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黠鼠賦》

《黠鼠賦》

《黠鼠賦》作者為蘇軾,文章講述的故事說明,最有智慧的人類,儘管可以“役萬物而君之”,卻難免被狡猾的老鼠所欺騙,原因全在做事時是否精神專一。專一則事成,疏忽則事敗。

概述

黠鼠賦》作者為蘇軾,文章第一段敘事,寫黠鼠騙人,得以逃脫;第二段分析老鼠騙人逃脫的伎倆,感慨身為萬物之靈的人也不免被老鼠所矇騙;第三段揭示中心:自己不能專心致志,反而受外物左右,這是人被老鼠欺騙的真正原因。專一而事成,疏忽則事敗。

作者介紹

蘇軾像蘇軾像

蘇軾(1037~1101),字子瞻,又字和仲,號東坡居士,北宋眉州眉山人。是著名的文學家,唐宋八大家之一,與其父蘇洵,弟蘇轍並稱“三蘇”,與曹操,曹丕,曹植齊名。他學識淵博,多才多藝,在書法、繪畫、詩詞、散文各方面都有很高造詣。他與蔡襄黃庭堅米芾合稱“書法宋四家”;善畫竹木怪石,其畫論,書論也有卓見。是北宋繼歐陽修之後的文壇領袖,散文與歐陽修齊名;詩歌與黃庭堅齊名;他的詞氣勢磅礴,風格豪放,一改詞的婉約,與南宋辛棄疾並稱“蘇辛”,共為豪放派詞人也是創始人。
嘉祐二年(1057)進士,任福昌縣主簿、大理評事、簽書鳳翔府節度判官,召直史館。神宗元豐二年(1079)知湖州時,以訕謗系御史台獄,三年貶黃州團練使,築室於東坡,自號東坡居士。後量移諸州。哲宗元祐元年(1086)還朝,為中書舍人翰林學士。知制誥。九年,又被劾奏譏斥先朝,遠貶惠州、儋州,元符三年(1100),始被召北歸,卒於常州。著有《東坡全集》一百十五卷,今存。

作品原文

蘇子夜坐,有鼠方齧。拊床而止之,既止復作。使童子燭之,有橐中空,嘐嘐聱聱,聲在橐中。曰:“嘻!此鼠之見閉而不得去者也。”發而視之,寂無所有,舉燭而索,中有死鼠。童子驚曰:“是方齧也,而遽死耶?向為何聲,豈其鬼耶?”覆而出之,墮地乃走,雖有敏者,莫措其手。
蘇子嘆曰:“異哉!是鼠之黠也。閉於橐中,橐堅而不可穴也。故不齧而齧,以聲致人;不死而死,以形求脫也。吾聞有生,莫智於人。擾龍伐蛟,登龜狩麟,役萬物而君之,卒見使於一鼠;墮此蟲之計中,驚脫兔於處女,烏在其為智也。”
坐而假寐,私念其故。若有告余者曰:“汝惟多學而識之,望道而未見也。不一於汝,而二於物,故一鼠之齧而為之變也。人能碎千金之璧,不能無失聲於破釜;能搏猛虎,不能無變色於蜂蠆:此不一之患也。言出於汝,而忘之耶?”余俯而笑,仰而覺。使童子執筆,記余之作。

譯文

蘇子在夜裡坐著,有隻老鼠在咬(東西)。蘇子拍擊床板,聲音就停止了,停止了又響起一次。(蘇子)命令童子用蠟燭照床下,有一個空的袋子,老鼠咬東西的聲音從裡面發出。童子說“啊,這隻老鼠被關住就不能離開了。”(童子)打開袋子來看裡面,裡面靜悄悄的什麼聲音也沒有。(童子)舉起蠟燭來搜尋,發現袋子中有一隻死老鼠,童子驚訝地說:“老鼠剛才是在叫的,怎么會突然死了呢?那剛才是什麼聲音,難道是鬼嗎?”(童子)把袋子翻過來倒出老鼠,老鼠一落地就逃走了,就是再敏捷的人也措手不及。
蘇子嘆了口氣說:“這隻老鼠的狡猾真是讓人驚異啊!(老鼠)被關在袋子裡,袋子很堅固、老鼠不能夠咬破的。所以(老鼠)是在不能夠咬的時候咬袋子,用假裝咬袋子聲音來招致人來;在沒有死的時候裝死,憑藉裝死的外表求得逃脫。我聽說生物中沒有比人更有智慧的了。(人)能馴服神龍、刺殺蛟龍、捉取神龜、狩獵麒麟,役使世界上所有的東西然後主宰他們,最終卻被一隻老鼠利用,陷入這隻老鼠的計謀中,吃驚於老鼠從極靜到極動的變化中,人的智慧在哪裡呢?”
(我)坐下來,閉眼打盹,自己在心裡想這件事的原因。好像有人對我說“你只是多學而記住一點知識,但還是離‘道’很遠。你自己心裡不專心,又受了外界事物的干擾、左右,所以一隻老鼠發出叫聲就能招引你受它支配,幫它改變困境。人能夠在打破價值千金的碧玉時不動聲色,而在打破一口鍋時失聲尖叫;人能夠搏取猛虎,可見到蜂蠍時不免變色,這是不專一的結果。這是你早說過的話,忘記了嗎?”我俯下身子笑了,仰起身子又醒悟了。(我)於是命令童子拿著筆,記下了我的文章。

課本刪節事件

中學語文課本中學語文課本

蘇軾寫的《黠鼠賦》共有三段,在上海國中語文課本中,該作品被刪去了作者講談自己感悟的最後一段。這樣的做法令不少家長甚至是語文老師不解,既割裂了文章的完整性,又無法反映作者寫這篇賦的意圖。

老師態度

雖然課本備註里有“有刪節”的提示,但楊老師認為,無論從尊重作者還是方便學生理解文意角度,這幾百個字的文言文應該完整地出現在課本上,“畢竟不是《紅樓夢》。”楊老師還指出,雖然現在都提倡為學生減負,但“減負不能簡單地與減少文章長度劃等號。”

教委態度

就此諮詢編寫該教材的上海市教委教研室課改處。一位張姓工作人員稱:“選擇刪節過的古文做課文,肯定有用意”,但是用意為何?這名工作人員以不能接受採訪為由未予以回答。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