾。據民國《象山縣誌·氏族表》、《象山縣地名志》記載,清乾隆間余姓先祖余文從本縣河西遷此農墾發跡.繼後有錢、金、楊、朱、袁、劉、俞等姓氏陸續遷來,各自建立以姓氏為名的小村落,這些小村落逐漸擴大聯貫成總名為海塘的大村落。村境內有著名的海塘龍王廟(即鎮海廟),舊時是海塘地區民間社戲的中心活動場所,被稱為五柱廟(註:“柱”即廟主持人柱首的簡稱。“五柱”,即有五個村的柱首共同主持)。也是下洋地區交通聯絡的樞紐之地,爵溪地區通往石浦、西鄉乃至寧海必經廟門。每年農曆八月十六日龍王廟會,規模盛大,影響面廣。

歷史沿革

自余姓遷籍至今僅三百年,下余村的建村歷史並不悠久,但和象山縣建縣發展史聯繫起來進行考究,縣、村二者的發祥軌跡,都屬“滄海變桑田”類型。因此其文化淵源也有相似之處,探討歷史背景,可以與縣的歷史變遷相結合論述,追溯久遠。

象山地處浙東沿海,是一個三面靠海,一面緣陸的縣份,被稱之為“象山半島”。沿海多風景奇特的島礁,也被美譽為“海山仙子國”。

早在六千年前,象山先民已在塔山繁衍生息,留下輝煌的新石器時代的文化遺址。該遺址在1988年1月被發現。1989年著手試探發掘。1990年開始,由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主持發掘,到12月結束,發掘出土了大量新石器時代的生產、生活器具、墓葬物品及人體骨架等極有價值的文化遺存物。發掘研究表明,塔山遺址文化與河姆渡遺址二層文化相似,是我國濱海地區新石器時代文化的代表。這個發現當即引起國內外考古界的關注,國家文物局對其成果評價很高,批示:“象山塔山史前文化遺址的發現與發掘,體現了我國考古工作的新成就,對研究江南地區史前文化乃至中國歷史都具有重要意義。”

為有悠久的歷史文化底蘊,優越的山川地理環境,象山被譽為蓬萊仙境。二千二百多年前,著名方士徐福為了應付秦始皇求長生不老藥的命令,曾率三千童男童女及百作工匠,尋訪東海仙山,來到彭姆村蓬萊山隱跡煉丹。

彭姆村是象山縣治所在地丹城的古稱,戰國時期轄歸越國。秦代是會稽郡鄮縣的屬地。彭姆村北廓的蓬萊山與瀛洲、方丈合稱為東海三仙山,極富靈氣。徐福船隊來到蓬萊山下,在攏船徑登入,在蓬萊溪邊建起蓬萊觀,開鑿透瓶泉,築搭煉丹亭,建造金銀台(即藥灶),開始煉製“仙藥”。十年後,仙藥仍然沒有獻給秦始皇,秦始皇生疑,追查南巡來到鄮縣。徐福聞訊,就急忙率船隊從攏船逕啟航,逃離彭姆村。在海上經過一番波折後,最後漂泊到了日本,就在那裡住了下來。帶去的數千名童男童女成長婚配生育蕃衍,成了日本國的先民,中華民族文化從此在日本國傳播發揚。

徐福一行在彭姆村留下很多歷史古蹟,有:丹井、蓬萊觀(宋時改名為棲霞觀)、煉丹亭、藥灶、古柏(即秦時樹)、蓑衣岩古篆等。徐福避秦東渡日本的史實,最早記載的文獻資料是西漢司馬遷箸作的《史記》,在其中的《秦始皇本紀》、《封禪書》篇章中有詳細的敘述。徐福隱象航日的傳說最早見於唐宣宗大中二年(848)的《蓬萊觀碑》(註:此碑由孫諫卿撰、貝泠該書,王方外篆額、戚文德鐫刻,後隱沒。於清乾隆三十四年在蓬萊觀遺址出土重見,收藏於孔廟明論堂左的寶貝亭)。首部記載象山史聞的志書---寶慶《四明志》也有記載(註:“寶慶”是南宋理宗的年號)。此後象山歷代縣誌都相襲傳載。2007年5月,徐福隱象東渡日本的傳說,被列入浙江省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並申報國家級保護名錄,2008年6月7日,國務院發[2008]19號檔案批准,象山縣“徐福東渡傳說”被列為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

彭姆村南原是海域,村西攏船徑曾是泊航之埠,里港之口。村東長塘路直達塔山下,也是古海塘。離村西五里的白鶴廟遺址前,傳說有海眼,廣丈余,深無底,久旱不枯。1952年,在建造東谷湖水庫時,挖出海船的船板及附在船板上的古刀幣。2005年在建造環城西路時,挖掘史家山隧道出口地段,地表下發現有一層很厚的貝殼帶……。這些跡象表明,現今丹城舊城區的東、西大街的以南地區,古代都是海洋,先秦時代確曾有船舶通航。

由於地殼變動原因,浙東沿海地區,普遍陸升海退,彭姆村周邊海域也逐漸向南推移。到唐代的前期或中葉,林海、南莊一帶已成陸塗,被稱為“上洋”。勤勞的先民們圍墾了這塊新陸塗,開始種植。為了蓄淡排澇,防禦海潮的倒灌,在上洋南端的近海處,陸續建造起朝宗、理川、靈長、會源四個碶門。四碶之間構築塘岸聯成防浪堤。這樣一來,海船就不能開進攏船徑泊航了,必須另闢航埠,於是就在朝宗碶東南角的烏龍山下開闢了一個名為浦裔的新渡口,成為當時彭姆村通達外地的海運大航埠。

自此,彭姆村地域擴大,農墾田畝成倍增多,人口繁衍,戶籍遞升,經濟逐漸發展,賦稅收入也隨之增加。面對彭姆村出現的新形勢,諫察御史崔皎於唐中宗神龍一年,向朝廷奏請,析台州寧海東部(西沙嶺以東)、越州鄮縣南部(象山港以南),另外建置一個新縣份。這個奏請得到朝廷的批准。翌年---神龍二年(706),新縣份建立,縣治設在彭姆村。因村之北廓的蓬萊山形如伏象,故而縣名被命名為“象山”,隸屬台州,第一任縣令是徐旃。唐玄宗開元二十六年鄮縣改置明州。代宗廣德二年,象山縣從台州劃出,歸明州隸屬。

象山立縣後,歷經唐晚期、五代十國、二宋、元代等各朝六百多年的變遷,到了明代,南莊、林海一片上洋地區的外海,又向南推移了五、六公里。新形成的陸塗面積比上洋更為寬闊,被命名為“下洋” 。其間,逐漸圍墾了上余、洋心、仇家山這一帶陸塗。到清初順治、康熙間,再向南延伸開墾了下余、高平碶、新碶頭這一線農田。有了下洋這一塊新大陸,新農田,本縣或外地的移民紛紛前來落戶創業,逐漸形成很多新村落。海塘下余村就是在這“滄海變桑田”的漫長歷史過程中創建起來的。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