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明島

崇明島

崇明島是長江三角洲的沖積島嶼,中國第三大島嶼,面積1200.68平方公里,人口約82.15萬,島上地勢平坦、土地肥沃、自然環境優美,適合修身養性,崇明島持續受到長江泥沙堆積,每年增加5平方公里土地,預計在50年後和北邊陸地接壤。 崇明島屬於上海市,島上的行政區是崇明區,小部分是江蘇省的啟隆鎮和海永鎮。 地處長江口,是中國第三大島,被譽為“長江門戶、東海瀛洲”,是中國最大的河口沖積島,中國最大的沙島。崇明島成陸已有1300多年歷史,現有面積為1267㎞²,海拔3.5~4.5米。全島地勢平坦,土地肥沃,林木茂盛,物產富饒,是有名的魚米之鄉。且該島因為各種地理因素,面積每年增長約5㎞²。 崇明島大部屬上海市崇明區,小部分屬於江蘇省南通啟東市啟隆鎮和南通海門市海永鎮,位於崇明島北端。

基本信息

形成成因

島上一角 島上一角

1300多年來,崇明島從長江口兩個沙洲演變成祖國的第三大島,並是中國現今河口沙洲中面積最大的一個典型河口沙島。它位於東經121°09′30″~121°54′00″,北緯31°27′00″~31°5l′15″,處於長江入海口,三面臨江,東南瀕東海,西、南分別與江蘇常熟、太倉、上海市嘉定、寶山、川沙、南匯等區隔江相望,東、北分別與江蘇啟東、海門市一衣帶水。東西長76公里,南北寬13~18公里,形似臥蠶。全島總面積1064㎞²(根據1981年底土地普查資料,包括永隆沙22㎞²),其中區屬817㎞²。另外,崇明島東西兩端每年還在以143米的速度擴展。

崇明島是新長江三角洲發育過程中的產物,它的原處是長江口外淺海。長江奔瀉東下,流入河口地區時,由於比降減小,流速變緩等原因,所挾大量泥沙於此逐漸沉積。一面在長江口南北岸造成濱海平原,一面又在江中形成星羅棋布的河口沙洲。這樣一來,崇明島便逐漸成為一個典型的河口沙島。它從露出水面到最後形成大島,經歷了千餘年的漲坍變化!

歷史沿革

崇明島 崇明島

公元618~626年(唐武德年間),在東布洲(今呂四一帶)南面水中漲出兩個沙洲。兩洲隔水70餘里,時名東沙、西沙(又名顧俊沙),這就是島的前身。1025年(宋天聖三年),於東沙西北續漲姚劉沙(因姚、劉兩姓先居而得名),並與東沙接壤。1101年(宋建中靖國元年),姚劉沙西北隔水50里處漲出三沙(因三次疊漲而成,故名;又說因句容朱、陳、張三姓先居而得名)!

崇明島 崇明島

1271~1368年(元朝),先後漲出營前沙、馬馱沙、張蒲沙等10餘沙。元末明初,東沙坍沒,西沙坍存無幾,三沙北漲,姚劉沙南坍北漲,漸與三沙連壤。1399~1644年(明建文初年至明末)先後漲出馬鞍沙、陳恩沙、高明沙、小陰沙、長沙、袁家沙、響沙、高頭沙等30餘沙。1522~1722年(明嘉靖初年至清康熙末年),諸沙漲坍頻繁。姚劉沙與三沙坍沒,西沙、陳恩沙、樊濂沙等先後陷於水,平洋沙先大漲而後大坍,而長沙卻與坍存之平洋沙和周圍的袁家沙、吳家沙、響沙、南沙諸沙漲連成片。1644年左右(明末清初),崇明島在漲中連成東起高頭沙、西至平洋沙,長200里、寬40里的一個大島!

1644~1722年(清順治、康熙年間),又漲出日隆沙、永安沙、平安沙、東三沙等30餘沙!

清末,全島上已有長沙、響沙、吳家沙、新灶沙、日興沙、日旺沙、永豐沙、永隆沙、永福沙、沈阜沙、終興秒、仙景沙、永寧沙、龍珠沙、洪勛沙、永盛沙、利民沙、箔沙、高頭沙、七滧小陰沙、向陽沙、永壽沙、東旺沙、小團沙、爛沙、孫家沙、東大阜沙、長安沙、協安沙、袁家沙、太平日隆沙、永安沙、脅里沙、永慶沙、新鎮沙、定成沙、保定沙、平安沙、日升沙、南沙、滿洋沙、長興沙、協興沙、北沙、永旺沙、楊家沙、惠安沙、永興沙、日盈沙、連珠沙、西慶升沙、南連升沙、北連升沙、永泰沙、永昌沙、協旺沙、固安沙、合隆沙、定安沙、永定沙等60處。

來往上海市區交通

輪渡:寶楊路碼頭(客輪、快船)、吳淞碼頭、石洞口碼頭(車客渡)坐船都可到崇明島南門港、堡鎮港和新河港。

上海長江隧橋 ,直達公交來往崇明島和上海市區:

申崇一線:崇明陳家鎮汽車站——汶水路共和新路交通樞紐(汶水路捷運站)

申崇二線:崇明陳家鎮汽車站——上海科技館(上海科技館捷運站)

申崇三線:崇明南門汽車站——汶水路共和新路交通樞紐(汶水路捷運站)車程100分鐘左右

申崇三線(區間):崇明堡鎮汽車站——汶水路共和新路交通樞紐(汶水路捷運站)

申崇四線:長興島樞紐站——上海科技館(上海科技館捷運站)

申崇五線:長興島樞紐站——吳淞公交客運站

申崇六線:崇明南門汽車站——五洲大道捷運站 車程80分鐘左右

申崇六線B線:崇明堡鎮汽車站——五洲大道捷運站

氣候條件

上海崇明島地處長江口,是中國第三大島。上海崇明島地處北亞熱帶,氣候溫和濕潤,四季分明,夏季濕熱,盛行東南風,冬季乾冷,盛行偏北風,屬典型的季風氣候(亞熱帶季風氣候)。颱風、暴雨、梅雨,乾旱等是常見的災害性氣候。

氣溫

崇明區1958~1984年,年平均氣溫為15.3℃,最高年(1961年)為16.2℃,最低年(1980年)為14.6℃。月平均氣溫以1月的2.8℃為最低,以7月的27.5℃為最高。日極端最低氣溫為-10.5℃(1958年1月16日),日極端最高氣溫為37.3℃(1978年7月4日)。島的東、西部氣溫略有差異,東部年平均溫度高於西部,而年較差則低於西部。東部氣溫變化較平穩,春季氣溫回升遲於西部,秋季氣溫下降則比西部稍慢。

降水

1958~1984年,崇明區年平均降水量為1003.7毫米,但年際間變化很大,季節性變化也較明顯。降水最多的1977年,年降水量達1480.5毫米,而降水最少的1978年,年降水量僅606.1毫米。全年總雨日(日降水量≥0.1毫米),最多年為150天,最少年為99天,降水主要集中在4~9月份,平均每月降水量都在100毫米以上(102.8~140.0毫米)。這6個月的降水量為707.3毫米,占全年降水量的70.7%;總雨日平均為75.1天,占全年總雨日的57.8%。4月雨日最多,12月雨日最少;雨量最大的是6月,雨量最小的是1月。

