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型校園理論

培養人才是高等學校的基本職能。在現在社會中培養怎么樣的人才,如何培養,成為高等學校和家長所關注的。校園的制度和和諧文化的建設,我們每個人都應該加入。

定義

培養人才是高等學校的基本職能。在國際國內形勢發生深刻變化的背景下,“培養什麼人”、“如何培養人”是高校所面臨的緊迫任務,是高校“三育人”工作需要不斷探索的重大課題。“節約型校園建設、關愛型校園建設、文化型校園建設”(以下簡稱“三型校園”建設)的提出,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如何更加具體化和人性化創設了重要載體,也為高校進一步增強“教書育人、管理育人、服務育人”(以下簡稱“三育人”)的實效性創造了有利環境。

理念

建設三型校園是一個全面落實科學發展觀,構建高校和諧校園的重要舉措。構建高校和諧校園,就是要構建一種符合民主法制而又安定有序的高校運行機制,使人與人、人與自然、人與學校達到充分的和諧一致。 新修訂的《普通高等學校學生管理規定》已經於2005年9月1日在全國高校正式實施,這是我國高等教育史上又一個學生管理規定。該制度的實施標誌著我國高等教育學生管理制度進入了一個嶄新的歷史階段,更是一個全面落實科學發展觀,構建高校和諧校園的重要舉措。構建高校和諧校園,就是要構建一種符合民主法制而又安定有序的高校運行機制,使人與人、人與自然、人與學校達到充分的和諧一致。

一、制度建設在構建高校和諧校園中的意義

制度和諧是形成和諧校園的重要條件,加強制度建設對構建和諧校園有重要意義。
1. 加強制度建設是構建高校和諧校園的內在要求 沒有制度就沒有一切,和諧校園應該是制度健全並完善的組織。任何組織都是由人組成,而要使他們達到和諧統一、步調一致、同向運轉,實現共有目標,就必須通過一系列和諧的制度來約束,藉助制度的力量來進行控制,促使組織和諧發展。制度的欠缺會直接導致高校校園種種不和諧現象的發生,小到買飯插隊,大到違法犯罪。因而,健全並完善各項制度確保校園裡各項工作有法可依、有章可循是構建和諧校園的必然要求。教育部新修訂實施的《普通高等學校學生管理規定》以及學生申訴制度的完善就是體現這一需要的,它有力地推動了高校和諧校園的構建。

三型校園理論三型校園理論
2. 加強制度建設是構建高校和諧校園的根本保障 和諧校園主要特徵是安定有序、協調發展。而制度就像是一隻看不見的手,影響並約束著高校內外的各種行為,保障著高校和諧健康發展。捷克教育家夸美紐斯說:“制度使學校像鐘錶的自動裝置一樣,是學校一切工作的靈魂,哪裡制度穩定,那裡便一切穩定;哪裡制度動搖,那裡便一切動搖;哪裡制度松垮,那裡便一切松垮並陷入混亂狀態。”可見制度對於學校來說顯得多么重要。高校制度建設帶有根本性、全局性、穩定性和長期性的保障作用,是一個完整的系統工程,任何一個環節出了問題都會導致制度失效,從而使高校運行不協調,不能保障學校達到預期目的。和諧校園最根本的表現是學生、教師、學校三者的和諧發展,學生能在這樣的制度環境下健康成長、成材,自主學習;教師能在這樣的制度環境下履行傳道、授業、解惑的職責,自主教學;學校能在這樣的制度環境下發展壯大,自主辦學,而這一系列的目標實現離不開制度建設。
(1)只有加強制度建設才能保障人的和諧發展。和諧高校校園就是要做到人與人、人與物的和諧,這主要表現為學生與學生、學生與教師、教師與教師等一系列關係的和諧。學校所制訂的各項制度旨在保證學生與教師二者能平等交往、互助學習、互動影響、共同發展,這是促進二者自我完善的重要條件。通過加強制度建設,可以不斷增強人的權利意識、自主意識、法律意識和責任意識,提高人的積極性、能動性,以促進人的自我發展,塑造健康和諧的人格,從而進一步提高人的精神境界,使人們形成一種能相互信任、相互合作、共同發展的生活模式,達到和諧共處。通過對制度的認同,制度所表現出來的強制性、權威性、均衡性、公平性要求人們按照它所規定的方式運行。採用這種方式運行的結果就是使每個人都能認同組織的發展目標,在實現個人自身最大利益的同時,使組織的收益最大化,這種利益最大化(博弈)的共同性使制度的保障作用更加牢不可破。
(2)只有加強制度建設才能保障高校和諧發展。制度本身就是一種公共遊戲規則,具有“公共品”性質,是為大多數人服務並符合大多數人的意願的,它能給人們帶來文明的秩序,有利於社會的穩定。加強高校制度建設,建立一種有效的制度供給,促使高校的利益行為取向與社會利益一致,達到制度均衡,從而形成穩定有序的和諧校園秩序。一旦這種制度安排確立並被執行,則容易形成較強的凝聚力和一貫性,加快學校發展。 和諧校園的正常運行需要多種多樣的制度來支撐。國家教育法律、法規是保障學校成立、運行和發展的基本條件,它能協調學校外部各種社會關係,沒有這些制度,學校就無法立足,更無法發展,當前民辦高校中出現的一些不和諧現象就是由於這方面制度不完善所致。學校自身各項規章制度是保障學校穩定運行發展的必要條件,它能協調學校內部各種關係,是學校制度建設的重點。隨著國家教育改革的穩步推進,尤其是高校擴招後,高校出現了諸多不和諧的信號,在辦學理念、辦學規模、辦學質量、辦學效益等方面出現了與國家教育方針相悖的地方;在人才培養、人才考核、人才任用等方面的機制上出現了不和諧的音符。因而高校要從學校產權、主體、學科、育人等制度建設方面來構建和諧高校校園。二、高校校園制度建設和諧性的基本原則

