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堯唯真作品類型
隨筆書籍簡介
對讀書的一點看法開卷有益也有害
書是人類進步的階梯,終生的伴侶,最誠摯的朋友。高爾基被歲月帶走了,留下了這么一句似乎顛撲不破的話。於是受所謂正統文化薰陶很深的教師們總是不厭其煩的對我們的父母、對我們、對我們的孩子、甚至對更綿遠的後代們強調:開卷有益,讀書就是好的。在幼年的頑皮和任性里,總是嚮往著藍天白雲下面那綠油油的草地、總是留戀著小橋流水中那翩翩舞蹈的魚鱗、總是渴望著放縱春季風雨後的風箏,總是對老師、對父母、對偉人的教誨一律當作耳邊風,左邊聽進去,右邊就出來,從來不放在心頭,因此也就沒有思量過,也沒有去比較、權衡是對是錯。後來逐漸的意識到書本的極端重要,因為社會太複雜,因為生活太沉重,因為在這個世界上開始漫長的跋涉以後經常的感覺到疲憊無力而迫不及待需要補充能量和知識,於是強迫自己收斂了河灘上抓泥鰍、叢林裡采蘑菇、野草枝頭粘蜻蜓的閒情雅致,關起門來,把腦袋深深地埋進書本里,而且好象越陷越深。讀著書的時候,就發現,其實讀書的滋味並不是千篇一律的享受,總有各種各樣的感觸,徘徊在記憶之中。
有時候捧起書本,如同邂逅經久未見的玩伴,親切隨和,嬉笑怒罵都很輕靈,娓娓道來,不盡的舒適、不盡的快慰、不盡的開心。有時候讀著文章,宛如遭逢朝思慕想的愛人,激情澎湃,非但心靈得以洗滌,甚至連骨髓都被換得徹底,或絮絮私語或款款頌吟,無邊的眷戀、無邊的歡欣、無邊的滋潤。有時候掃瞄幾句,枯燥乏味,還不如被人強行把木渣或蠟燭塞進嘴巴里,無論怎么咀嚼,都了無趣味、了無生機、了無意義。有時候沉溺書堆,忘乎所以,受書中所說誘惑,一些煩躁、一些怪異、一些邪惡、一些犯罪企圖紛至沓來,稍微放鬆警惕的琴弦,幾乎就要鋌而走險,把自己迷失在黑暗的深淵裡,何其恐怖、何其驚心、何其污穢?
讀各種各樣的書,產生各種各樣的後果,是自己心態的問題,同時又何嘗不是書本的問題?何嘗又不是著書人的問題?我們誠然可以保持清醒的頭腦讀任何書,但是那有多累?輕鬆的生活,愉快的學習,是我們所需要的。讀好書,使人進步,使人在智者的引導下探索深邃的境地。讀爛書,使人蒙昧,使人在愚蠢的糾纏中迷茫於腐敗的沼澤不能逃離。讀正義的書,令人挺拔,令人有無限的勇氣和動力。讀骯髒的書,令人憔悴,令人喪失鬥志和信心。開卷有益嗎?那倒未必。有時候,有些書,開卷不僅無益,甚至有害,甚至毒害甚深。
濁爛的書會讓人疲憊,骯髒的書會讓人頹廢,邪惡的書會讓人沉淪。只有那些有思想、有價值、有意境、有品味、有科學含量的書才會讓人受到啟迪,才會讓人得到振奮,才會讓人擺脫黑暗的羈絆,才會讓人陶冶著情操,才會讓人脫離那些卑污的低級趣味,才會讓人快樂和健康的生存。
現在的文化,無論是出版物,還是影象製品或者網路媒體,到處都充斥著荒誕、游離著怪異、渲染著離奇、炒作著變態、張揚著性色、兜售著垃圾,迎合著某些人的邪癖。儘管濁流之中也間或有清泉,儘管腥臭之外也間或有芝蘭,但是整體的閱讀空間,卻已經被嚴重的污染。我們還在讀書,我們還要讀書。我們要警惕著,認真的區分,什麼書才是適合我們讀的。一個時代有一個時代的特徵,一個時代有一個時代的文化。浮躁的一代人,吵鬧著浮躁的一種文化現象。當毫無意義、毫無營養成分、毫無回味餘地的文化垃圾喧囂著披上華麗的外衣擺到我們的餐桌上,我們應該怎么辦?
讀書就是吃飯。吃得好、吃好了,維護著生命的健康和尊嚴,保持著我們的精神和理性。吃得不好、吃壞了,就會感染疾病甚至危及生命,損傷的何止是一個或者兩個人?我們要讀書,要讀好書,不讀破書、不讀爛書、更不讀邪惡的書。我們要吃飯,要吃好飯,不吃殘渣、不吃剩飯、更不吃毒品。
開卷有益嗎?不一定。開卷未必有益,能吃未必是福。為了人們的身心健康,為了社會的祥和安寧,為了這個世界的文明進步,寫書的人,讀書的人,請你自重、自警、自醒。
讀好書,做好人。
(全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