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始人
釋信行(公元540—594年),隋代創立三階教的僧人。魏郡(今河北臨漳西南)人,俗家姓王。信行幼年時代,即富於同情心,善言好辯。唐《續高僧傳》卷十六說他“蘊獨見之明,顯高蹈之跡”年十七,在相州(今河南安陽)法藏寺出家。受具足戒後,博覽群經,探求奧秘。他認為弘揚佛法,應少空談,多行濟度,根據不同對象,因機施教。他不滿傳統的佛教形傑因而產生一種創立新興教派的思想。他又感到實行濟度,即是行菩薩道,而比丘身份,又有諸多不便。因此他為了實現自己的主張,乃於法藏寺舍比丘戒,成為菩薩僧。隋費長房《歷代三寶記》卷十二說他“居大僧下,在沙彌上……頭陀乞食,日止一食”。這說明信行雖舍了比丘戒,但並未成為俗人,他還是在修頭陀苦行,過的是出家人生活。信行的行為“與先舊德,解行弗同”的是,他學《法華經》中的常不輕菩薩,在路上遇到兒不問男女,他都下跪膜拜。他“單衣節食,挺出時倫”。由於他的行為如此特殊,所以“四遠英達者,皆造門而詰問之”。信行即“隨事直陳,曾無曲指。諸聞信氛莫不頂受其言,通舍章疏,從其化及,稟為父師之禮也”由此可見信行的所作所為,在佛徒中產生過巨大的影響,取得了很大成功。
由於信行講修持,曾一度被隋朝廷所重視。開皇九年(公元589年),他應召赴京(今西安),僕射高穎請他住真寂寺。不久,信行即在京城修建了化度、光明、慈門、慧日、弘善五座寺院。開皇十四年(公元594年),卒於真寂寺,終年五十五歲。
信行為宣傳他的三階教主張,曾編寫很多著述。值是隋以後的各家《經錄》所載部數都不相同。與信行同時的費長房《歷代三寶記》卷十二中只收錄了信行的兩部著述;一、《對根起行雜錄》三十二卷;二、《三階位別集錄》三卷。道宣的《大唐內典錄》卷五記載信行的著述也是兩部,書名與《歷代三寶記》同,但卷數有所增加,即上述第一部書三十二卷增加到三十六卷;第二部書三卷增加到四卷。武則天時代,由明侄等人編寫的《大周刊定眾經目錄》收錄信行的著述二十二部,二十九卷。唐智升的《開元釋教錄》收錄倍行的著述三十五部,四十四卷。後兩家《經錄》都列有具體書名和卷數。很可能就是前兩家《經錄》中的《對根起行錄》的具體內容。現根據《開元錄》卷十八抄錄書名如下:《三階佛法》四卷、《十大段明義》三卷、《根機普藥法》二卷、《三十六種對面不識錯法》一卷、《大乘驗人通行法》一卷、《對根深淺發菩提心法》一卷、《對根深淺同異法》一卷、《學求善知識發菩提心法》一卷、《廣明法界眾生根基法》一卷、《略明法界眾生根基法》一卷、《世間出世間兩階人發菩授心法》一卷、《世間十種惡具足人回心入道法》一卷、《行行同異法》一卷、《當根器所行法》一卷、《明善人惡人多少法》一卷、《就佛法內明一切佛法一切六師外道法》二卷、《明大乘無盡藏法》一卷、《明諸經中發願法》一卷、《略發願法》一卷、《敬三寶法》一卷、《對根起行法》一卷、《明人精行法》一卷、《大眾製法》一卷、《頭陀乞食法》一卷、《明乞食入門法》一卷、《十輪依義立名》二卷、《諸經要集》二卷、《十輪抄略》一卷、《大集月藏分依義立名》一卷、《大集刀藏分抄》一卷、《月燈經要略》一卷、《迦葉佛藏抄》一卷、《廣七階佛名》一卷、《略七階佛名》一卷。
