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種 名: 井欄邊草 學 名: Pieris multifida 別 名: 別名:鳳尾草(《植物名實圖考》),井口邊草(《本草拾遺》),鐵腳雞(《履 岩本草》),山雞尾、井茜(《生草藥性備要》),金雞尾,百腳草,雞腳草。 科: 鳳尾蕨科 屬: 鳳尾蕨屬
形態特徵
植株高30-45厘米。根狀莖短而直立,粗1-1.5厘米,先端被黑褐色鱗片。葉多數,密而簇生,明顯二型;不育葉柄長15-25厘米,粗1.5-2毫米,禾稈色或暗褐色而有禾稈色的邊,稍有光澤,光滑;葉片卵狀長圓形,長20-40厘米,寬15-20厘米,一回羽狀,羽片通常3對,對生,斜向上,無柄,線狀披針形,長8-15厘米,寬6-10毫米,先端漸尖,葉緣有不整齊的尖鋸齒並有軟骨質的邊,下部1-2對通常分叉,有時近羽狀,頂生三叉羽片及上部羽片的基部顯著下延,在葉軸兩側形成寬3-5毫米的狹翅(翅的下部漸狹);能育葉有較長的柄,羽片4-6對,狹線形,長10-15厘米,寬4-7毫米,僅不育部分具鋸齒,余均全緣,基部一對有時近羽狀,有長約1厘米的柄,余均無柄,下部2-3對通常2-3叉,上部幾對的基部長下延,在葉軸兩側形成寬3-4毫米的翅。主脈兩面均隆起,禾稈色,側脈明顯,稀疏,單一或分叉,有時在側脈間具有或多或少的與側脈平行的細條紋(脈狀異形細胞)。葉乾後草質,暗綠色,遍體無毛;葉軸禾稈色,稍有光澤。
產地生境
產河北(北戴河)、山東(泰山、嶗山、魯山)、河南(伏牛山、內鄉、桐柏、商城)、陝西(秦嶺)、四川(奉節、城口、酉陽、重慶、巴縣、江安、長寧、峨眉山、樂山、康定)、貴州(思南、松桃,興仁、望謨、獨山、冊亨)、廣西、廣東、福建、台灣、浙江、江蘇、安徽、江西、湖南、湖北。生牆壁、井邊及石灰岩縫隙或灌叢下,海拔1000米以下。越南、菲律賓、日本也有分布。模式標本采自巴黎植物園。
園林用途
井欄邊草葉叢細柔,秀麗多姿,是室內垂吊盆栽觀葉佳品,在園林中可露地栽種於陰濕的林緣岩下、石縫或牆根、屋角等處,野趣橫生。全草可入藥。
植物習性
喜溫暖濕潤和半陰環境,為鈣質土指示植物。常生於陰濕牆腳、井邊和石灰岩石上,在有蔽陰、無日光直曬和土壤濕潤、肥沃、排水良好的處所生長最盛。分布於河北、河南、山東、安徽、江蘇、浙江、湖南、湖北、江西、福建、台灣、廣東、廣西、貴州和四川等省區。
功用
全草入藥,味淡,性涼,能清熱利濕、解毒、涼血、收斂、止血、止痢。
微苦,涼。清熱解毒。治肝炎、痢疾、腸炎、尿血、便血、咽喉痛、鼻衄、腮腺炎、癰腫、濕疹。9-18g,水煎服;外用水煎洗。
方選
1、痢疾:井欄邊草5份,鐵線蕨、海金沙各1份,炒黑,水煎服。
2、白帶:井欄邊草、車前草、白雞冠花各9g,扁蓄、薏米根、貫眾各15g,水煎服。
3、頸淋巴結結核初起:鮮井欄邊草30g ,雞蛋1個,共煮服,連服15日為1療程。
禁忌
虛寒證忌服。
--武漢植物園創新引種植物名錄--
詳細信息
多年生草本。高30~70cm。根狀莖粗狀,直立,密被鑽形黑褐色鱗片。葉二型,叢生,無毛;葉柄長5~25cm,灰棕色或禾稈色;生孢子囊的能育葉片卵形,一回羽狀,上面綠色,下面淡綠色,長20~45cm,寬15~25cm,下部羽片常2~3叉,除基部一對有葉柄外,其餘各對基部下延,在葉軸兩側形成狹翼,羽片線形,3~7對,對生或近對生,寬3~7mm,全緣,沿羽片下面邊緣著生孢子囊群。孢子囊群線形,囊群蓋稍超出葉緣,膜質;上部羽片多不分裂,先端漸尖,不育,邊緣有細鋸齒;不生孢子囊群的羽片或小羽片均較寬,線形或卵圓形,邊緣有不整齊的尖鋸齒。
生於半陰濕的石隙、井邊和牆根等處。分布於河北、山東、安徽、江蘇、浙江、湖南、湖北、江西、福建、台灣、廣東、廣西、貴州和四川等省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