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沿革
園址原名花園浜,元代隱士吳良用在此地建私宅,其六世孫吳梁在明代擴建為園。園內原有不少古木,傳說有兩株古松是海瑞從海南島帶給吳梁的贈品。至清代園主為錢世德,俗稱錢家花園,錢氏在樹旁建古松樓,鹹豐年間(1851~1861年)樹與樓均毀於兵燹。解放前花園已荒蕪。
1953年張堰鎮人民政府曾宣布將此地改為張堰鎮公園,至1958年,鎮人民委員會撥款進行整修和擴建,並發動民眾在此植樹後正式開放。此後又續建了茶室、長廊。於1980年起向遊客發售門票,原來中共上海市委書記處書記魏文伯為公園題寫了園名。1986年市園林局撥款95萬元,征地1.13萬平方米,新建兒童樂園、雲山樓等。
園景介紹
公園呈長方形,園東南部有假山、水池、古樹、紫竹園、阿興亭、曲橋等景點,園西北部保留原有的“之”字形渡船河,並有茶室、長廊、長亭、賞馥亭和猴房等景點,河西北沿金張公路有雲山樓和老年活動室。假山在公園南大門東側,山上有六角形東風亭,草頂木柱。兩株古銀杏位於亭南,至今已有250多年的樹齡,山上遍植女貞、楓、槐等。山東部的坡下為一泓池水,一方亭半臨池中,亭為混合結構,翹角攢尖頂。山東端有一橋越池至水泥蘑菇亭。山東北部為幾個小的園中園,有紫竹園、臘梅園、草花園等。在公園中部東北面有赤松堂,堂為磚木結構,四周迴廊設扶王靠,面積120平方米。堂內設茶室,遊客可在堂內或堂側楓樹、青桐林間品茶。赤松堂南為長廊,磚木結構,長約30米,面積88平方米。廊東側沿河道可觀水景,南側有山茶園及小動物棚,飼養猴子、海狸鼠。園南大門西側為牡丹園,在兩個長方形的花壇中植牡丹與芍藥。花壇西有磚木結構長亭,亭東與紫藤廊相聯。亭西土山上有鋼筋混凝土結構的八角亭,亭周遍植青桐、雪松、棕櫚等。
園中有樹木28種1492株,喬木與灌木之比1∶0.25,常綠樹與落葉樹之比1∶0.71。兒童樂園位於園中部北面,隔河與赤松堂相望,內有動物轉盤、電動車、三輪摩托、轎車、米老鼠、三輪馬車等。東北部的兒童園內有水泥結構大象滑梯、鞦韆、翹翹板等設施。園內有茶室,大門兩旁臨街設商店與餐飲店。
交通:滬衛線,捷運一號線換衛梅線或轉塘衛線
參考資料
http://www.cts200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