信行的著述,多為集經論內容而成,應當說還是正當的佛法。但一律被列為偽書,似乎不太公正。他所創立的三階教,在隋代和初唐曾風行一時,信仰的人很多。或許因為三階教不利於統治階級,所以在開皇二十年(公元600年),被隋文帝揚堅詔令禁止。入唐以後,武則天和唐玄宗亦都明令取締,故三階教在中唐以後就消失了。但三階教在佛教史上,曾經一度盛行,有一定的影響。這是歷史事實,是無人能否定得了的。信行創立三階教的目的,也許是針對當時佛教內部某些不良現象的一種改革嘗試,亦未可知。但他未能成功,他死後六年,就開始被禁止了。
學說
三階教把全部佛教依時、處、人分為三類,每類又各分為三階。①時的三階。以佛滅後初 500年的正法時期為第一階;第二個 500年的象法時期為第二階;1000年後的末法時期為第三階;②處(即所依世界)的三階。處有淨土、穢土之分。淨土是第一階一乘所依的世界;穢土是第二階三乘及第三階世間眾生所依的世界;③人的三階。是依人的根機而區別的。第一階是最利根的一乘,包括持戒正見與破戒不破見兩種根機;第二階是利根正見成就的三乘,包括戒見俱不破和破戒不破見兩種根機;第三階則為戒見俱破的世間顛倒眾生的根機。他們又將佛法分為普法和別法。所謂普法,即於法不分大小,於人不辨聖凡,普信普敬。所謂別法,是分別大小乘法和聖賢凡夫。三階之中,第一階機唯學一乘法;第二階機唯學三乘法,所學各別,是名別法。具稱別真別正佛法。第三階機有空有偏見故,若偏學大乘或小乘,愛此憎彼,必造成謗法之罪,故第三階相應之法,名為普法。具稱普真普正佛法。
三階教認為佛滅千年以內,還有利根真善正見成就的聖人,可用第一、二階的別佛別法,但此後即沒有聖人,而只有一些懷著空見有見的破戒眾生,故須依第三階的普佛普法。在隋代時當末法,處為穢土,人則戒見俱破,正屬第三階機。故對根起行,必依普法才能相應,而以普法為三階教立教的基礎。
普法的教義,對人既無差別,對法又無愛憎,故對一切已成未成諸佛主張普敬,但與普敬同時又說認惡。普敬是敬他,認惡是認識自身的過惡。所謂敬他身上八種佛法,自知己身有十二種顛倒。
信仰
三階教皈依的佛有五種,即真佛、應身佛、形象佛、邪魔佛(外道諸神、佛菩薩所變應身)、普真普正佛。而普真普正佛又有四種,即如來藏佛、佛性佛、當來佛、佛想佛,所謂普法四佛。依三階教教義所說:一切迷於現實的眾生,從其本有可以為佛的可能性,即從如來藏或佛性來看都是佛,因此一切眾生即為如來藏佛和佛性佛。其可能性開發實現時便成為佛,故一切眾生都是當來佛。對一切眾生皆作佛想,故一切眾生都是佛想佛。由於世界眾生無不為佛,故四佛實際是一普佛,這就是普佛思想。該教派以苦行忍辱為宗旨,每天僅乞食一頓。見人不論男女,一概禮拜。竭力提倡布施。死後置屍體於森林,供鳥獸食,叫做以身布施。反對淨土宗所提倡的念佛三昧,主張不念阿彌陀佛,只念地藏菩薩。說一切佛像是泥龕,不須尊敬,一切眾生是真佛,所以要尊敬。
典籍
以類聚經文為主,其主要典籍《三階集錄》或《三階佛法》可說是《大般涅槃經》、《十輪經》、《大方等大集經》等經文的叢鈔。唐代諸經錄所著錄的三階教典籍,早已全部失傳。只有窺基《西方要訣》,懷感《釋淨土群疑論》,智儼《華嚴孔目章》、《華嚴五十要問答》,賢首《華嚴五教章》,善道《念佛鏡》等,為了批判三階教義而傳下它的片段文義,略可窺其大綱。現存敦煌發現的三階教典籍殘卷,有《信行遺文》、《三階佛法》4卷、《三階佛法密記》卷上、《對根起行法》、《無盡藏法略說》、《大乘法界無盡藏法釋》、《七階佛名》等。8世紀時,三階教典籍曾傳入日本,11世紀傳入朝鮮。歷史際遇
