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崇明東灘自然保護區

上海崇明東灘自然保護區

崇明東灘國際重要濕地位於長江口門戶、世界上最大的河口沖積島——崇明島的東側,2002年被列入《國際重要濕地名錄》。

概況

上海崇明東灘自然保護區上海崇明東灘自然保護區

崇明島曾被人稱作“祟明島”。相傳,東晉末年,孫恩農民起義失敗後,起義軍的幾排竹筏飄浮到了靠近東海的長江口,在江邊的泥沙中擱淺。這些竹筏攔住了滾滾長江帶來的泥沙,逐漸形成了一個沙嘴。這片沙嘴尚未完全露出江面,隨著江水海潮的漲落,時隱時現,給人一種神秘之感。人們說它既像怪物、又似神仙,既“鬼鬼祟祟”、又“明明顯顯”,於是便給它起了名字叫“祟明”。後來,這片沙嘴泥沙越積越多,變得又高又大,完全露出了水面,成了一個小島,再也不受潮漲潮落的影響了。此時,當地的民眾見此島屹立在洶湧澎湃的江水海潮中,氣勢壯觀,天水相際,已不再將其視為怪異,並產生了一種崇敬之情。於是人們便把“祟明”改稱為“崇明”了。崇明東灘國際重要濕地就位於這個長江口門戶、世界上最大的河口沖積島——崇明島的東側。上海市崇明東灘鳥類自然保護區(簡稱崇明東灘)位於上海市的東北端,長江入海口處,距上海市中心(人民廣場)46km,距崇明縣城橋新城48km。0m線以上的灘涂面積為120km2,加上0m線以外3km寬的水域面積為145km2,這兩部分面積為265km2,屬天然濕地,為一級保護區;1968~1992年圍墾面積為61km2,屬人工濕地,為二級保護區。整個東灘濕地由團結沙、東旺沙、北八效3塊組成,東西寬25.16km,南北長25.33km。崇明東灘濕地是上海市目前僅存的典型濱海濕地,主要包括灘涂、河口水域和部分人工濕地。符合《濕地公約》國際重要濕地指定標準的1、2、4、5、6、8,該濕地正常狀況下維持水禽物種超過1%的個體數量。1992年被列入《中國保護濕地名錄》,並且國務院10部委制定的《中國生物多樣性保護行動計畫》將崇明東灘列入優先保護序列。1998年經上海市人民政府批准建立鳥類自然保護區,1999年被正式納入東亞—澳大利亞涉禽保護區網路,2002年被列入《國際重要濕地名錄》。

氣候

崇明東灘地處北亞熱帶南緣,是東亞季風盛行地區,冬季盛行偏西北風,4月份以後多東南風,年平均溫度15.3℃,冬季因東、北、南三面受水面熱效應的影響,氣溫要比該區域的西部高出1℃,水域不凍結。年均降水量為1000.4mm,無霜期達229天,年平均日照2129.5h。崇明東灘土質類型多樣,海堤以內為水稻土、灰潮土、濱海鹽土;海堤以外為潮灘鹽土。崇明東灘是長江口北支、北港水道落潮流崇明島影緩流區的泥沙堆積體,崇明東灘東側流速比南、北側小,而且漲急以後流速逐漸減少直至落枯,上灘流帶來的泥沙隨著挾沙力的降低而不斷淤積,使灘涂不斷向海淤漲,在補充地下水、攔截泥沙和沉積物以及防止岸灘沖刷和穩固崇明島岸線等方面具有非常重要的價值。


生物資源

上海崇明東灘自然保護區上海崇明東灘自然保護區

有底棲動物52種,其中甲殼類26種,軟體動物12種,環節動物12種,腔腸動物和紐形動物各1種;已記錄的鳥類54科265種,以鶴形目、鴴形目、雁形目、鸛形目、鷗形目鳥類為主,水鳥109種,其中留鳥僅4種,夏候鳥7種,冬候鳥48種,旅鳥有50種;魚類63種(2001調查統計),約占上海地區濕地魚類的55.26%。國家一級重點保護鳥類有東方白鸛、白頭鶴等2種;國家二級重點保護鳥類有黑臉琵鷺、白琵鷺、小天鵝、灰鶴白額雁、鴛鴦、小杓鷸、小青腳鷸等;列入中日、中澳政府間候鳥及其棲息地保護協定的鳥類分別為156種和54種。另外,還有列為國家一級重點保護的中華鱘和白鱘。

崇明東灘是我國候鳥南北遷徙路線的東線中段驛站,又是水禽的越冬地,位於國際著名的候鳥亞太遷徙路線上。每年在崇明東灘過境和越冬的濕地鳥類有100多種,總量達200萬~300萬隻,約占我國鳥類總數的1/10,占上海地區的1/4。亞太遷徙路線上的候鳥,每年3月下旬至5月上旬從其主要越冬地澳大利亞遷往其繁殖地西伯利亞時途經崇明東灘;9月中旬至11月上旬從繁殖地遷往越冬地時再次途經崇明東灘。一般南遷時結群小而遷徙延續時間長,在崇明東灘滯留時間也稍長(5~7天),而在春季北遷時往往結群大而遷徙延續時間短,在崇明東灘滯留時間也短(3~5天)。

崇明東灘素有“綠色海洋”之稱,面積廣闊,氣候條件適宜,光照、溫度、降水、風等均有利於候鳥在不同的季節遷徙、停留。資源豐富,植被和動物種類繁多。植被類型主要由濱海鹽生植被和濱海沼澤植被組成。在近岸區,由於灘涂的高程比較高,灘涂群落以濱海鹽生植被為主,如白茅群落和結縷草群落。但由於多年強度圍墾造田,濱海鹽生植被面積保存很小,主要以濱海沼澤植被為主,周邊有一些人工植被類型。

建設發展

崇明島從長江口的兩個小沙洲,逐漸演變成中國第三大島並成為世界最大的河口沙島,期間經歷了1000餘年的沙洲灘涂漲坍變化。滔滔長江之水每年挾帶3.53億噸泥沙奔騰東泄,在入海口處由於流速變緩、比降減小等因素,受鹹水頂托而成絮狀沉積,日長夜大,由星星沙洲灘涂逐漸成陸擴大。最早露出水面是在唐朝武德元年(618年),當時位於南通狼山以東、海門以南的江面上漲起的兩塊沙洲,時稱東沙和西沙。696年有姚、劉等六姓漁民先後登沙,是開發崇明的先驅者。到五代初(約907年)朝廷在西沙設立崇明鎮,以後又經無數次漲坍變化(西坍東漲),沙洲灘涂逐漸東移合併擴大,至明末清初,便形成一個大島。新中國成立時全島面積達608km2,50多年來通過促淤圈圍灘涂,崇明島面積擴大了1倍多,如今已達1222km2。

崇明東灘的建設和發展是上海建設國際化大都市和增強上海城市綜合競爭力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上海市可持續發展的重要後備土地資源。崇明東灘因其獨特的地理位置和豐富自然資源,為上海市民旅遊度假休閒提供了極佳場所,尤其在觀鳥和開展環境教育方面具有很大的價值。崇明東灘同時也是重要的漁業生產基地和河口生態研究的重要場所。海堤內已圍墾的濕地還是綠色農業的生產基地和廣闊腹地。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