日照

1958~1984年,崇明區全年平均日照時數為2104.0小時,日照百分率為47%。2月日照時數最少,為131.1小時。4月、5月、9月、10月日照條件也較差。8月日照時數最多,為254.1小時。日照年際變化較大,最多年為2408.2小時,最少年為1817.2小時。全年太陽總輻射量為每平方厘米115.32千卡,最多年、最少年分別為125.37千卡、104.67千卡。

霜期

初霜期平均為11月4日,終霜期平均為3月29日,全年有霜期136天,無霜期229天。

風向

崇明區11月至2月多北風和西北風,3月至8月盛行東南風,9月、10月常吹北風和東北風。

特徵

春季一般持續73.4天,候平均氣溫在10℃~22℃。在冷暖空氣交替影響下,氣溫回升緩慢且呈跳躍式,4至6天就有一次冷空氣過程,冷暖變化較大,多陰雨,氣溫日較差,一般在9℃左右。春暖年,4月中旬最高氣溫可升至29℃,春寒年,最低氣溫則可降到3℃,並有晚霜出現。

夏季一般從6月17日至9月19日,持續94.7天,候平均氣溫高於22℃。6月中下旬進入梅雨季節,梅雨期平均25.2天,常年梅雨量197.4毫米。7月上旬,梅雨結束,進入盛夏,天氣炎熱,最高氣溫在35℃以上的天數歷年平均有3.4天。多晴好天氣,日照充足,蒸發量大,常有伏旱發生。

秋季一般持續63.4天,候平均氣溫在10℃~22℃。氣溫逐漸下降,9月下旬平均氣溫可降到19℃以下,多數年份11月降水較少,往往發生秋旱,但也有近1\3年份陰雨集中。

冬季一般從11月22日開始,到次年4月4日結束,持續133.7天,候平均氣溫在10℃以下,是一年中最長、最乾燥的季節。1月上旬至2月上旬的旬平均氣溫在3℃左右。冬季氣溫年際變化較大,暖冬年與冷冬年的旬平均氣溫可相差8℃以上。最低氣溫一般為-6℃~-7℃,極端最低氣溫為-10.5℃,最低氣溫在-5℃以下的日數平均為5.5天。整個冬季是全年降水最少的時期,下雪天數不多,平均為6.7天。

災害性

春季連陰雨,主要發生在3至5月。1958至1984年,出現連續7天以上連陰雨過程共有32次,平均每年1.2次,連陰雨l0天以上的有13次,平均每年0.54次。春季連陰雨往往影響棉花適時播種,造成早稻爛秧和三麥赤霉病、油菜菌核病的流行。

初夏連陰雨,主要發生在梅雨期。1958~1984年平均入梅期為6月16日,平均梅期25.2天,最短5天,最長57天;平均梅雨量197.4毫米,最少61毫米,最多538.2毫米。

崇明區入梅早(6月10日前),梅期長,梅雨量大(雨日30天以上,雨量250毫米以上)。1974、1978、1980年三年的入梅期分別在5月18日、5月27日、6月10日,造成麥、油菜籽均發芽、霉爛,損失嚴重。1974年,梅雨期長達75天,雨量多達538.2毫米,這一年早稻空癟率達30.2%,為歷史最高。1977、1980年,梅雨期分別為57天、40天,梅雨量分別為247.5毫米、270.6毫米,早稻均減產。1960、1962、1974、1976、1977、1980、1981年七年為棉花低產年,平均梅雨量256.5毫米,最多322.6毫米,最少203.1毫米。

秋季連陰雨,分9月和10月下旬至11月中旬兩個階段。9月總雨量大於140毫米,雨日13天以上,即會增加棉花爛鈴,降低產量、品質。出現機率為33%。10月下旬至11月中旬,連續兩旬總雨量大於60毫米,則使秋播季節推遲,質量降低。出現機率為33%。1961、1963、1967、1972、1981等年崇明區均發生秋季連陰雨。

春季低溫即春寒,1958年至1984年間,4月20日後出現連續3天平均氣溫低於12℃的明顯低溫冷害的有5年,受害機率為20.8%。春寒造成早稻爛秧死苗,影響夏熟作物正常生長發育。

初夏低溫,主要發生在6月下半月梅雨季節前期,1958至1981年,這種天氣共出現過4年,機率為16.7%。

秋季低溫,1958至1984年,9月最低氣溫在15.4℃以下的有22年,低溫開始日在9月20日前的有4年,在9月18日前的僅1年。

崇明島 崇明島

乾旱,有伏旱 和秋旱,盛夏久晴無雨造成伏旱,1958至1984年,連續30天以上不下透雨的有11年。

颱風,夏秋兩季受颱風影響最為頻繁。颱風侵襲時,常伴有暴雨。1949至1984年,影響崇明區的颱風共51次,平均每年1.5次,風力達八級以上的有21次,多發生在7月下旬至9月下旬。

暴雨,多在夏秋發生,24小時內降水量一般在50毫米以上。1958至1984年,計降暴雨58次,平均每年2.1次,6月和9月的次數最多。東部的暴雨次數和暴雨量均多於西部。日降水量超過100毫米的大暴雨共有6次,其中超過200毫米的有1960年8月4日和1976年7月2日兩次,第二次的日降水量竟達211.1毫米。夏季暴雨常引起內澇,致使農田受淹,作物減產。

地理

自然位置

東同江蘇省啟東隔水相鄰,東南瀕東海,西南與浦東新區、寶山區和江蘇省太倉市隔江相望,北同江蘇省海門市一水之隔。形如一春蠶,東西長,南北狹。在它的旁邊還有橫沙、長興兩島。崇明島的形成與長江江口的演變相聯在一起。由於長江口有著向東南伸展,且口門沙島有不斷北靠的趨勢,因此,從前的崇明島與我們看見的位置和形狀相差甚遠。現狀為崇明島東、北方灘地仍在繼續淤漲,其中東灘每年以100餘米的速度向東海推進。“生態”、“環保”是崇明島規劃和建設的主題詞。

行政區劃

崇明島全島分兩塊行政區域,分屬江蘇南通市(下又分屬啟東和海門兩個縣級市)和上海崇明區,然屬啟東和海門部分極小,所以一般人會錯誤地認為全島都屬於崇明區,這是不對的。

崇明區(具體區劃詳見該詞條)轄有13個鎮和3個鄉。區政府所在地城橋鎮是全區的政治、經濟和文化中心。2006年底全區戶籍人口為69.98萬人,比上年減少1408人,外來流動人口11.1萬人,人口出生率5.93‰,死亡率 8.33‰,自然增長率-2.4‰。民族以漢族為主,另有蒙古族、回族、滿族、壯族、白族、彝族、朝鮮族、維吾爾族、布依族、哈尼族、土家族、藏族等少數民族。

歷史考證

崇明島島內景觀 崇明島島內景觀

據考證,約在1000多年前的唐朝,長江口門在今揚州、鎮江一帶,那時的口門沙島只是江中的兩個小沙洲,稱為東沙和西沙,面積亦甚小,約數十平方公里。公元696年(唐朝萬歲通天元年)初,始有人在島上居住。   島上先民從附近江蘇丹陽、句容等地遷來,以打漁為生。到了唐神龍元年(705年),始建立崇明鎮於西沙,取名為崇明(“崇”為高,“明”為海闊天空,“崇明”意為高出水面而又平坦寬闊的明淨平地)。大概這是最早“崇明”兩字的出現。在這以後,崇明島不斷順江下移,下漲上坍,於宋朝已在西沙西北面張出了姚劉沙、東北面堆積而成了三沙,而原來的東沙和西沙則漸漸被崩塌沖走。接下來,三沙的命運亦和東沙、西沙一樣,逐漸地被沖漲,舊去新來,在其下側堆積形成了馬家浜、平洋沙,長沙等沙洲,其中的長沙即是崇明島的前身。