構建高校和諧校園是一個複雜的系統工程,這個系統工程要求組成高校校園的各個系統和諧匹配,規定這些系統的制度的和諧性顯得尤為重要。高校制度建設和諧性不僅表現在制度建設過程中要做到嚴密、嚴謹、嚴格、嚴肅,還要求堅持以下幾個原則:
1. 高校和諧校園制度建設要堅持以人為本的原則 制度由人制訂出來,又用於約束人的行為。人可以被動地接受它,也可以主動地適應它。高校中的人主要表現為三個群體:學生、教師、管理者,要使人與制度和諧相處,在制訂製度時就要求堅持以人為本的原則。
(1)堅持以學生為本的制度建設原則。高校的主體是學生,以學生為本就是根據有利於學生全面發展的原則制訂規章制度,以他們的和諧發展作為衡量和諧校園的標誌。就當前現實而言,教育的不和諧性主要表現為由於經濟條件的不同而導致的教育的不公平。正因為如此,國家對貧困大學生的資助政策處處體現了育人為本的基本原則。新修訂的《普通高等學校學生管理規定》特別明確了學生的權利和義務,確立了學生權益救濟制度,取消或修改了有關不合適的條款等,極大程度地體現了以人為本的精神,有助於形成穩定有序的校園秩序。
(2)堅持以教職員工為本的制度建設原則。教職員工是管理者,也是被管理者,他們是活生生的人,也需要組織的關懷和溫暖。因此,要完善教代會和工代會制度,營造重視人才、珍惜人才的機制,建全教師申述和信訪制度,建立教師身心健康方面的保障制度,為教職員工的和諧發展創造條件。
(3)堅持教職工與學生平等合作的原則。教職工與學生之間的發展很難用一種合理的制度安排來確立,教職工與學生之間的平等不僅體現在公民身份上的平等,還表現在扮演角色、社會責任和社會地位上的平等。師生之間的關係不僅是服從關係,更應是一種合作關係,建立在平等關係上的制度,才真正體現以人為本的原則。
2. 高校和諧校園制度建設要堅持與時俱進的原則 制度建設要與時俱進是制度的內在要求,也是落實科學發展觀的根本需要,對構建和諧校園尤為重要。和諧校園需要不斷更新制度,因為社會在不斷變化,不斷有新問題、新矛盾產生,構建高校和諧校園,就要針對學校現狀制定切實可行的制度來維護校園內各要素的利益平衡,最大程度地減少矛盾,促進校園的穩定發展。如實行校務公開制度、陽光招生制度、幹部人事改革及分配製度,健全學生就業機制,實施弱勢群體補償制度,改革行政管理及後勤服務體制等。
3. 和諧校園制度建設要堅持協調原則 協調是和諧的一種表現形式,制度建設始終是一個動態平衡的過程,應遵循協調原則。
(1)各種制度相互之間的協調。制度是一個有機聯繫的大系統,任何一種制度的變化都有可能引起其他制度的變化,只有相互一致和相互支持的制度安排才是富有生命力的,也是最穩定的,否則,精心制訂的制度很可能是不持久、不穩定的。高校的制度很多,上至國家層面的制度,下至學校內部的管理制度,乃至文明公約、買飯排隊規則等。諸多制度之間能否協調存在、協調發展是學校制度有無效率、能否實現既定目標的關鍵。如果學校的教學制度和學生管理制度不一致,要想提高教學質量恐怕是一種空話;學校的後勤服務機制不健全或不完善,管理制度再健全,執行再嚴格,恐怕也難以出現安定有序的生活秩序,同樣,學校制度與國家法律法規不能協調統一,甚至存在相互衝突,安定有序的校園環境恐怕也難維持。因而做到學校內外製度間的相互統一,制度的結構、比例協調,橫向之間的各種制度相互配合,縱向之間的各種制度互不衝突,必然有利於實現學校的整體目標,有利於和諧校園的構建。如教育部新修訂的《普通高等學校學生管理規定》中將學生結婚的相關術語進行了修改,就是體現制度協調的範例。
(2)制度制訂及其執行的公平性。不公平的制度容易產生不穩定的秩序。制度的制定是少數人進行的,如果這些人只選擇對自己有利而不去考慮其他群體的利益,尤其是弱勢群體的利益,則占絕對數量較多的弱勢群體就會表現出一些“不友好”的行為,從而影響群體的穩定。教育的不公平,主要表現在制度的制訂以及執行方面,如對學生的獎勵評優、困難補助、費用減免或違紀處分;對教職工的職稱評聘、工資待遇、職業發展等方面都應體現制度公平原則。 另外,須做好學校招生、教學、管理和就業四個環節的制度協調工作,因為任何一個環節出現不和諧現象,都會影響和諧校園的構建。

