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車喻

七車喻

有一年的夏天,佛陀來到王舍城弘化,與眾比丘在竹林精舍結夏安居,當時富樓那尊者也參與其中。三個月的結夏安居期滿,佛陀問比丘們:“從什麼地方來?為什麼來這裡結夏安居?”
比丘們都回答:“從生長的地方來, 為求得到涅槃解脫之樂而來。”
“比丘啊!既然如此,你們都能少欲知足嗎?你們能精進向道嗎?你們能誠心正念,歡喜修道嗎?”佛陀提出一連串的問題。
“佛陀!有的,經過三個月的結夏安居以後,我們都感到身心輕安,獲得無比的法喜安樂。”
“比丘們!這只是修行過程之一,不能算是解脫之樂。”
此時佛陀從禪定中得知富樓那尊者在此結夏安居期間已經得到解脫之樂,於是說道:“富樓那!你不妨說一說這三個月結夏安居的心得吧!”
“是的,佛陀!弟子向大家報告,富樓那先觀心,再除慾念,後修知足。如此循序精進,提起正念,乃至一心不亂,如是心淨見道,得解脫之樂。”
“是啊!富樓那說的沒錯,從前波斯匿王因聞法心切,於是在一天之內,從舍衛國先後換了七種車,趕到北拘羅薩國的婆雞帝城聞法,這是因為波斯匿王有智慧,懂得運用權巧方法,才能及時趕到,聽聞佛法。因此,凡事要懂得方法,才能達到目標。”
比丘們聽了佛陀的開示後,才知道修行除了精進之外,還須要有正確的方法,才能進入修行之道。於是比丘們依次第法要,再次進入禪坐,終至開悟。
修行要有循序以進的次第方法,也要有持之不懈的恆心耐力,修行不是一蹴可幾,更無法剎那速成。聖人如佛陀尚須雪山六年的苦行,賢達如波斯匿王也要七易馬車,才能聽聞到佛法。佛法難聞,因此更要敬法重法,切莫怠慢輕法,錯失殊勝因緣。

相關條目

國債招標發行
超音波焊接技術
完全民事行為能力
民事行為能力
形成權
相對權
公投制憲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