在歷史的長河中,許多沙島依次北靠或被沖坍消失了,然崇明島發展到今日,正處於其頂峰時期。崇明島亦是不穩定的,就連其區城亦是一再遷移。至明萬曆十一年(1583年),此前崇明區城已經有了五次大搬家。到了清朝光緒年間(1875~1908年),長沙南岸迅速地淤漲起來。後經當地百姓建石塘石壩等,制止了淤漲的勢頭,區城才得以保持並穩定下來。

崇明人民具有光榮的革命傳統。明代抗倭鬥爭中,崇明“沙兵”以英勇著稱。1921年秋,崇明西沙農民暴動,毛澤東在當時的中共中央機關報《嚮導》周報上著文介紹這一壯舉。1926年9月,中共江浙省委特派員陸鐵強、俞甫才回崇,建立了全國較早的農村基層黨組織。在長期革命鬥爭歲月中,許多崇明兒女為中國人民的革命事業獻出了寶貴的生命。

得名傳說

“崇明島”的來歷,源於一個傳說。東晉末年,孫恩農民起義失敗後,起義軍的幾排竹筏飄浮到了靠近東海的長江口,在江邊的泥沙中擱淺。這些竹筏攔住了滾滾長江帶來的泥沙,逐漸形成了一個沙嘴。這片沙嘴尚沒完全露出江面,隨著江水海潮的漲落,時隱時現,給人一種神秘之感。人們說它既像怪物、又似神仙,既“鬼鬼祟祟”、又“明明顯顯”,於是便給它起了名字叫“祟明”。

後來這片沙嘴泥沙越積越多,變得又高又大,完全露出了水面,形成一個小島,再也不受潮漲潮落的影響了。人們見其氣勢壯觀,已不再將其視為怪異,並產生了一種崇敬之情。於是人們便把“祟明”改稱為“崇明”了。

傳說

月光菩薩將生於崇明島,月光菩薩是藥師如來的脅侍,又作月淨菩薩、月光遍照菩薩。《灌頂經》卷十二雲︰“有二菩薩,一名日曜,二名月淨,是二菩薩次補佛處。”據《藥師如來本願經》載,月光菩薩與日光菩薩同為無量無數菩薩眾之上首,次補佛處,悉能持藥師如來之正法寶藏。《覺禪鈔》曾引《藥師經疏》卷一而言,過去世電光如來時,有一梵士醫王,養育日照、月照二子,發心愿利樂眾生,二子亦發願供養。梵士醫王即今之藥師如來,二子即日光、月光二菩薩。依《藥師儀軌布壇法》所載,月光菩薩身呈白色,手持月輪,坐鵝座上;但此像與歷代相傳者頗為不同,歷來所造皆為立像,而月光菩薩即立於藥師如來之右側。 如同日光菩薩一樣,月光菩薩與觀世音菩薩的大悲咒也有密切的關係。凡是至心持誦大悲咒的修行者,月光菩薩也會與無量神人來增益其持咒效驗。修行者在持誦大悲咒過後,如果能再加誦月光菩薩陀羅尼,則月光菩薩當會來加庇護,使持咒者除去一切障難與病痛,並成就一切善法、遠離各種怖畏。

景色

崇明島 崇明島

崇明島水潔風清,到處都有未經人工斧鑿的天然風光。早在明清兩代,島上就有“金鰲鏡影”、“吉貝連雲”、“玉宇機聲”等瀛洲八景。如今,崇明島風光更加旖旎。綠樹成蔭的200多公里環島大堤,猶如一條綠色巨龍,盤伏在長江口上。清晨,登上大堤東端,欣賞東海日出,不減泰岱奇觀;傍晚,立於大堤西側,飽覽長河落日,耳聽歸舟晚唱,令人心曠神怡。島上有眾多的歷史名勝和人文景觀。有面向浩瀚江水的瀛洲公園;千姿百態的城橋鎮澹園;還有金鰲山、壽安寺、孔廟、唐一岑墓、明潭、鄭成功血戰清兵的古戰場等遺址;有面積達5400多畝的華東地區最大的人造森林——東平林場。由於加強了各旅遊景點的建設,海內外觀光旅遊者源源不斷,僅1997年前來觀光的遊客近百萬人次。崇明區政府就進一步開闢島上的旅遊資源,提出了今後五年旅遊業開發的總體規劃。它包括加快和完善中部東平國家森林公園度假區;中南部文化旅遊區;西部綠華水上遊樂度假區;東部東海瀛洲大樂園旅遊區,並逐步建設成為大上海富有特色的休閒旅遊勝地,最終建成中國乃至東南亞地區屈指可數的國家級旅遊度假區。崇明島是整個上海發展空間和發展潛力最大且投資成本最低的地區。作為上海市經濟發展戰略“三步走”的第三步,21世紀崇明將拉開大開發,大開放的帷幕。規劃到2020年崇明將建成全國開放度最高的綠色食品開發園區、國家級旅遊度假區和國際金融貿易區。即時,崇明島將成為遠東最繁華的島嶼。

崇明島上,地勢平坦,景觀如同江南田地,初到崇明島的人,甚至感覺不到已到了島上。一片片綠油油的莊稼、一道道灌溉用的水渠,村落密布,道路交錯,並無一般海島的荒涼感覺。

但是,作為海島,崇明島當然有其一些獨特的資源與景觀。大致有三樣特別之景:一曰蟹多。崇明島上,尤其在近海邊的泥灘上,到處是小蟹,幾乎黑壓壓的布滿灘面。遊人行走灘面,小蟹們受到驚嚇,紛紛逃入灘上無粉的洞穴,速度之快,令人驚嘆!可以說,即使你以最快的速度俯身抓拾,也難碰觸到它們半點。當然,灘面上蟹穴滿地,用“千瘡百孔”形容之,絕不為過。所以,崇明島又有“蟹島”之美名。加上崇明方言,把“啥”字亦念成“蟹”字之音,聽來亦頗為別致。尤其是當地漁民百姓用土產蟹來款待你時,且又要客氣地說:“沒啥哈(“蟹蟹”),吃點蟹吧!”初到沉得十分有趣,即使以後回顧,亦會感到此番經歷又是何處可覓呢!