三、構建高校和諧校園應做好幾個方面

制度作為影響高校構建和諧校園的重要因素,起著關鍵作用。在構建和諧校園過程中,必須始終將制度建設放在首位。
1. 科學民主依法治校 科學民主依法治校是建立在制度基礎上的。一方面,要加強制度建設,另一方面要認真學習、宣傳制度,讓每一名師生知法守法、誠信待人,以有利於構建新型的師生關係、幹群關係、同學關係,也便於其學會用法律的武器保護自己。此外,要重視意識形態領域中的制度建設。意識形態是減少提供其他制度安排的服務費用的最重要的制度安排,有助於人們對他人的行為作出道德評判,有助於全體成員認可現行制度並產生較強的凝聚力。
2. 構建現代大學制度 構建現代大學制度是構建和諧校園的核心。一個適應時代需要的有利於學校全面協調發展、有利於教職工和學生充分實現自我的制度,能有效地增進教育秩序的穩定、促進教育公平發展、提高教育效率、實現教育利益的最大化。 現代大學制度要求政府轉變教育行政職能,由直接干預和微觀管理變為間接干預和巨觀管理,以提供法規、制度設計等方面的服務和體制、法制環境等方面的保障為主,做到政校分開,讓學校自主辦學,提高學校競爭力,給學校更大的發展空間;要求學校須依法治校,健全各項規章制度,以學生充分發展為主,兼顧教職工的發展,自主發展、自我管理、自我約束。和諧高校校園要求學校的決策權、監督權、執行權不僅分開,更要相互制約和合作,要以學校內部管理制度建設為主,產權、法人等建設為輔,做到集權與分權相結合,放權給教師,放權給學生,積極營造出一個講法律、講公平、講合作的和諧育人環境。
3. 實施校本管理體制 校本管理制度的建立旨在讓全體成員能主動適應學校的發展,它是以學校為本、以發展為主旨、以人為主體的一種管理模式,是建立現代大學制度的基本內容。這種制度有利於學校、教師、學生、家長、社區成員共同參與學校決策和管理,最大程度地保持信息暢通,有利於團隊機制的建立和運行,從而實現學校的發展與外界環境相協調融合。 新修訂的《普通高等學校學生管理規定》將更多的權力下放到學校,學校管理的內涵更豐富,這種變化不是簡單的表面現象,而是高等學校制度上的一種深層次的變革,是引導高校實施校本管理的信號,它讓學校有更大、更廣、更高的發展空間,用最低的成本實現最大的收益;讓學生更自由、更愉快地實現自我。加強校本管理制度建設,不僅要求高校要能動地適應外界環境的變化而發展,更要重視內部管理來營造良好的育人氛圍,實現社會效益,創造和諧社會。 4. 建立制度反饋機制 制度反饋機制是衡量制度是否有用、是否適宜的一種信息反饋機制。一項制度安排是否合理要通過制度反饋來確定,制度在設計之初,就應有反饋的意識。制度反饋是制度建設的引伸,是根據制度實施的結果來作出判定的,實際上也是一種評價制度機制。 評價制度是學校各項制度的核心。評價制度本身是否合理、是否科學直接影響制度實施的效果,進而最終影響制度安排是否合理。運用評價制度時,首先要確立科學的評價觀。評價學校一項制度的好壞,除看這種制度是否符合學校發展規律,更要看這種制度能給學校帶來什麼,是經濟利益還是社會效益。其次,要用發展的觀點來評價制度,制度一旦形成並被執行,會出現與人們構想不一致的地方,但制度總是在發展的過程中不斷完善的,如對考試制度的利弊進行充分的探討,使得這項制度在實施過程中逐步得到完善就是一例。最後要考慮到制度存在的環境,環境不同,制度所發揮的作用也就不一樣。人的經濟價值的上升是制度創新的主要原因,現階段人們的物質文化生活水平得到極大程度的提高,學生的觀念、思維也與二十年前大不一樣。外界環境的改變,要求我們在進行教育時要因勢利導,改革教學方法,更新管理理念。如果對在校大學生結婚的制度仍表示反對,甚至制定大學生不允許談戀愛、留長髮、染髮、戴耳飾等一系列制度,都會導致學生對學校的制度產生不滿,甚至牴觸,以至導致不必要的矛盾衝突。因此,科學、合理地評價制度,做好制度實施的反饋工作,以利於建立的各項規章制度更加完善,從而發揮更大的效用。 