劇情簡介
一九五九年夏天,西藏薩爾吉草原發生了嚴重的蟲災,廣大貧下中牧在黨的領導下,開展了緊張的滅蝗戰鬥,逃亡頭人旺金和漏網牧主仁青乘機進行破壞,他們利用部分民眾對“佛爺”的迷信,散布蠱惑人心的謠言;謠言破產後,又妄圖用定時炸彈炸毀分機。少先隊員華爾丹和小夥伴們發現仁青形跡可疑,無畏地跟蹤追擊。經過一場驚心動魄的戰鬥,他們終於排除了定時炸彈,粉碎了階級敵人的罪惡陰謀。
影片插曲
插曲《雪蓮獻北京》
《雪蓮獻北京》是剪紙影片《金色的大雁》中的一首插曲。作品通過大雁帶著珍貴的雪蓮飛向北京的寓意,寄託著藏族人民對毛澤東深情的思念。歌曲為一段體結構,G七聲宮調式,變拍子(2/4和3/4拍)。曲調抒情高亢,襯詞“亞拉索”的貼切運用,極富有藏族民歌特色,在演唱上採用女聲與童聲伴唱呼應,補充的形式,盡情地抒發了西藏人民嚮往首都北京和熱愛黨、熱愛領袖的深厚感情。
作者
周大正,1941年生,湖北沙市人。擅長油畫、美術教學。1965年畢業於浙江美術學院油畫系。歷任甘肅臨夏州展覽館美術幹部、西北民族學院藝術系美術教研室主任、副教授、教授。
影片評價
講述了藏族少年和他的小夥伴們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同壞人進行鬥爭的故事。《金色的大雁》的影片,受“文化大革命”的極“左”思潮影響,違反剪紙片的藝術規律,想用剪紙的藝術手法去追求真人表現的逼真效果。結果,沒有取得成功。但在運用誇張形式塑造少年英雄形象和其他人物形態方面,主創人員作了努力,下了功夫,做得很不錯。整部書表達了人們熱愛共產黨,積極與壞人作鬥爭的樂觀向上的思想。
上海電影志之美術片
美術片是卡通片、木偶片、剪紙片、摺紙片的總稱。美術片和故事片一樣是一門綜合藝術,是電影藝術中一種特殊的形式,有自己獨特的藝術特點、表現方法、審美要求和社會功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