崇明島的第二大特色是海灘蘆葦成林,可稱其為“環島綠色長城”了。由於蘆葦適宜於灘地生長,且長勢甚猛,在崇明島北岸及東南岸團結沙一帶,我們曾看到寬達數公里的蘆葦帶。人行其中,似覺無邊無際,可能當年沙家浜的蘆葦盪之規模亦不過此。蘆葦之初用,不僅可護岸促淤,而且可作造紙之原料。

第三大特色是島身形狀遷徙無常,始終處於迅速的演變過程中。不像基岩島嶼,千百年來基本上維持著相對穩定的狀態,崇明島卻自始至終演變不斷。還在醞釀著堵塞北支等工程。看來中國這個第三大島演變成為長江口北岸陸地那個日子的到來要比預見的更早些。

崇明島還有一個美麗的古稱:“東海瀛洲”。相傳在遠古東海之中有一瀛洲側境,是神仙居處,但這個仙島沒有穩固下來,一直飄忽不定。秦始皇和漢武帝先後派人到東海之上四處尋找,都沒有找到。後來到了明朝,朱元璋皇帝把“東海瀛洲”四個字賜給了崇明島。從此,崇明島便有了古瀛洲的美名了。由柳洪平創建。

建設

發展

崇明島城鎮化規劃圖 崇明島城鎮化規劃圖

·規劃確立的總體目標是:堅持以科學發展觀為統領,按照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要求,圍繞建設現代化生態島區的總目標,大力實施科教興區主戰略,加快三島聯動發展,努力使崇明島成為適應上海現代化國際大都市建設的長遠需要的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經濟社會協調發展的最佳區域之一。

崇明島前景目標定位:崇明是上海可持續發展的重要戰略空間。堅持三島功能、產業、人口、基礎設施聯動,分別建設綜合生態島、海洋裝備島、生態休閒島,依託科技創新,推行循環經濟,發展生態產業,努力把崇明建成環境和諧優美、資源集約利用、經濟社會協調發展的現代化生態島區。

·崇明島功能定位主要體現以下六個方面:森林花園島、生態人居島、休閒度假島、綠色食品島、海洋裝備島、科技研創島。

長江大橋

崇明長江大橋主跨超過東海大橋。作為一項投資超百億、使用超百年的工程,上海長江隧橋工程創造了多項中國乃至世界紀錄。

為滿足長江口黃金水道的最大通航需要,連線崇明島和長興島的大橋主通航孔跨徑達到730米,這一標準超過了上海已建的任何一座大橋,比東海大橋主通航孔還大300多米,在國內僅次於蘇通大橋和香港的昂船洲大橋,在世界上位居第五。據介紹,這一跨度能滿足規模3萬噸的貨櫃貨輪及5萬噸的散裝貨輪的雙向通航要求。

長江大橋跨江段10公里,全橋長16.5公里,其設計方案為技術成熟的斜拉橋橋型,按雙向6車道設計,時速為每小時100公里。不過,這座長江大橋的主塔造型不同於楊浦大橋的倒Y型,也不同於徐浦大橋的A字型,更不同於南浦大橋的H型,而是形如“人”字,平直的橋面從腰際穿過。因此,作為今後的“長江門戶第一橋”,秀麗而大氣的景觀也將是上海長江大橋的特色之一。

上海長江大橋工程建設已經完工,並於2009年10月31日通車。遠看長江大橋像條彩帶,將崇明島和長興島連為一體。

環境保護

2006年是環保三年行動計畫第三輪的起始年,在加快經濟、社會發展的同時,不斷加大對環境保護的投入力度,全年環保投入占增加值的比重達8%。總投資2.1億元的城橋污水處理廠一期工程基本建成。總投資1.1億元的崇明生活垃圾綜合處理場一期也已建成。總投資2.7億元,開工建設長興、陳家鎮污水處理廠一期工程。總投資1.1億元建設長興、橫沙二島一期給水工程。啟動建設長興島生活垃圾綜合處理場一期工程。投資348萬元建設長興、橫沙兩島農村生活垃圾收集處置系統,實現了全區農村生活垃圾收集處置的全覆蓋。加快推進24個生態文明村的創建工作。依法加強對重污染企業的監管,開展生態環境監察,建設223㎞²煙塵控制區。投資4500萬元開工改建廟港、躍進水閘,區級河道和鄉鎮、村級溝河得到整治,開工建設廟港和北橫運河防坍工程,開展老滧河、堡鎮港和新城老南橫運河的綜合整治工程。造林綠化又有新的發展,全年新增林地面積17.8萬畝。2006年末全區島域森林覆蓋率達到17.0%。

城鄉規劃

崇明島位置圖 崇明島位置圖

在《崇明三島聯動總體規劃》的基礎上, 20項專業規劃相繼編制完成並獲批准。按時完成上海長江隧橋各項前期配套工程,確保整體工程順利推進。崇明新城和陳家鎮試點城鎮建設進入形態開發階段。總投資1.3億元的區總工會大樓建成並將投入使用。總投資6191萬元完成了西門路二期、東引路、湄洲路市政道路建設。總投資1.7億元完成了體育路、石島路、新港路、達山路和東門路二期主體工程。投資近億元的鼓浪嶼路基礎工程已完成。開工建設喬松路、風豐東路、裕安大道一期等道路工程。投資2億元啟動建設陳家鎮220KV變電站。建設崇明風力發電二期工程。

實事項目

區政府確定的2006年實事項目共有22個單項,除公共消防站因長江隧橋建設,需重新選址外,其餘21個單項全部完成。全年新建商品住宅竣工面積30萬平方米;完成平改坡18萬平方米;完成了8個鄉鎮社區事務受理中心建設;建設鄉村公路647公里;完成了10座區級大河危橋改造;新增就業崗位12681個;為1.5萬就業困難人員建立個人職業培訓補貼帳戶;完成3500名農民職業教育培訓任務;建設社區公共活動場所2個;新增養老床位908張;疏浚八效港和新建港;在12萬畝基本農田推廣使用有機肥1.9萬噸;完成四家菜市場標準化建設;新建一個標準化醫療急救分站、完成傳染病醫院建設、長興衛生院擴建和30所村衛生室標準化建設;建成殘疾人康復活動中心,為225名重殘無業人員提供養護服務;完成2萬個危險化學品氣瓶的電子標籤標識。

經濟

·2006年,全區產業結構調整力度進一步加大,三次產業保持協調發展,經濟總量首次突破百億元。據初步測算全年完成增加值108.3 億元,比上年增長13.1%,其中第一產業完成增加值16.5億元,比上年增長2.8%,占全區增加值的比重為15.2%,比上年下降1.6個百分點;第二產業完成增加值51.4億元,比上年增長17.2%,占全區增加值的比重為47.5%,比上年增加1.7個百分點;第三產業完成增加值40.4億元,比上年增長12.8%,占全區增加值的比重為37.3%,比上年下降0.1個百分點。

·財稅體制不斷改革和深化,稅收來源明顯增加。2006年完成稅收收入36.1億元,比上年增長21.6%。財政監管得到加強,財政收入穩步增長。2006年完成財政收入34.0億元,比上年增長15.9%。其中:縣級財政收入15.0億元,比上年增長7.3%。財政支出在支持經濟發展和解決民生問題方面發揮積極作用,全年地方財政支出39.3億元,比上年增長20.0%,其中用於企業挖潛改造13.3億元,比上年增長11.3%;用於基本建設2.6億元,比上年增長112.4%;用於社會保障和社會福利救濟2.4億元,比上年增長36.1%。

固定資產

·圍繞建設現代化生態島區總目標,固定資產投資總量不斷增加,基礎設施投資創歷史新高。2006年完成固定資產投資34.6億元,比上年增長25.1%。其中基本建設投資15.7億元,比上年增長37.1%;更新改造投資2.0億元,比上年增長8.9%;房地產投資9.7億元,比上年增長24.9%;農村集體投資7.2億元,比上年增長9.2%。