三階教的學說與行持,同當時佛教各宗派很不協調,屢遭攻訐和非難。《開元釋教錄》認為信行的撰述是“乖反聖旨,復冒真宗”。故自隋開皇十四年(594)信行去世至唐開元十三年(725)前後百餘年間,曾遭到四次打擊。①隋開皇二十年,被禁斷傳行,但未禁絕;②武周證聖元年(695),三階教典籍被認為違背佛意,命盡數送禮部集中,作偽經符籙處理;③武周聖歷二年(699),限制三階教徒,除乞食、長齋、持戒、坐禪而外,其他行為都屬違法;④唐開元十三年,命諸寺三階院除去隔障,和大院相通,使三階教僧與一般僧侶同居,不得別住。所有三階教典籍,全部除毀。
三階教雖受上述種種打擊,但它的學說仍在傳播,活動也一直在信徒中進行。如在武則天執政年代,該教主張的“無盡藏”(提倡布施,三分積聚財物,一供全國修理寺塔,一施天下貧窮老病,一為自由支配)也仍在推行。唐開元元年,雖對三階教所創設的“無盡藏院”開始取諦,禁止信徒對它施錢,但後又命令以化度寺無盡藏的財物、田宅、六畜等,分散與京城觀、寺,以修理佛像及堂殿橋樑,有餘歸化度寺常住所有等。
代宗、德宗時(762~804),三階教又有復興的跡象,特別是德宗貞元間活動尤盛。據日本所傳古寫本《貞元釋教錄》卷二十八記載,當時京城內55寺各有三階禪院,其住持相續達200餘年,僧尼二眾有千人以上,都奉三階教法。貞元十六年(800),化度寺僧善才等還狀請三階教典籍入藏獲準,於是信行的《三階集錄》等35部,44卷,又被圓照編入《貞元新定釋教目錄》。唐末,日趨衰微,終於湮沒不傳。
疑案
凡論三階教者,皆雲信行(540—590)是三階教的創始人,寫入佛教史籍,幾成定論。但《大唐淨域寺故大德法藏塔銘並序》即《法藏禪師塔銘並序》中卻另有一說,文雲:自佛般入涅槃,於今千五百年矣。聖人不見,正法陵夷。即有善華月法師,樂見離車菩薩,愍茲絕紐,並演三階,其教未行,鹹遭弒戮。有隨信行禪師與在世造舟為梁,大開普敬認惡之宗,將藥破病之說,撰成數十餘卷,名曰《三階集錄》(見《全唐文》卷三百二十八)。
由此觀之,善華月法師才是三階教的創始人,但其事跡,佛教史籍失載,遂成一疑案。據文義度之,善華月當生活於北魏末,至東魏北齊間,此時皇室暗弱,天下大亂,僧俗痛苦,三階教宜於此時應劫創立,唯內中詳情,有待考古發掘金石資料驗證。
見心疑案
來復(1319—1391)字見心,自號竺曇叟,豐城人,擅長詩文書法,歷主寧波天寧及杭州靈隱諸大剎,元季航海至定水寺,受四眾歸敬。洪武初召至京,太祖覽其詩,褒美賜金縷袈裟,授僧錄司左覺義,詔住風陽槎牙山圓通院,後坐胡(丞相胡惟庸)黨凌遲,存有《蒲庵集》十卷。《四會語錄》及《蒲庵集外集》六卷。來復《蒲庵集》題《山村圖》詩道:“仇池先生列仙徒,握手一見相歡娛。西湖北山莽空闊,滄煙白鳥迷秋蕪。”《謹案舊志》來復傳另據《稽古錄》稱來復十八年以賦詩忤上意被刑,野史載見心應制詩有殊域字觸太祖,怒賜死事。
專制社會以人治為核心,不合統治者之意者,便受到嚴刑峻法的殘酷鎮壓,和尚也不能倖免。明御史中丞塗節告胡惟庸謀反,胡惟庸案前後株連竟達十餘年之久,誅殺三萬餘人,為明初一大案。見心應制詩載《皇明雅頌》初無殊域字觸怒太祖之事,實為接近胡丞相之故,俗語流傳可為一笑。見心以洪武二十四年(1391年)死非十八(1385年)也,茲改從《明詩綜》小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