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醫經著作。陳璧琉、鄭卓人合編。本書是《靈樞》語釋本的一種。按照原書的編次,每篇列題解,然後一段原文,加一段語譯,或作必要的注釋。給初學《靈樞經》的人以很大便利。
《黃帝內經》自西漢末年成書之後,一直是中醫學理論之淵源,凡學中醫而有大成者莫不奉之為圭臬。現今流傳的《黃帝內經》包括《素問》與《靈樞經》兩個部分。兩書內容各有側重,一般而論,《素問》側重於醫學理論的論述,《靈樞經》側重於經絡與刺法的論述。唐代以前《靈樞經》多稱為《九卷》、《針經》,隋、唐時期亦有《九靈》、《九墟》等名。唐代王冰為《素問》一書作注,在序言中稱:“《素問》即其經之九卷也,兼《靈樞經》九卷,乃其數焉。”此後始稱《靈樞經》。
《靈樞經》成書之後曾長期亡佚而不傳,北宋哲宗時期林億在校書時稱:“《靈樞》今不全。”直至北宋元祜年間,高麗國將該國所存《黃帝針經》進獻宋朝,哲宗隨即下詔頒發天下,自此中國國內才重新擁有《靈樞經》全本。南宋紹興二十五年,史崧“校正家藏舊本《靈樞經》九卷,共八十一篇,增修音釋,附於卷末,勒為二十四卷”,刊行流傳至今,此為現存最早版本的《靈樞經》。1956年,人民衛生出版社據明代趙府居敬堂刊本影印,1963年校勘簡體橫排鉛印,為現今通行本。
16世紀以前,《靈樞經》無全文注釋性著作,至16世紀末葉始有全注本出現,但這類注本遠較《素問》注本為少。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之後,曾出版了較多《靈樞經》注本,各具特色,皆可為學習《靈樞經》之門徑,對傳統中醫的學術傳承發揮了巨大的作用。
2010版目錄
原序
九針十二原第一
本輸第二
小針解第三
邪氣藏府病形第四
根結第五
壽夭剛柔第六
官針第七
本神第八
終始第九
經脈第十
經別第十
經水第十二
經筋第十三
骨度第十四
五十營第十五
營氣第十六
脈度第十七
營衛生會第十八
四時氣第十九
五邪第二十
寒熱病第二十
癲狂第二十二
熱病第二十三
厥病第二十四
病本第二十五
雜病第二十六
周痹第二十七
口問第二十八
師傳第二十九
決氣第三十
腸胃第三十
平人絕谷第三十二
海論第三十三
五亂第三十四
脹論第三十五
五癃津液別第三十六
五閱五使第三十七
逆順肥瘦第三十八
血絡論第三十九
陰陽清濁第四十
陰陽系日月第四十
病傳第四十二
淫邪發夢第四十三
順氣一日分為四時第四十四
外揣第四十五
五變第四十六
本藏第四十七
禁服第四十八
五色第四十九
論勇第五十
背腧第五十
衛氣第五十二
論痛第五十三
天年第五十四
逆順第五十五
五味第五十六
水脹第五十七
賊風第五十八
衛氣失常第五十九
玉版第六十
五禁第六十
動輸第六十二
五味論第六十三
陰陽二十五人第六十四
五音五味第六十五
百病始生第六十六
行第六十七
上膈第六十八
憂恚無言第六十幾
寒熱第七十
邪客第七十一
通天第七十二
官能第七十三
論疾診尺第七十四
刺節真邪第七十五
衛氣行第七十六
幾宮八風第七十七
幾針論第七十八
歲露論第七十九
大惑論第八十
癰疽第八十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