農業

崇明島旅遊景點地圖 崇明島旅遊景點地圖

·2006年,全區農業生產以現代生態農業為發展方向,進一步最佳化農業產業結構。全區糧食作物總播種面積為77.2萬畝,同比增長0.5%,總產實現32萬噸,同比增長4.2%,完成7.9萬畝農業綜合開發項目,建成7000畝規模優質有機大米示範基地,以“寒優相晴”為主的優質稻米種植面積達38萬畝;蔬菜及其特色經濟作物總產值為13.5億元,同比增長2.3%,播種面積達到57萬畝,總產量為115萬噸,同比增長2.7%。林業重點推進四旁綠化,繼續發展規模化經濟林,新增林帶面積4.9萬畝,其中公益林4.3萬畝,經濟林0.6萬畝。畜牧業方面控制生豬、雞蛋生產,發展奶牛、特種家禽生產,2006年全區生豬出欄27.5萬頭,同比增5.8%,白山羊出欄24萬頭,同比增5.4%;家禽出欄570萬羽,同比增4.8%;鮮蛋總產1530萬公斤,同比增1.5%;鮮奶總產1400萬公斤,同比增12.2%。漁業方面做強河蟹產業,穩定常規養殖業,2006年漁業總產量為7.7萬噸,同比增2.0%。河蟹養殖面積達到100萬畝,其中島外養蟹90萬畝,三島養蟹10萬畝。生產河蟹1.2萬噸;其他特色水產品養殖面積為1.5萬畝,貝類5000畝,產量達到2000多噸。

·2006年全區完成農業總產值44.9億元,比上年增長2.5%,其中種植業22.2億元,增長2.3%;林業1.1億元,增長19.0%;牧業5.7億元,增長3.3%;漁業15.0億元,增長1.5%;農業服務業0.9億元,增長2.4%。全年糧食種植面積為51457公頃,糧食總產量達317424噸。

工業

·工業企業產品結構調整進一步加大,長興海洋裝備島建設有力推進,工業生產呈現持續、穩定增長,生產總量達歷史最高水平。2006年完成工業總產值131.3億元,比上年增長12.4 %;完成工業銷售產值131.0億元,比上年增長13.9 %;產銷率達99.8%。工業企業的經濟效益繼續提高。2006年全區完成工業增加值36.3億元,比上年增長18.3 %;全年完成利潤總額6.8億元,比上年增長15.0%。

·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在全區工業中占主導地位,全年完成工業總產值110.1億元,占全區工業總產值的83.9 %。和三島功能定位相匹配的重點支柱行業增長幅度明顯,通用設備、金屬製品和交通運輸設備製造這三大行業的產值達61.6億元,比上年增長26.7%。“一業特強”產業不斷做大做強,日用不鏽鋼和商業設備製造業全年完成產值13.6億元,比上年增長12.1%。

建築業

·建築業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仍保持較快的發展速度。2006年完成建築業總產值100.4億元,比上年增長20.8 %;完成建築業增加值15.1億元,比上年增長14.6%。列入區固定資產投資計畫的房屋施工面積為98.6萬平方米,比上年增長27.6%;竣工面積39.5萬平方米,比上年下降7.3%。

金融業

·金融改革不斷深化,金融服務水平不斷提高,銀行存貸總額繼續增加。2006年末金融機構各項存款餘額269.6億元,比年初增加48.7億元;貸款餘額145.3億元,比年初增加23.5億元。

內外貿易

·商業設施不斷完善,“和諧建材市場”、“瀛南輕紡城”、“蘇寧電器”等專業市場相繼開張營業,區內商品市場供應品種豐富,銷售更趨活躍。2006年完成社會消費品零售額22.8億元,比上年增長11.5%。其中吃的商品零售額7.0億元,比上年增長11.5%;穿的商品零售額2.9億元,比上年增長10.8%;用的商品零售額12.1億元,比上年增長11.6%;燒的商品零售額0.8億元,比上年增長11.0%;集市貿易成交額4.1億元,比上年增長10.0%。

·外貿企業以重點產品為龍頭,努力提高出口能力。2006年完成外貿出口撥交額31.3億元,比上年增長17.5%。其中工業品出口撥交額31.0億元,比上年增長18.1%;農副產品出口撥交額0.3億元,比上年下降23.9 %。

招商引資

·招商引資成效顯著,投資環境明顯改善,服務水平進一步提高。2006年全區引進各類企業2612戶,比上年增加1098戶;註冊資金總額56.1億元,比上年增長35.6%;累計完成稅金24.0億元,比上年增長26.0%。其中崇明工業園區和富盛開發區共引進註冊企業556家,註冊資金16.1億元,完成稅金10.5億元;各鄉鎮、委局經濟小區引進企業2056家,註冊資金40.0億元,完成稅金13.5億元。

·2006年,新批准三資企業30家,比上年增加6家;項目總投資2074萬美元,比上年下降70.3%;契約外資1581萬美元,比上年下降42.3%;實際利用外資1022萬美元,比上年增長37.3%。

交通通訊

·通信條件不斷改善,郵政業務保持一定水平。2006年全區郵電業務收入2.3億元。年末電話交換機總容量26.7萬門。年末擁有電話用戶23.1萬戶,比上年淨增0.4萬戶。每百戶住宅電話擁有量達69.3部。郵政業務平穩發展, 2006年末共有郵政所40個,全年進出函件687萬件,進出包件15萬件,進出特快專遞15萬件,發行各類報刊雜誌1499萬份。

·信息化建設步伐加快,信息資源利用得到加強,圍繞加快電子政務基礎設施建設,積極推進政府外網建設。在完成鄉鎮、委局共64個單位接入外網實現與市外網聯通的同時,選擇8個單位進行政務外網試點工作。政府網站建設不斷深化,上海崇明政府入口網站第三次改版後順利開通,每月頁訪問量達80多萬人次,網站文字信息量達3200多萬字。政府信息公開內容不斷充實、完善,便民服務意識有了較大的提高。建立長效機制,穩步推進軟體正版化工作。全年共採集社會保障卡信息10788人次,發放社會保障卡8644張。

·交通投入增加,客運能力增強。2006年總投資2135萬元建成了大眾水陸換乘中心,投資2580 萬元建造了1艘高速輪和1艘公務輪,新增客位288個,滬崇之間的車客來往更加快速、便捷。年末水運航線18條,全年水運旅客1215萬人次;渡運車輛153萬輛次。2006年陸上公交新增客車15輛,更新客車30輛,年末共有公交線路30條,線路長度907.1公里,全年運送旅客2247萬人次。

旅遊業

·旅遊基礎設施逐步完善,生態休閒旅遊初具規模。崇明農業旅遊發展規劃初稿已出台。崇明島國家地質公園規劃已著手編制。崇明西沙濕地生態修復實驗基地引鳥工程已啟動。旅遊節慶活動有了新的突破。2006年精心組織了崇明森林旅遊節開幕式和大型水上焰火晚會,成功舉辦了“崇明桑果節”、“森林百花展”、“崇明荷花節”、“長興島柑桔節”、“橫沙島秋之韻”、“第四屆全國蟋蟀大賽”、“漁家歡樂節”、“環島駕車自助游”等主題活動,使崇明旅遊市場亮點不斷,打響了崇明旅遊品牌,島內外遊客前來觀光旅遊逐年增加。2006年接待遊客85.9萬人次,比上年增長8.4%;完成營業收入2.1億元,比上年增長13.0%。

景點

崇明島東平森林公園 崇明島東平森林公園

東平國家森林公園

東平國家森林公園位於中國第三大島崇明島,總面積為5400畝,是目前華東地區最大的平原人工森林,上海著名旅遊勝地,國家4A級旅遊景區,全國農業旅遊示範點。

地址:崇明島的中北部。
交通:線路一北區汽車站乘申崇線、崇明南門汽車站乘南東線、南江線可達東平森林公園。
線路二達到南門港後,出來就有去東平森林公園的中巴車,自駕車者則按照指示牌行駛即可。大約20分鐘後可以達到!