制度是生產力的第一推動力,筆者認為,制度更是構建高校和諧校園的第一推動力。 制度與和諧是矛盾的,制度具有約束性,和諧須給人以自由度。和諧的校園離不開一定製度的約束、規範及引導,更需要制度來保障。高校和諧性制度建設,根本體現於既要有利於教師、學生樂於遵守制度,又要有利於形成和諧校園的良好局面。 一、高校校園和諧文化理念提出的背景 高校和諧校園文化理念的提出,與我國致力於構建和諧社會的巨觀背景有關,更與大學固有的特點直接相關。大學作為一個微縮的社會,有它自己獨具特殊性的人際生態,主要表現為社群的集聚和在此基礎上形成的矛盾綜合體,所涉及的社群包括:專科社群、本科社群和研究生社群;人文主義社群、社會科學家社群和自然科學家社群;專業學院社群,各種非學術社群,管理者社群等。一個社群有一個靈魂,巨型的大學有若干個靈魂。不同靈魂之間往往會有某種程度上的衝突。與此同時,在大學內部也會存在以下的衝突:學生個體的豐富性所帶來的對大學文化認同性不同的衝突;師生關係的複雜性帶來的傳統師生觀念與新型師生觀念的衝突;個體角色的差異性帶來的專業人員與管理者之間的衝突;目標訴求的多元性帶來的高校的經營性與高等教育的非功利性的衝突;辦學方式的開放性帶來的本源文化與異域文化以及異域文化相互碰撞所產生的文化衝突----校園文化因此成為各種文化、各種觀念相互撞擊、相互激盪的中心。
可能也正是基於此,美國戰後最著名的高等教育專家克拉克感慨:當代大學是一種矛盾重重的機構[。
從現實情況來看,大學校園文化建設也必須而且應該將和諧作為它的一個重要的目標訴求,其理由如下:
1、校園文化主體的日益多元化 隨著改革開放的深入進行,社會轉型的加劇直接導致社會分化日益明顯,這種分化在高校就集中表現為知識分子多種群體並存的格局:一部分知識分子作為傳統大學精神的守望者固守著精英理想,為追求學術自由、人文精神而不懈努力,既體現了大眾化趨勢下的校園文化與精英階段的校園文化的連續性,又保持了校園文化對其他文化形式的審視精神,使得“大學圍牆淡出但大學精神永存”;另一部分知識分子則表現出新精英形象的文化特質:他們將高知識性與高市場價值、高成就動機與崇尚務實的社會價值取向有機地結合起來,成為在市場經濟條件下,“用知識創造財富”的形象代言人;成為校園文化與企業、社會緊密聯繫的文化符號;成為經濟文化、市場文化與精英文化融和共生的物質載體。這種多元化人際生態的一個直接影響表現為人的社會需求、思維方式、行為方式的差異性,同時也必然會帶來一定程度上的衝突和碰撞,這就要求校園文化建設應強調和諧的鏇律。
2、大學在與社會的互動中日益“世俗化” 在社會開放和大眾化教育的大背景下,要求大學一如過去“獨善其身”、置身事外不僅是困難的,而且也是危險的。學校和社會相隔的圍牆已被打破,象牙塔的地位已越來越受到開放社會的影響,關起門來搞學問已經成為一種“奢望”,校園日益受到外部社會的影響,各種社會衝突和社會矛盾必然影響到校園人的思想和行為。更何況,高等教育國際化和網路的發展等對校園文化的衝擊越來越呈現出某種“不可抗力”的特質。由此可見,大學的日益“世俗化”具有某種程度的必然性。
3、學校“以人為本”管理理念的推行 隨著資訊時代和知識經濟的到來,人的重要性得到前所未有的提升,任何社會組織都應該把人作為生產力的第一要素,如何激發人的創造性、積極性,如何把存在於人個體中的知識顯性化為組織的核心競爭能力,已成為任何一個組織人力資源開發無法迴避的重要事情。大學,作為精神產品的主要生產基地,人的作用更顯得重要,由此,有效激發教職員工和學生的主動性、積極性和創造性也就顯得更加迫切。 顯然,有效激發教職員工和學生的主動性、積極性和創造性的一個基礎條件是和諧的社會關係,因此,在高校推行“以人為本”的管理理念必須關注如何創造和諧的院際關係、和諧的部門關係、和諧的上下級關係、和諧的師生關係等諸多命題。

