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B.C.到非洲》

《A.B.C.到非洲》

中文片名:A.B.C.到非洲\n外文片名:ABC Africa\n導 演:阿巴斯 基亞羅斯塔米 (Abbas Kiarostami)\n主 演:阿巴斯 基亞羅斯塔米

影片概述

A.B.C.到非洲》 alt=《A.B.C.到非洲》 src="http://a0.att.hudong.com/22/58/01000000000000119085847378122_s.jpg" align=right > 中文片名:A.B.C.到非洲
外文片名:ABC Africa
導演:阿巴斯 基亞羅斯塔米 (Abbas Kiarostami)
主演:阿巴斯 基亞羅斯塔米
類 型:紀錄
首映日期:2001-01-01
所屬分類:紀錄

影片簡介

2000年三月,與自己的助手Seifollah Samadian兩個人,《何處是我朋友的家》的伊朗導演阿巴斯·克羅斯塔米接受IFAD (International Fund for Agricultural Development)的邀請,來到他不曾到過的所在,非洲。在烏甘達的村落坎帕拉,他的十日之旅,隨著兩架隨身的小機器──數位攝影機,兩個人隨時拍下了所見所聞,然後,回到伊朗進行後制,就重重疊疊,從寫實紀錄進入了一種有趣的「虛構」氣味。生命與死亡,音樂與沉默,淚水與歡笑,從寫實的紀錄到洋溢在畫格間的詩。他們渾然一體。IFAD這個國際組織,主要是對全世界發起一項伸出援手活動,救助當地居民,由於愛滋病,已經引起成千上萬的孤兒,雙親已死,或是喪失配偶,或是隨時面臨死亡蔭影的小孩。阿巴斯以他一貫和小孩相處的熱度,...

導演介紹

《A.B.C.到非洲》《A.B.C.到非洲》
阿巴斯·基阿羅斯塔米1940年6月22日生於伊朗首都德黑蘭,畢業於市立美術學院。他發現自己並不適合走美術道路,為了生活,便暫且為交警局設計交通海報,同時給兒童讀物畫插圖,後來開始拍攝廣告和短片。對各種工作的嘗試為他日後從影積澱了豐富的社會生活經驗。二十餘年的從影生涯早已使阿巴斯在本國成為支柱型導演,但他真正登上世界影壇、確定了其國際大導演的地位,還是在進入八十年代末期以後。1987年,樸素的兒童題材影片《何處是我朋友的家》第一次讓他得到了西方世界的承認,在瑞士洛迦諾國際電影節上拿回了大獎。1994年的作品《生活在繼續》成為阿巴斯首次攜與參展紐約電影節之作,在坎城電影節上獲得羅西里尼人道主義精神獎和金攝影機獎。1997年,思索生死問題的哲理影片《櫻桃的滋味》為阿巴斯贏得了更大的聲譽,於坎城影展上奪得金棕櫚大獎。阿巴斯成為伊朗首位獲此殊榮的導演。1999年他推出了《隨風而去》,榮獲威尼斯電影節評審會大獎。

影片評價

《A.B.C.到非洲》《A.B.C.到非洲》

阿巴斯·基阿羅斯塔米堪稱當今世界影壇少有的大師,他善於從平凡的事件中揭示人類最深的情感。包括戈達爾在內的眾多的著名電影導演對他都推崇倍至。黑澤明稱基阿羅斯塔米的作品“無與倫比”, 同時庫亞斯塔米也被與德·西卡(Vittorio De Sica)、艾里克·羅默爾(Eric Rohmer)等前輩電影大師相提並論,因為他的電影有著自己獨特的風格、簡約的語言與深刻的觀念並存。”

在阿巴斯之前的一部作品《隨風而逝》獲得威尼斯電影節評審會大獎後,他毅然宣布,從此不再參加任何電影節的評獎。《A.B.C.到非洲》是阿巴斯在隨心所欲的狀態下所拍攝的片子,不再為任何功利所左右。從這部片子裡,可以看到阿巴斯對DV的熱愛。在他看來,DV就是隨身所帶的筆,可以隨時“素描”,這也驗證了電影史上有關“攝影機筆”的理論。阿巴斯說:“使用DV工作打開了所有可能性的領域,而那美妙適合我的工作風格。我常在我的片中使用非職業演員。很顯然地他們在小點的攝影機面前覺得安心的多了。所以,在拍片現場就少掉一些技術人員,方便導演和演員溝通。工作隊和他們繁雜沉重的設備一但消失不見,就好像是場魔術。”。我國導演賈樟柯,也用DV拍過一部《公共場所》,他的體會是“想特別貼近人,想跟人有互動的電影,DV是一種非常合適的方法”。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