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藥 名 全緣鳳尾蕨
拼 音 QUANYUANFENGWEIJUE
來 源 為鳳尾蕨科植物全緣鳳尾蕨的全草。
功 效 清熱解毒、活血祛瘀。
主 治 可用於治療痢疾、咽喉腫痛、瘰癧諸症、黃疸、風濕、血尿及各種出血症。
性味歸經 微苦,涼。 入肝經。
別 名 雞腳蓮、井口邊草、巴牆草(江西)、蒲山劍、鐵蕨(廣西)。
考 證 始載於《中國蕨類植物圖譜》。
各家論述 《新華本草綱要》:全草:味微苦、性涼。有清熱解毒、活血祛瘀的功能。用於黃疸、痢疾,跌打損傷,風濕、咽喉腫毒、瘰癧、血尿及各種出血證。
分布
產浙江南部(泰順)、江西(德興、玉山、萍鄉、石城、瑞金、安遠、全南)、福建(寧洋、建陽、武夷山、龍巖)、湖南(宜章、黔陽、江永)、廣東(大埔、新豐、翁源、英德、樂昌、乳源、連山、懷集、封川、信宜)、海南(陵水)、廣西(興安、陽朔、瑤山、龍勝、大苗山、蒼梧、明江)、貴州(江口、獨山)、雲南(紅河)。越南及馬來西亞也有分布。
生長習性
生山谷中陰濕的密林下或水溝旁,海拔250-800米。
植物形態
葉簇生,一型,厚紙質,乾後淡褐色;葉柄禾稈色,無毛,長60-90cm,圓柱形,基部稍擴大,上面有狹溝;葉片卵形或卵狀長圓形,長18-80cm,寬15-30cm,單數一回羽狀;羽片6-13對,線狀披針形,長約20cm,對生或近對生,向上斜升,上部的孢子羽片寬1-1.5cm,下部的營養羽片寬2-2.6cm,全緣,具軟骨質的邊;葉脈明顯,小脈分叉。孢子囊群狹線形,著生於小羽片邊緣的上部,羽片的基部和先端下育;囊群蓋線形,灰白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