四、構建高校校園和諧文化需把握的特徵

建設高校校園和諧文化,首先需要對和諧文化進行界定,包括它的特徵。從它的本質來說,和諧文化主要不是一種內容上的規定性,而是更多地表征為一種質的規定性,可從如下幾個方面進行把握:
1、多樣性 隨著體制的轉換與重構、利益的分化與重組以及各種社會思潮的影響與滲透,校園文化逐漸呈現出紛繁複雜的局面:一方面是主流文化的高揚,另一方面則是非主流文化的滋長。這些非主流文化的表達方式可謂五花八門,其中的許多現象既令人費解,又發人深省。 據《青年研究》[2][3]1996年一份調查表明,只有11.5%的桌面是清潔的,其餘都不同程度地遭受到了大學生們的“摧殘”。內容多以情感發泄類為主,如“我的心情你是否懂?”、“昨晚約你,你為何不來,讓我徹夜以痛”、“愛上你是我一生的錯”等等;另外就大學生的服飾來說,也表現得豐富多彩,八十年代清一色的“灰、蘭、黑”基調已基本成為歷史。今天,服飾的審美意識已滲透到每個人心中,特別是年輕的女大學生,在用知識包裝自己的同時,也毫不吝嗇以強烈的超前意識和個性化包裝彰顯自己。
2、包容性 文化的多元化是一種必然,也是一種必要:隨著全球化步伐的加快,不同地區、不同國家、不同民族的文化交流必然加強,不同文化出現在同一時空是我們必然要面對的一種常態。而一種文化就如同一個人,由於所處的環境和條件不同,如地域、民族、習俗、歷史、分工、職業、利益等的不同,每種文化都會有體現其核心特徵的思維方式和行為模式。因此,文化不應只有先進文化、腐朽文化的分類,還應包括“中端文化”或“中性文化”或者說“雅文化”和“俗文化”;精英文化和市民文化等。從文化社會學的角度來說,一些非主流文化也有其合理核心,構成文化的生命力和張力,應該受到尊重和寬容,都應該賦予其存在的價值和空間,不能用主流文化或者本土文化去替代它、擠占它。對大學生亞文化現象和各種流行風尚的形成,要做客觀而全面的分析,特別要對其產生的社會背景進行深入的研究,絕對不能滿足於簡單的是非判斷。例如,大學生的“超女崇拜”現象,也許對於我們很多成年人來說是不可思議的。但是,我們必須認識到:在現代青年的追求中,往往會有如下隱密而又豐富的表達:一是表達青年的需求--我想要什麼;二是表現自己與眾不同的個性--我與你們不同;三是向社會昭示自己的存在--請社會關注我;四是在時尚選擇中發現他人對自己的態度--你看我是怎樣做出自我調整的;五是在時尚追求中實現自我肯定--這就是我。顯然,我們更應該關注的是“超女崇拜”現象背后豐富的文化意義。