東灘候鳥保護區

東灘候鳥保護區位於崇明島東部,南起團結沙水閘,北至北八效港,西以1968年建成的圍堤為界,東到吳淞高程零米線外側3000米,是長江口野生動物資源基地,總面積326.2平方公里。2005年8月9日,崇明東灘鳥類生活區域經國務院批准列為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小貼士:東灘觀鳥後可回到陳家鎮,找一家樸素而潔淨的飯館。要上一盤大閘蟹,幾樣海鮮,大快朵頤一番。陳家鎮是崇明最大蟹市,也是中國最大的蟹市,上海的蟹大部分來自陳家鎮。這裡稀有的海鮮較多,而且價格比別處都便宜。
交通:可先乘上海旅遊五號線,在寶楊碼頭(每天10班)轉乘船到堡鎮,然後乘堡前線前往東灘。走吳淞碼頭也可以,只是每天只有4班船:吳淞—堡鎮輪渡:14元/人,寶楊碼頭—堡鎮(汽艇):30元/人
自駕車線路:市區—逸仙高架路—同濟路(A30公路)—寶楊路—寶楊路碼頭—車客渡—堡鎮—堡鎮南路—堡鎮北路—陳海公路—北陳公路—白陳公路。 

西沙濕地公園

西沙濕地公園 西沙濕地公園

崇明西沙濕地總面積為4500畝,是上海唯一具有自然潮汐現象和成片灘涂林地的自然濕地。濕地管理方為了讓遊客更接近大自然,已經在濕地里建起一條2公里長的木棧橋,遊客們可通過棧橋徜徉於蘆葦和叢林之中。

徐根寶足球基地

足球明星的搖籃走向世界的希望,徐根寶足球基地位於崇明東平國家森林公園南首,由著名國家級足球教練徐根寶發起組建,總占地面積70餘畝。

崇明前衛村農家樂

前衛生態村位於崇明島中北部,於1969年從一片灘涂中圍墾而成,總面積3671畝,人口753人,已形成集農、工、副、商、游全面發展的生態村,投資規模達1.2億元。

觀光大堤

崇明南門港江堤上綠樹成蔭,可觀賞南岸遠景和長江漲潮退潮,風景獨特、秀麗。利用這一地理優勢,藉助沿江水利防汛工程,崇明區於2000年建設完成了沿江觀光大堤工程。

南門廣場

南門廣場位於亞通公司南門港碼頭區域內,占地5.5萬平方米,綠地面積3萬餘平方米。廣場內建有兩座小亭和彩燈噴泉,彩石小路曲徑通幽,點綴於綠坪之間的樹木錯落有致、別有情趣。

南門瀛洲公園

瀛洲公園建於1983年,1984年定名瀛洲公園,由周谷城題寫園名。公園西南瀕長江,北與瀛洲廣場與學宮(孔廟)、博物館隔路相望,是崇明唯一一座綜合性公園。

唐一岑墓

唐一岑,廣西臨桂縣人。明嘉靖三十二年(公元1553年)以舉人薦任崇明縣令,忠愛為政。時值縣治新遷,土城剛築就遭倭寇犯境,唐率軍民奮起抵抗,擊退來敵。

少兒活動基地

上海市少兒東平森林活動營地位於東平國家森林公園內,是一個由市教委、市婦聯、崇明區教育局等單位共同籌建的上海市第三校外教育營地。

崇明 明珠湖

明珠湖地處崇明島西部綠華鎮境內,是目前島上最大的天然內陸湖,也是崇明區計畫開發的西部水上遊樂度假區和西部生態農業觀光旅遊區的主要區域。

崇明博物館

崇明博物館是崇明島內一處重要的人文旅遊景點和愛國主義教育場所,位於城橋鎮鰲山路696號崇明學宮內,占地面積1.55公頃。

澹園

崇明島 崇明島

澹園是崇明唯一仿古園林佳景,有寶島明珠微型公園之稱。園外封閉圍牆,飛檐群瓦,朱汀金猷銅環。東西兩側的豐樂樓,重檐八角,一派古風。

金鰲山公園

公園內有金鰲山,是崇明的名勝。金鰲山山體由人工壘土而成,築於宋代,名字取於宋高宗趙構在台州逃難時行在的金鰲山。為當時的航海標誌,此山山體早已坍沒。

地址:崇明區城橋鎮
交通:旅遊五號線

壽安寺

壽安寺始建於宋朝淳祐二年,即公元1252年,距今已有700多年歷史,是崇明島歷史最悠久、歷經朝代最多的古剎。壽安寺最初由僧人模和儔建造,名為"富安寺"。元朝延祐五年,朝廷賜寺額"永福壽安寺"。

廣福寺

廣福寺建於清鹹豐年間,前身為"武聖殿",原址汲浜鎮北。1921年,了道大師駐錫於此,更為現名,專宏淨土。1946年,廣福寺南遷中興鎮,其弟子葉承大師,繼承住持,教宗天台,行歸淨土。

寒山寺

崇明寒山寺與蘇州寒山寺除了在寺名和供奉上相同外,相傳它們的鐘聲有"瀛洲東門寒山寺,夜半鐘聲迎客船"和"姑蘇城外寒山寺,夜半鐘聲到客船"爭相媲美的詩句。

崇明學宮
崇明學宮是現今上海僅存的三座學宮之一。現址又稱崇明博物館,為市級文物保護單位。出崇明南門碼頭,僅走二三百米,便能望見學宮那層層疊疊的古建築群。二座石柱牌樓古樸沉穩,上書“德配天地,道冠古今”。門前是二株有350年歷史、三人合抱的銀杏樹,守門的是一對大石獅,氣勢恢宏。學宮最大的建築是大成殿,仿佛寺廟中的大雄寶殿。這是祭祀孔子的地方,東廡西廡是72高徒的宿舍。而今大成殿暫作古船陳列室,大成殿東廡主要是崇明知名人士的照片和事跡,還有一些崇明出土的古代器物。西廡是黃丕漠藝術館。大成殿後的兩幢建築是崇明民俗陳列館。另建有萬仞宮牆、欞星門、登雲橋、戟門、名宦祠、崇聖祠、尊經閣等,為上海地區保存完好的明代建築,門前5株18米左右高的銀杏樹已有377年的樹齡,與樹下2座結構奇特,蔚為壯觀的石木牌坊相互呼應,營造出一片濃郁的古意,使人頓生一股“念天地之悠悠”的蒼然之感。博物館內列有“崇明島的形成與發展”、“館藏文物”、“自然博物”三個展覽,較為系統地介紹了崇明的悠久歷史和文化遺產,學宮中最有特色的當數古船陳列室和崇明民俗陳列館這兩處地方。
地址:鰲山路696號
開放時間:8:00-16:00(周一閉館)
交通:上海市區乘游5線、51、116、522、728、848、849路、碼頭專線到吳淞碼頭或乘游5線、51、207、508、541、728、彭江線、碼頭專線到寶楊路碼頭再乘船可前往崇明南門港 

蠻靈閣農家樂

上海崇明前衛村蠻靈閣是理想的農家樂,蠻靈閣崇明農家樂在前衛村的中心,在這裡有度假村,住宿條件優越,娛樂設定齊全,土特產豐富等生態休閒旅遊項目,是您來崇明旅遊度假的好去處   。

