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簡介
短篇小說《鐵牛和病鴨》創作於1934年1月,充分表現了知識分子和小市民間的矛盾衝突。老舍幽默的京味語言裡讓人在微笑中體味現實的殘酷,人性的陰暗。兩個主人公曾是同窗:一個保持著尊嚴,始終是普通的勞動者;另一個非常自私,卻成了大人物。
作者簡介
小說家。原名舒慶春字舍予。民國七年畢業於北京師範學校。民國十三年起歷任英國倫敦大學東方學院中文講師、耶魯大學和山東大學教授。抗日戰爭時期在武漢主持中全國文藝界抗敵協會投身抗戰宣傳活動。民國三十五年赴美國講學並從事創作。四九年後回國任政務院文教委員會委員、中國文聯副主席、北京市文聯主席等。一九五一年被北京市人民政府授與“人民藝術家”稱號。 著有《春華秋實》、《茶館》等劇本,以及《駱駝祥子》、《四世同堂》等小說。
作品特色
成功地塑造人物形象
老舍對待所謂的新式知識分子也多取諷刺和批判的眼光,說的主要是新式學生的不學無術,道德失真現象。在老舍筆下,老派知識人與新式知識人一樣,都缺乏真正知識分子的知識和精神,也沒有傳統的道德氣節。
而讓老舍心儀的知識者卻是帶有民粹色彩的知識分子。如《趙子曰》中的李景純,品性高潔,《二馬》中的李子榮,在他的世界,“只有工作,沒有理想;只有男女,沒有愛情;只有物質,沒有玄幻;只有顏色,沒有美術!”他讚賞資本主義“器物”文明,拒斥其精神文明。在婚姻上不娶新女性,而依母親之命,娶了一個能洗會作的鄉下姑娘為妻。他說:“我有朝一日做了總統,我下令禁止中國人穿西洋衣服!世界上還有比中國服裝再大雅,再美的!” 在李子榮形象身上,體現了老舍民粹思想的既有實幹精神又有道德操守的統一。與此類似的有《鐵牛和病鴨》里的鐵牛等人物形象。
在《離婚》中老李這種人在現實生活里並不少見。努力改善自己的生活、工作、婚姻狀況,可最終希望破滅,生活中唯一的一點“詩意”也不復存在。 老李是好人,但在社會上不能遊刃有餘,只能無奈地逃離北京城。北京只屬於財政所里油滑、世故、卑微、敷衍了事的科員們。《鐵牛和病鴨》等也都是表現了知識分子和小市民間的矛盾衝突。老舍幽默的京味語言裡讓人在微笑中體味現實的殘酷,人性的陰暗。
除了利用物品外,老舍通常還採用以下兩種情節結構方式:第一種,直接運用兩個對立的人物來展開情節。《趕集》中有兩篇小說便多少有點機械地建立在這個框架上,一篇是《黑白李》,小說中的兩兄弟外表非常相似,但他們的性格和道德觀念卻非常不同;黑李是個很保守的人物,而弟弟白李卻受到革命精神的鼓動,黑李很愛弟弟白李;但當他看到弟弟的行動失敗後,便取代弟弟走上了刑場。另一篇是《鐵牛與病鴨》,兩個主人公曾是同窗:一個保持著尊嚴,始終是普通的勞動者;另一個非常自私,卻成了大人物。牛教授不管國事,不問是非,不管他人,為了保持自己的生活方式而輕易附逆。冠曉荷心無廉恥,趨炎附勢,附庸風雅,為了生活的一點甜頭極盡蠅營狗苟之能事,主動當了漢奸。
創作思路
先想到意思,而後造人
《黑白李》是老舍比較重要的一篇短篇小說,它曾被列為(老舍短篇小說選》的首篇。從老舍在《<趕集>序》和《我怎樣寫短篇小說》中的自述可知,老舍從事短篇創作經歷了一個從應約性試筆到自覺投入的過程,而《黑白李》恰恰是老舍決定在短篇小說創作領域“好好的乾”之後的第—批力作之一,曾“經過三次的修正”。老舍還在《我怎樣寫短篇小說》—文中對其截至於1935年的短篇小說作了大致分類,《黑白李》被歸入“先有了個觀念而後去撰構人與事”的第四類。對於第四類,老舍作了以下說明:“其實其中的人與事全是想像的,全是一個觀念的子女。《黑白李》與《鐵牛和病鴨》都是先想到意思,而後造人,所以人物的一切都有了範圍與軌道;他們鬧不出圈兒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