五、高校和諧校園文化建設須把握的原則

(一)堅持開放性與選擇性的統一 開放、交流是保持主流文化生命力的源泉。高校校園是各種思想文化交織碰撞的地方,在各種各樣的思想觀念、科技思潮、文化熱點、生活信念、行為方式融合互滲到校園時,高校校園文化一方面應以開放的姿態接受社會各種大眾文化,但同時也要考慮到,大學作為一個育人的場所,在接納、倡導社會大眾文化時,應進行批判性地、有選擇性地吸納,取其精華,去其糟粕,抵制腐朽思想和腐敗思潮的侵蝕,並從中不斷調整、充實和豐富自己,從而生成自己特有的文化體系,以適應時代要求和校園自身的內在需要,因此,在開放中保持清醒的選擇,在選擇中促進進一步開放是高校校園文化建設應有的態度。
(二)堅持規範性與滲透性的統一 校園文化滲透性是指校園文化對人的影響並非完全出於人自身的主觀需要,而是有意或無意地對人產生一定作用與影響。大學校園文化或以其特有的精神環境和文化氛圍,或以美麗的校園物質環境和各種制度規範,有意無意地使生活在校園中的個體在思想觀念、行為方式、價值取向等方面受到影響。這種影響並非行政力或人為強制的,更多的是在“潤物細無聲”的潛移默化中感染人的情緒,陶冶人的情操,美化人的心靈,從而完成對理想人格的塑造。但另一方面,教育自身的特點和功能決定了學校內的一切活動都應該有明顯的目的性。校園生活的主要內容是實施教育與接受教育兩種極具目的性和規範性的活動,校園文化的產生與發展必然要圍繞目的和規範展開,由此,學校所營造的精神環境和文化氛圍必須緊緊圍繞為國家培養“建設者和接班人”的根本目的,必須堅持用馬克思主義的立場、觀點與方法來指導,用愛國主義、社會主義的道德觀念、價值標準與人格意識來引導,從而幫助學生掌握正確的立場、觀點與方法;獲得基本的理論、知識與技能;培養良好的道德品質和行為習慣。
(三)堅持人文性與科學性的統一 隨著人類知識的激增,社會需要的人才規格日益從單一專業性人才向具備綜合素質的寬基礎人才轉變。這一人才規格的轉化,要求高校必須承擔起為社會培養既有科學精神又有人文素養的高素質人才的重要使命,而校園文化正是科學性與人文性交叉滲透的最佳契合點,為此,作為高校,在繼續保持科學精神的同時,必須為大學生人文素養的提高創造通暢、豐富的途徑和平台,學校通過開設人文類選修課,組織學生參與社團活動,加強對學生社會實踐的引導,開展科技作品競賽等,拓寬學生的知識面,激發學生的自主意識和創新意識,提升他們的人文素養。

六、建設高校和諧校園文化需要把握的關係

(一)代表先進文化與引領多元文化的關係 始終不渝地代表先進文化的前進方向是中國共產黨作為執政黨的光榮義務,高校既承擔著孕育先進文化的神聖使命,同時又承擔著傳播先進文化的重要責任。為此,在校園和諧文化構建的過程中,我們要以執政黨的遠見科學判斷校園內多元文化的發展規律和發展趨勢,善於順勢而上,有所作為,在引領校園多元文化的進程中實現代表先進文化的歷史責任;我們要以執政黨的胸懷主動駕馭和正確認識現代科技發展對校園文化建設的功能和作用,“擇其善而用之”,同時以自信的心態應對可能出現的挑戰;我們要以執政黨的寬容鼓勵支持校園文化創新和多元文化的競爭,在創新中體現先進文化的生命力,在競爭中凸顯先進文化的主導地位。
(二)加強先進文化建設與滿足廣大師生文化需求的關係 滿足廣大師生文化需求是我們加強校園文化建設的目的所在。為此,我們在加強校園文化建設的過程中要尊重和預見廣大師生文化需求的豐富性,加強對各種新型文化表現方式和載體的研究;要尊重和滿足廣大師生文化需求的增長性,對文化事業的發展給予更多的政策支持;要尊重和包容廣大師生文化發展的多樣性,在文化創新和文化繼承方面給予更多的資源支撐;要尊重和理解廣大師生文化需求的多元性,在倡導和支持“雅文化”發展的同時,引導和規範“俗文化”有序共存。
(三)加強黨對意識形態的主導與促進廣大師生對意識形態的認同的關係 意識形態具有凝聚人心,整合社會的強大功能,基於此,在校園和諧文化構建的過程中,我們當然必須始終堅持黨對意識形態的領導,堅決杜絕意識形態指導思想的多元化。與此同時,我們也應該清醒地認識到這樣一個基本事實:增強廣大師生對意識形態的認同的最好方法是把意識形態轉化為師生能夠接受的對象物。為此,我們應當以中華民族的優秀文化作為存在基礎;以人類共同的優秀文明成果作為發展動力;以充分反映廣大師生的利益、願望、要求和共識作為評價標準;以堅持與時俱進,不斷豐富、完善和創新作為不懈追求。

