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於崇明島與長興、橫沙島之間,北緯31°22′~31°31′,東經121°33′~122°15′。長江口南支水道被長興、橫沙兩島一分為二,北側即北港水道,或稱北水道。西起崇明堡鎮港,東至佘山島,長約80公里,平均寬約9公里。清鹹豐十年至民國9年(1860~1920年)間曾為長江入海主要航道,民國16年後北港上口老崇明水道逐漸淤塞,口門的攔門沙最淺水深不足5米,通海航道逐漸為南港航道取代。現橫沙島以上之北港上段水深仍保持在10米以上,基本穩定;下段,即橫沙島以下至佘山島最淺水深僅5米。
相關詞條
-
南港水道
Shuidao)全稱長江口南港水道。 19世紀初長興、橫沙兩島形成以後,南支水道分汊為南、北港,因位於兩島南側,故名。 南港水道原東至長江口燈船,長10...
-
南支水道
Shuidao)全稱長江口南支水道。 長江口被崇明島隔開分汊的南側水道。 19世紀初南支水道又被長興島分隔為南港水道與北港水道。
-
長江口[長江流入東海河口]
,即南港水道和北港水道。南港水道以九段沙為界又分為南、北槽水道。南港水道...又被長興島分汊為南港水道與北港水道。西起白茆口,東行分為白茆沙北水道和白...,1927年後北港上口老崇明水道逐漸淤塞,口門的攔門沙最淺水深不足5米,航道為...
位置境域 水文特徵 河汊水道 島嶼沙洲 主要支流 -
圖說長江河口演變
長江江陰—入海口水道變遷、近50年來北支水道萎縮淤淺、近50年來南支水道...-入海口水道變遷第一節 長江下游澄通河段(江陰-徐六涇)水道歷史變遷第二節 長江河口南支河段(徐六涇-吳淞口)水道歷史變遷第三節 長江河口南北港口門...
內容簡介 目錄 -
《圖說長江河口演變》
歷史、1860—1958年長江江陰—入海口水道變遷、近50年來北支水道萎縮淤淺、近50年來南支水道河勢調整、長江口圍墾和濕地動態變化、分流口及口門...陸 第二章 1860—1958年長江河口江陰—入海口水道變遷 第一節...
內容簡介 圖書目錄 -
長江口
沙洲或暗沙並岸,由分汊水道並為單一水道,河床趨於穩定。歷史上長江口曾七次...機率最多。南槽、北槽和北港下段存在上層淨流向海,下層淨流向陸的河口環流...現象。在漲落潮流路之間的緩流區,泥沙容易淤積形成水下沙洲、沙島,促使水道...
簡介 長江口水域 歷史演變 水豐沙富 水文研究 -
長江入海口
之後,縮窄為5.0km。長江河口縮窄的特點是沙洲或暗沙並岸,由分汊水道並為單一水道,河床趨於穩定。歷史上長江口曾七次沙洲並岸。其中除最近兩次由於...和北港下段存在上層淨流向海,下層淨流向陸的河口環流。滯流點附近有最大渾濁...
歷史 演變 地理 長江口水域 -
長江入海口[長江流入東海河口]
之後,縮窄為5.0km。長江河口縮窄的特點是沙洲或暗沙並岸,由分汊水道並為單一水道,河床趨於穩定。歷史上長江口曾七次沙洲並岸。其中除最近兩次由於...和北港下段存在上層淨流向海,下層淨流向陸的河口環流。滯流點附近有最大渾濁...
歷史 演變 地理 長江口水域 -
長江口[長江流入大海的入口]
並岸,由分汊水道並為單一水道,河床趨於穩定。歷史上長江口曾七次沙洲並岸...。南槽、北槽和北港下段存在上層淨流向海,下層淨流向陸的河口環流。滯流點附近...。在漲落潮流路之間的緩流區,泥沙容易淤積形成水下沙洲、沙島,促使水道分汊。在徐...
簡介 長江口水域 歷史演變 水豐沙富 水文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