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態特徵
植株高2米以上。根狀莖短而直立,粗約2厘米,先端及葉柄基部被灰褐色鱗片葉簇生;柄長1-1.5米,基部粗約1厘米,暗棕色,向上連同葉軸均為禾稈色,無毛;葉片闊卵形,長80-100厘米,基部寬約70厘米,三至四回深羽裂,自葉柄頂端分為3枝,中央一枝長圓形,長80-100厘米,寬25-30厘米,柄長10-12厘米,側生兩枝小於中央一枝,通常在下側再2-3回分枝;小羽片20-30對,互生或近對生,斜展,下部的相距3-5厘米,有短柄,上部的無柄,基部及頂部的小羽片稍縮短,中部的長15-21厘米,寬4-5米,披針形,先端具長3-4厘米的披針形尖尾,基部圓截形,篦齒狀深羽裂達到小羽軸兩側的闊翅,頂生小羽片的形狀、大小及分裂度與中部的側生小羽片相同,但有柄;裂片14-25對,互生,略斜展,間隔寬2-5毫米,鐮刀狀披針形,長l-3厘米,寬4-6毫米,先端短尖或鈍,基部稍擴大,不育邊緣有淺圓齒。小羽軸下面隆起,禾稈色,無毛,上面有淺縱溝,溝兩旁有短扁刺。小脈纖細,僅下面可見,裂片基部上側一脈與其上裂片的下側一脈聯結成一條弧形脈,在小羽軸兩側各形成一列狹長網眼,弧形脈上向外有幾條單一小脈,裂片主脈兩側也各有1行網眼,網眼為不規則的多角形。葉乾後薄紙質,褐綠色,近無毛。產地分布產
海南(陵水)、合灣。也分布於菲律賓、中南半島、印度、斯里蘭卡、馬來西亞、印度尼西亞、澳大利亞、玻里尼西亞、非洲西部及東部(馬達加斯加)。
生態環境
生於海拔800-2000m的林下溝谷或林緣
醫用資料
【名稱考證】瓦氏鳳尾蕨(《台灣植物志》)、西南鳳尾蕨(《蕨類名詞及名稱》)、老瀉風、鳳尾草(《新華本草綱要》)
【科目來源】鳳尾蕨科植物
【藥用部位】三叉鳳尾蕨的全草。
【主治】痢疾;小兒驚風;外傷出血
【性味歸經】微苦、澀,涼。肝、大腸二經。
【功效主治】清熱解毒,收斂止血。用治驚風、痢疾。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3-9克;外用,適量搗敷。
【採收和儲藏】全年均可採收,鮮用或曬乾。
【化學成分】根莖含蕨素B.C.、棕櫚酸B-谷甾醇酯(B一sitosterylpalmitate)、B谷甾醇,並含瓦利希毒甙(wal-lichoside),地上部分含異蕨甙C(isopterosideC)與1(R),2(R),3(R)-1,3-羥基-2,5,7-三甲基-6羥乙基茚滿烷葡萄糖甙[1(R),2(R),3(R)-1,3一dihydroxy-2,5,7一trimethyl-6-hydroxyehylindane-O-B-O-glycoside。
【參考出處】《新華本草綱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