“三型校園”建設中“三育人”工作探析

黨的十七大報告指出:“加強和改進思想政治教育,注重人文關懷和心理疏導,用正確的方式處理人際關係”,對新時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出了明確要求。黑龍江省委常委、宣傳部長衣俊卿在全省高校黨的建設暨加強和改進思想政治理論課工作會議上強調指出:“要通過提倡‘三型校園’來引導當代大學生學會如何對待自然、如何對待他人、如何對待自我,從全方位提升學生的思想道德水準、人文素養和綜合素質”,既是對高校如何通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引導大學生全面自由發展的急切關注與深度反思,又是對大學如何體現自身價值追求和文化特質的理性思考和現實呼喚。在高等教育大眾化步伐不斷加快的今天,高等學校要切實發揮人才培養的功能,就必須以學生為主體,以“人文關懷”為出發點,以“三型校園”建設為載體,切實在加強“三型校園”建設的過程中不斷增強“三育人”工作的實效性。 
一、強化教書育人,切實發揮教師在“三型校園”建設中的主導作用
古語講:師者,傳道授業解惑也。教師是科學文化知識的傳播者,是人類靈魂的工程師,是學生成長成才的領路人。要堅持以教師為主體,充分發揮教師在“三型校園”建設中的主導作用,“引導教師把思想政治教育滲透到教學、科研和社會服務各個方面,既做經師又做人師,努力成為教書育人的楷模”。
1.立足本職崗位,不斷增強育人的責任感古語講:經師易得,人師難做。教書與育人是內在統一、緊密相連的,既不能離開“教書”不“育人”,也不能離開“育人”只“教書”。教師為學生傳授專業知識固然重要,但教會學生作人的道理更為重要。那種認為將思想政治教育與科學文化知識教育割裂開來,只教書不育人的做法是片面的,也是錯誤的。要注重引導教師進一步認識到教書育人是教師的天職,關係到國家的前途和民族的命運,以不斷增強育人的責任感。注意情感育人,在日常教學中注意把思想政治教育融入於科學文化知識教育之中,切實將二者有機地統一起來,滲透到教學、科研和服務的各個方面,在傳授知識的過程中加強思想政治教育,教給他們做人、治學、處事的道理,讓學生學會節約、正確對待自然,學會感恩與關愛、正確對待他人,學會尊重生命、正確對待自己。
2.立足自身建設,不斷增強加強師德師風建設的緊迫感
“學為人師、行為世范”。高尚的師德,是對學生最生動、最具體、最深遠的教育。崇高的師德師風既是對教師個人行為的規範,也是教育學生的重要手段,更是增強思想政治教育吸引力和感染力的必然要求,起著言傳身教、以身立教的作用。教師的一言一行都會對學生產生潛移默化的影響,廣大教師不僅要給學生傳授知識,更要以身作則,不斷加強師德修養,樹立高尚的道德情操和精神追求,甘為人梯,樂於奉獻,潛心教學,做一個受學生愛戴的教師。要不斷加強師德師風建設,切實發揮自身的榜樣引導作用,注重個人的自身修養,堅定政治信仰、執著追求真理,注意言行舉止、著裝打扮,端正學術態度、倡導學術自由,樹立終身學習的思想,切實以自己良好的品德、高尚的情操、坦蕩的胸懷、正直的為人、端莊的儀表、勤勉的治學精神來感染學生、薰陶學生、引導學生。
3.立足主渠道,不斷增強深化思想政治理論課改革的使命感
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是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黨的十六大以來,以胡錦濤同志為總書記的黨中央從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戰略全局出發,把加強和改進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擺在十分重要的位置。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要真正擔當起對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引導的重任,在切實加強自身理論素養、加強對學生思想實際研究的同時,加強對“三型校園”建設的理論研究,切實把“三型校園”建設作為學術研究、文化建設、教書育人的重要內容,並不斷創新思想政治教育教學的方式、方法、手段與載體,切實將思想政治教育與“三型校園”建設結合起來,將簡單的說教灌輸轉變為易於學生接受的啟發式、情景式、案例式教學,堅持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武裝學生的頭腦,引導他們堅定政治信仰,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真正做到使學生在課堂上愛聽、在心裡信服、在行動上有所體現。 
二、強化管理育人,切實體現學生在“三型校園”建設中的主體地位
