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癃津液別

《五癃津液別》是創作於戰國時期的一篇散文,作者不詳。本書主要介紹了津液的來源、生理變化和功能等內容。

出處與篇名解

【篇名解】

五,指五液。即津液在人體代謝過程中所化生的汗、溺(尿niao)、唾、淚(泣)、髓五種體液。癃,即癃閉。指五液代謝發生障礙後出現閉阻不通的病證。別,分別、區別的意思。

本篇之所以篇名“五癃津液別”,正如張志聰《靈樞集注》所云:“此章論水谷化生之津液,各走其道,別而為五。如五道癃閉,則為水脹。五別者,為汗、為溺、為唾、為淚、為髓。五癃者,液不滲於腦而下流,陰陽氣道不通,四海閉塞,三焦不瀉,而津液不化,水谷留於下焦,不能滲於膀胱,則水溢而為水脹,故以名篇。”

馬蒔《靈樞注證發微》:“內論五液而病為水脹,則必為癃,故名篇。”

李經緯、鄧鐵濤《中醫大辭典》:“論述水谷所化生之津液各走其道,分而為溺、為汗、為泣、為唾、為髓,是為津液之五別。津液五別之道失常,癃閉而不同,則為水脹之病,故名。”

又,關於五液的分類,《內經》有關諸篇記載不盡相同,正如張介賓《類經·疾病類·五十八》注云:“五液者,陰精之總稱也。本篇以溺、汗、泣、唾、水,故名為五。《宣明五氣篇》曰:五臟化液,心為汗,肺為涕,肝為淚,脾為涎,腎為唾,是謂五液。《決氣》篇曰:精、氣、津、液、血、脈,其辨有六。又道家曰:涕、唾、精、津、汗、血、液,其名則七,皆無非五液之屬耳。”

《靈樞·九針論》:“五液:心主汗,肝主泣,肺主涕,腎主唾,脾主涎,此五液所出也。”

本章要點

一、津液來源於水谷,生成於脾胃。在生理上別為五道,隨著外界刺激因素的不同而發生適應性的變化。

二、簡述了津液的病理變化,由於所在部位的不同,其表現的症狀和名稱也各別。

三、略論五臟和耳、目的功能。

原文

黃帝問於 岐伯曰:水谷入於口,輸於腸胃,其液別為五①,天寒衣薄,則為溺與氣,天熱衣厚則為汗,悲哀氣並則為泣,中熱胃緩則為唾。邪氣內逆,則氣為之閉塞而不行,不行則為水脹,余知其然也,不知其何由生?願聞其道。

岐伯曰:水谷皆入於口,其味有五,各注其海。津液各走其道,故三焦出氣,以溫肌肉,充皮膚,為其津,其流而不行者為液。

天暑衣厚則腠理開,故汗出,寒留於分肉之間,聚沫則為痛。天寒則腠理閉,氣濕不行,水下留於膀胱,則為溺與氣。

五臟六腑,心為之主,耳為之聽,目為之候②,肺為之相③,肝為之將④,脾為之衛⑤,腎為之主外⑥。故五臟六腑之津液,盡上滲於目,心悲氣並,則心繫急。心繫急則肺舉,肺舉則液上溢。夫心繫與肺,不能常舉,乍上乍下,故咳而泣出矣。

中熱則胃中消谷,消谷則蟲上下作。腸胃充郭,故胃緩,胃緩則氣逆,故唾出。

五穀之津液,和合而為膏者,內滲入於骨空,補益腦髓,而下流於陰股⑦。

陰陽不和,則使液溢而下流於陰,髓液皆減而下,下過度則虛,虛故腰背痛而脛酸。

陰陽氣道不通,四海閉塞,三焦不瀉,津液不化,水谷並行腸胃之中,別於迴腸,留於下焦,不得滲膀胱,則下焦脹,水溢則為水脹,此津液五別之逆順也。

注釋

①五:即後面所說的尿、氣、汗、淚、唾液五種液體排泄物。

②候:視覺的意思。

③相:輔佐的意思。

④將:將才,有謀慮、決斷之意。

⑤脾為之衛:脾主肌肉,可以護衛在內的臟腑。

⑥主外:腎主骨而形成人的形體骨骼,所以說腎主外。

⑦陰股:陰,陰器;股,大腿、下肢。

譯文

黃帝問岐伯道:水谷自口納入,輸送到腸胃,它化生的津液分別為五:當天氣寒冷時,或穿衣過薄時,就變為小便與氣;當天氣炎熱時,或穿衣過厚時,就成為汗液;遇悲感哀痛時,氣機併合,則為眼淚;當中焦有熱,胃功能弛緩時,就上泛而為唾液;當邪氣內犯,氣機閉塞而不行,則水氣滯留而為水脹。這許多現象,我雖已能了解,但還不知五液是怎樣生成的,請教其中的道理。

岐伯說:水谷都從口入,它有五種味道,各歸其所喜的五臟,津液亦隨其所喜而各走其道,故由三焦輸出其氣,來溫養肌肉,充實皮膚,這就叫做“津”;其留而不行的叫做“液”。

炎暑之時,穿的衣服過厚,則腠理開張,故而汗出,如果寒邪羈留於分肉之間,將津液凝聚為沫汁而發生疼痛;天寒時腠理閉密,氣濕不能從汗竅排泄,向下流於膀胱,就為小便與氣。

五臟六腑以心為主宰,耳主聽覺,眼主占候,肺像宰相,肝像將軍,脾像護衛,腎臟主骨而成形體。所以五臟六腑的津液,向上滲灌於眼睛,當心有悲哀氣並時,心繫就會引急,心繫引急則肺葉上舉,肺葉上舉使津液向上泛溢。但心繫急,肺葉不能經常上舉,而是忽上忽下,故發生咳嗽與淚出。

中焦有熱,胃中消化穀物過快,腸中寄生蟲上下蠕動。若水谷使腸胃充廓,則胃的活動弛緩,胃弛緩則氣上逆,而為唾液出。

五穀的津液,和合而成為脂膏,向內滲灌於骨孔,上行補益腦髓,向下流於生殖器。

如果陰陽不能調和,則使液下流於陰竅,髓液也同時減少,流泄過度使真陰虛,虛則發生腰背疼痛、脛部酸軟。

如果陰陽氣道不通,則四海閉塞,三焦不能輸瀉,津液不能化生,所受的水谷並聚於腸胃之中,最後別出於大腸,停留在下焦,不能將水分滲入膀胱,則下焦作脹,水液泛溢於外則為水脹。以上所說就是津液分別為五而後運行的正常與反常情況。

作者爭議

《黃帝內經》又稱《內經》,是中國最早的典籍之一,也是中國傳統醫學四大經典之首。相傳為黃帝所作,因以為名。但後世較為公認此書最終成型於西漢,作者亦非一人,而是由中國歷代黃老醫家傳承增補發展創作而來。正如《淮南子·修務訓》所指出的那樣,冠以“黃帝”之名,意在溯源崇本,藉以說明中國醫藥文化發祥之早。實非一時之言,亦非一人之手。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