前衛蠻靈閣農家私家別墅(旅遊局評定的農家三星標準)位於上海崇明島前衛生態村568號,前衛村位於崇明島中部,距離南門港23公里,緊臨東平森林公園。

昔日一片荒涼沉寂的小村,如今是既有城市風光,又有田園詩意。2004年被國家旅遊局命名為“全國農業旅遊示範點”。

景點觀光千姿百態,樹木成林鳥語花香,漫步綠蔭碧水之間,疑是桃花源中行,使人感到人與自然的高度諧和。黨和國家領導人胡錦濤,溫家寶,吳邦國等親自來村考察。進了前衛村右手林蔭道直行就能看到前衛蠻靈閣農家休閒中心招牌,按照指示就可以看到寬敞明亮的四層農家別墅。別墅前的菜地上桔樹生機勃勃,環境優雅好一派田園風光,農家主人熱情好客,在繁忙的都市生活之餘到上海崇明休閒娛樂。

瀛東村漁家樂

瀛東村位於崇明島東端,由灘涂圍墾而成。是崇明島上第一個看到日出的村莊。全村52戶居民住在規劃齊整的農民別墅里,特有的魚塘碧波與綠樹鮮花相映成輝。"朝上海堤觀日出,夕下蘆盪捉螃蜞"的情趣,令都市遊客流連忘返。

世界最大隧橋——上海長江大橋

橫跨長興島和崇明島的上海長江大橋,是世界上規模最大的隧橋結合工程,於2009年10月1日正式通車。該橋是世界上最大的公軌合建斜拉橋,其橋面預留了軌道空間,將來有條件開通城市軌道交通。

從上海浦東通往中國第三大島崇明島的長江隧橋工程,採用“西隧東橋”(預留軌道交通線)的方案,西南起浦東五號溝、經隧道抵達長興島,再經大橋抵達崇明島的陳家鎮,全長25.5公里,其中長江隧道長約8.9公里,長江大橋長約10.3公里。

“名特產”

崇明老白酒

· 崇明老白酒,是以糯米為原料,經淋飯後拌藥加水精心釀製而成,加上該酒味道甜潤,色呈乳白,故又有甜白酒、米酒、水酒之稱,在崇明已有數百年釀造歷史。

·崇明老白酒質量地道,風味獨特,有別於一般的白酒與黃酒。該酒上口甜而微酸,香味醇厚,酒度適中(120~130),後勁足,有回味,是深受歡迎的低度酒,其中尤以“菜花黃”和“十月白”兩個品種為最佳。1987年,且有50多年釀酒歷史在崇明東明釀造廠,又研製成功了“清甜型”和“糯液香”兩種崇明米酒。這兩種新產品,因質量優異,風味尤佳,更受海內外各界人士的青睞。1993年3月這兩種新產品,經上海市人民政府有關部門審定,被批准為上海市“名牌產品”,這在上海市酒類生產企業中,是第一個獲得“名牌產品”稱號。

崇明白山羊

·崇明白山羊,是在崇明島特定水土條件下孕育而成的特產。崇明白山羊屬皮毛肉兼用型品種,體型中等偏小,體格健壯,具有適應性強、繁殖率高、肉質特別鮮美等特點,經國家批准,被命名為“長江三角洲白山羊”,系全國重點保護和發展的家畜品種。崇明白山羊,毛潔白而富有彈性,是制筆的好原料,羊肉更是營養豐富,味道鮮美,是上品佳肴。是冬令禦寒助暖抗病延年的滋補佳品。

崇明老毛蟹

·崇明老毛蟹,原名中華絨螯蟹,因其兩隻大螯上有絨如毛,故崇明人稱之為“老毛蟹”。世界上共有300多種螃蟹,可供食用的大約20多種,而最負盛名的要數中國的中華絨螯蟹。中華絨螯蟹中最有聲譽的是白洋淀的勝芳蟹、陽澄湖的清水蟹和崇明的老毛蟹。唯崇明老毛蟹獨具風味,它個小、殼薄,肉質細蜜而有香味,雌性蟹黃足,雄性蟹脂多。馳名海內外。

·崇明老毛蟹在食用時要做到“三去”:一是去腮,二是去胃,三是去腸。

·崇明老毛蟹營養豐富,每百克蟹肉中含蛋白質14克,脂肪5.9克,維生素5960個國際單位, 鈣129毫克,磷145毫克,鐵13毫克,核黃素0.71毫克,含熱量139千卡,是水產品中的珍品。

崇明糕

崇明糕,崇明糕是崇明特產,糕內配以棗,白糖等.清香鬆口,糯而不粘,暢銷島內外,是寶島崇明的特色風味小吃。

崇明刀魚

刀魚,是名貴的經濟魚類,體扁而狹長,形狀酷似短刀而得名。刀魚從立春開始由海入江,逆江而上做生殖回遊。崇明島周圍的水域是刀魚光臨最多的地方,刀魚成了崇明的特產之一。

刀魚的肉鮮美細嫩至極,營養豐富,每百克魚肉中含脂肪16.88克,蛋白質14克,磷1.11克。  

河豚

河豚屬回流性魚類,春季親魚由海入河產卵,幼魚在江河或湖泊中肥育、生長,翌年春入海。河豚為中小型魚類,體表有小刺,一般體長20-30厘米,體重400-600克左右。長江下游沿海地區包括崇明是天然河豚的主要產地。崇明主產河豚品種有暗色東方河豚和條紋東方河豚兩種。經過科研人員的多年努力,河豚的人工育苗和養殖在崇明都已獲得成功。

河豚的肝臟、生殖腺和血液有劇毒,河豚毒素提取後可用於醫治神經痛、痙攣等病。河豚肉質鮮美,富含脂肪,蛋白質含量很高。

海仔水牛

又稱崇明水牛,是我國著名的良種水牛之一,也是崇明的特產。這種牛性格溫和,結實健壯,繁殖率高。成年公牛(18個月)體重達325千克左右;母牛也在300千克以上。成年牛每天使役8小時,可耕地7-8畝;肉可食用,皮可製革,角可雕刻。

崇明大白菜

崇明大白菜,俗稱黃芽菜,於清道光年間引進種植,迄今已有150多年歷史,主要品種有“城陽青”和“青雜三號”等,是崇明主要土特產之一。

崇明大白菜呈黃白色,裹心結實,營養豐富,鮮嫩可口,其價廉物美,易於保存,故倍受青睞,成為居民冬令常備蔬菜。

金瓜

金瓜,又名金絲瓜,在崇明已有百年以上種植歷史,是崇明的傳統特產。金瓜鮮嫩清香,鬆脆爽口,是家庭、飯店、賓館中色香味俱佳的上等菜餚,享有“植物海哲”之美譽。金瓜不僅味美可口,而且營養豐富,除了有人體所需要的多種維生素外,還含有易被人體吸收的磷、鐵、鈣等多種營養成分,又有補中益氣、消炎止痛、解毒殺蟲的作用,對老年人高血壓、冠心病、肥胖症等,亦有較好的療效。

白扁豆

白扁豆,俗稱洋扁豆,莢扁平呈刀形,每莢有籽2-3粒,白皮白肉,粒粗扁而質細膩,色清澈而誘人,是農家普遍種植之菜蔬,亦是崇明主要土特產之一。白扁豆富有營養,味美爽口,是人人喜愛的夏秋家常菜餚。