管理育人,管理為手段,育人為核心,管理育人的最終目標是促進學生的全面自由發展。為此,廣大學生工作者要進一步樹立“一切為了學生、為了一切學生、為了學生的一切”的思想,圍繞加強“三型校園”建設特別是關愛型校園建設,從人文關懷的角度出發,切實把思想政治教育融入於學生的日常管理工作中去,真正讓學生“感興趣、看得見、摸得著、信得過”,從而在強化日常行為管理中潛移默化地教育學生、影響學生。 
1.人文關懷,真心愛護學生
高校學生工作者從事學生的日常教育管理工作,在大學生活中與學生接觸的最多,在日常管理中要注意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滲透,真正變管理為引導。要堅持深入到學生的學習、生活中去,像關心自己的孩子和兄弟姐妹一樣關心他們,像愛護自己的眼睛一樣愛護他們,真正了解和掌握他們在想什麼、在乾什麼、需要什麼。同時,由於大學生正處於人格養成階段,個性突出,容易出現過激的言行。專職學生工作者由於管理的學生眾多,日常工作繁忙,在對學生的日常管理中習慣於說教、訓斥,方法簡單、態度生硬。這樣既容易使學生出現心理問題,也容易激化矛盾。為此,高校學生工作者在對學生的日常管理中,要本著教育為主、思想為先的原則,堅持尊重學生、理解學生、走近學生、關心學生,樂於與他們共同分享快樂與憂愁,並幫助他們分析原因,查找癥結所在,找到解決問題的出路與辦法,作他們的良師益友。 
2.目標引導,真情管理學生
從學生的成長需要著眼,引導學生認清所學知識和人格修養與他們未來的生活、發展的利益關係,樹立遠大的人生目標,增強社會責任感,從而進一步端正學習動機,明確學習目的,培養學習興趣,激發學習動力。從規範學生的行為素質養成出發,堅持嚴與愛、自律與他律、激勵與約束相結合的原則,依據國家的相關法律法規和學校的相關規定,不斷健全和完善學生日常行為規範的相關制度,明確學生享有的權利和應盡的義務。制定規章制度時要向學生講清學道理和原由,讓他們真正從心理悅納並自覺地按照規章制度來規範自身行為,而不是被動地遵守,從而讓他們在自我教育、自我管理和自我服務中健康成長。
3.排憂解難,真誠幫助學生
對於心理有障礙的學生,要堅持“早發現、早預防、早干預”的思想,並及時給予幫助和疏導,引導他們放下思想包袱,積極面對學習生活;同時,要切實加強心理健康教育,普及心理健康知識,建立學生心理健康檔案,靈活多樣地開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動,切實幫助學生處理好成長、成才過程事的各種具體問題。對於那些思想認識有錯誤傾向、行為失范的學生,要通過耐心細緻的思想政治工作,幫助他們深刻認識到危害性,從而樹立正確的人生目標,增強面對學習、生活的勇氣。 
三、強化服務育人,切實通過加強“三型校園”建設提供優質服務
服務育人的出發點是服務,落腳點是育人。在高等教育大眾化的今天,學生家長把孩子送到學校來,不但關心孩子在學校能否汲取到文化知識,也關心孩子學習、生活的條件與環境。高校的廣大教職工要不斷增強服務意識,切實通過加強“三型校園”建設,努力在為學生創造良好的學習生活環境和提供優質服務的過程中啟發、感染學生。 
1.加強生活服務設施建設
緊緊圍繞培養人才這箇中心任務,真正從學生的健康成長需要出發,堅持以學生滿意不滿意為標準,不斷轉變工作作風,切實樹立起服務學生的思想,大力加強樓堂管所的服務功能、服務設施建設,不斷提高服務能力與水平,努力用優質、周到、熱情的服務來感染和教育學生。 
2.加強校園文化建設
一方面,要以弘揚學校特有的辦學精神、大學文化為主鏇律,大力加強校園文化景觀、文化設施建設,讓學生在潛移默化中受到先進文化的薰陶和感染。另一方面,要結合學生身心特點開展豐富多彩的校園文化活動,努力打造校園文體活動的特色項目和精品項目,為學生充分展示才華、發展個性創造空間和舞台。
3.加強就業指導與服務
當前,在全球經濟危機的影響下,高校畢業生就業工作令社會關心、家長憂心、學生擔心。要加強就業指導教育,提高就業指導教育的實效性和針對性,幫助學生正確認識嚴峻的就業形勢,樹立正確的擇業觀和就業觀,掌握必要的就業技巧。同時,要加強就業服務工作,及時有效地為畢業生提供就業信息,積極組織就業供需見面會,為學生順利走出校園、服務社會創造良好條件。
4.加強經濟困難學生幫扶工作
對於經濟困難的學生,要通過“獎貸助減免”來緩解他們經濟上壓力;通過提供勤工助學崗位等方式鼓勵他們自強自立,讓他們學會自力更生、艱苦奮鬥。同時,在扶貧的同時更加注重扶志,讓他們認識到經濟上的困難只是暫時的,克服自卑心理,尊重別人的勞動果食,養成勤儉節約的良好習慣。 
總之,人才培養是高校永恆的主題,“三育人”工作是高校的中心工作。“三型校園”建設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創設了重要載體,高校必須堅持把“三型校園”建設與“三育人”緊密結合起來,滲透到學校工作的方方面面,真正構建起全員、全過程、全方位育人的思想政治教育新格局,才能真正肩負起培養社會主義合格建設者和可靠接班人的歷史使命。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