蘆筍

蘆筍,又名石刁柏,北方人稱之為龍鬚菜,是多年生,雌、雄異株宿根性蔬菜,每年4月初開始採收結束。它在崇明東部已大量種植。蘆筍的營養成分十分豐富,使用價值很高。蘆筍脆嫩爽口,色佳味美,既可涼拌,又可熱炒。蘆筍罐頭遠銷日本、德國、以色列、約旦等許多國家,備受青睞。蘆筍除富有營養價值外,還具有一定的藥效功能。

崇明甜包瓜

崇明甜包瓜,亦稱醬包瓜,俗稱包瓜,是崇明的特產之一。由於它色香味俱佳,被清朝皇宮列為貢瓜,1984年被評為華東地區特色醬菜,並獲得國家商業部優質產品稱號,是我國出口貿易中的傳統商品。崇明甜包瓜色澤橙黃,晶瑩透明,皮肉一色,含水欲滴,香氣醇厚,鹹甜適口,清脆鮮嫩,回味無窮,是早餐理想的菜餚。

水仙花

水仙花,歷來是深受人人們喜愛的花中珍品,在我國以福建漳州和上海崇明的水仙最為有名。崇明水仙的特點是球根自然分株較少,且芳香濃郁,經月不散,為他地水仙所不及。花瓣潤白似玉,狀如圓盤,心呈金黃,宛如酒盞,故有“金盞銀台”之美稱。水仙在吐蕊綻放之際,那青翠欲滴的葉片,亭亭玉立的花梗,襯托著春雪般晶瑩的花朵,陣陣芳馨沁人心脾,更給人以樸素、淡雅而又高潔、脫俗的美感。

崇明鰻鱺

鰻鱺,又名青蟮、鳳鱔、河鰻,是淡水中名貴魚類之一。因它富含維生素A,加上肉味鮮美可口,被人譽為“水中人參”。

崇明鰻鱺喜暗怕光,晝伏夜出,特別喜歡在風雨中遊戲。它適應性很強,離水較長時間也不會死亡。人們已開始人工養殖鰻鱺。

由於鰻鱺營養價值高,味道又十分好,已成為筵席上的上等佳肴。

崇明名人

(按出生年月)

唐一岑(?-1554) ,廣西桂林臨桂區人。明嘉靖三十二年(公元1553年)以舉人薦任崇明縣令。

沈廷揚(1594年-1647年),明末官員,海運專家。

沈文鎬(1690年—?年),清雍正十一年癸丑科陳絯榜進士第三人。

柏謙(1697~1765),崇明浜鎮人。清朝著名書法家,詩人,進士,官授翰林院編修。

李鳳苞(1834年-1887年),清末外交家,曾任駐外公使。

趙麗宏(1952年~?年),上海市人民政府參事、中國作家協會全委會委員、中國散文學會副會長、上海作家協會副主席、《上海文學》雜誌社社長、華東師範大學、交通大學兼職教授[1]

汪明荃 1947年,生於上海崇明島,香港著名演員、歌手、節目主持人、香港人大代表。

徐剛,1945年出生,現任中國作家協會會員、中國環境文學研究會理事、國家環保總局特聘環境使者等,以詩歌散文成名。

陳志浩,英文名Zeal,法文名Zèle Chen,1987年生於崇明島,為電子競技的規範化,產業化做出了傑出的貢獻,在他的努力下,電子競技職業選手的待遇有了極大提升。作為電競圈一哥,陳志浩參與了各項世界頂級的電子競技賽事,如DOTA2國際邀請賽,英雄聯盟S系列賽事等。  

崇啟大橋

2011年12月24日,在江海交匯處,由江蘇、上海兩地共建的跨江公路大橋——崇啟大橋正式通車,成為中國東部地理版圖上的新地標,也是長江兩岸共享、蘇滬兩地共惠的新載體。  

當日上午11時許,蘇滬兩地共同舉行崇啟大橋通車儀式。江蘇省省長李學勇和上海市市長韓正分別代表兩地致辭。隨後,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上海市委書記俞正聲,中共江蘇省委書記羅志軍與國家交通運輸部部長李盛霖共同觸摸“崇啟大橋開通”水晶球,打開了上海通往江蘇(蘇中、蘇北)的北大門,實現了江蘇與上海的“全方位、多層次、全天候”無縫對接,尤其對江蘇沿海開發、長三角一體化兩大國家戰略起到有力推動作用。

崇啟大橋開通讓啟東這一江蘇“最早看到日出”的熱土從此邁入上海“一小時都市圈”,從啟東出發只要10分鐘就能到崇明,45分鐘就能到浦東。現場啟東人告訴記者,在上世紀90年代,從啟東坐船到黃浦江要7個多小時;汽渡通了以後,也要近5個小時;蘇通大橋通車後,縮短為近兩小時;而今有了崇啟大橋,到浦東只要半個多小時。

據江蘇省崇啟大橋建設現場指揮部總指揮黃健告訴記者,崇啟大橋是中國首座特大跨度連續鋼箱梁公路橋,創下多項全國之最。他介紹說,主橋六跨變截面鋼連線梁橋,跨徑和聯長均為國內之最;整跨鋼樑單榀最長185米,超吊重量2650噸;預應力混凝土連續梁短線匹配預製逐跨懸掛施工、單跨徑50米,為國內之最。

崇啟大橋2009年2月開工,建設歷時33個月,是中國第一座由兩省市共建的大橋,是上海至西安國家高速公路重要組成部分。項目全長51.763公里,其中跨江大橋長6.84公里,總投資82.38億元。江蘇段長21公里,跨江部分長4.54公里,總投資36.67億元。 

太平洋島嶼

主要島嶼
庫頁島 | 千島群島(含俄控南千島群島) | 琉球群島 | 釣魚台列島(日控) | 台灣島 | 崇明島 | 舟山群島 | 香港島嶼 | 海南島 | 加里曼丹島 | 菲律賓群島 | 蘇門答臘島 | 紐幾內亞島(伊里安島) | 紐西蘭群島 | 馬里亞納群島 | 爪哇島 | 小巽他群島 | 蘇拉威西島 | 摩鹿加群島 | 廖內群島 | 新加坡島
玻里尼西亞島群夏威夷群島 | 中途島(美) | 威克島(美) | 埃利斯群島(屬吐瓦魯) | 湯加群島 | 社會群島(法屬玻里尼西亞) | 土布艾群島(屬法屬玻里尼西亞) | 土阿莫土群島(屬法屬玻里尼西亞) | 馬克薩斯群島(法屬玻里尼西亞) | 紐埃島(紐西蘭) | 薩摩亞群島(分屬薩摩亞美屬薩摩亞) | 托克勞群島(紐西蘭) | 庫克群島 | 萊恩群島(屬吉里巴斯) | 菲尼克斯群島(屬吉里巴斯) | 強斯頓環礁 | 瓦利斯群島(法) | 富圖納群島(法) | 皮特凱恩群島(英)
美拉尼西亞島群
俾斯麥群島(屬巴新) | 索羅門群島 | 聖克魯斯群島(屬索羅門群島) | 新赫布里底群島(即萬那杜) | 新喀里多尼亞島(法) | 斐濟群島
密克羅尼西亞島群
馬里亞納群島(分屬北馬里亞納關島) | 加羅林群島(分屬帛琉密克羅尼西亞聯邦)
南中國海諸島
東沙群島(台控) | 西沙群島(中控) | 中沙群島(無人) | 南沙群島(台、中、越、菲、馬分控)
日本列島
本州島 | 四國島 | 九州島 | 北海道島 | 對馬島 | 隱歧島 | 伊豆諸島 | 淡路島 | 佐渡島 | 小笠原群島 | 南鳥島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