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蘑菇的小姑娘》[1982年創作的歌曲]

《采蘑菇的小姑娘》[1982年創作的歌曲]

《采蘑菇的小姑娘》這首歌寫於1982年,首唱是女中音歌唱家靳小才演唱後受到人們的歡迎。也是一首經典的中國兒童歌曲。整首歌曲節奏歡快,在念的語調中找到音樂旋律。當我們唱這首歌的時候,唱腔和念白非常接近,這也是這首歌曲琅琅上口的原因之一。它以它歡快的旋律和樸實清新的歌詞贏得了孩子們的喜,多年來久唱不衰。當我們唱這首歌的時候,“采蘑菇的小姑娘,背著一個大籮筐”唱腔和念白真的非常接近,這也是這首歌曲琅琅上口的原因之一。

基本信息

內容簡介

小姑娘在一個沒有人煙的大森林裡,獨自一個人采著雨後的蘑菇,小松鼠在樹上蹦跳著,小兔子在她身旁陪伴著她,還有小鳥唱著動人的歌曲,小蘑菇隨著音樂的節拍也搖動著……那一定會是一個很溫馨很美麗的畫面。

歌詞

歌曲《采蘑菇的小姑娘》 歌曲《采蘑菇的小姑娘》

背著一個大竹筐
清晨光著小腳丫走遍森林和山岡
她采的蘑菇最多
多得像那星星數不清
她采的蘑菇最大
大得像那小傘裝滿筐
噻籮籮哩噻籮籮哩噻
噻籮籮哩噻籮籮哩噻
噻籮籮籮噻籮籮籮噻籮籮籮噻籮籮籮哩噻
誰不知這山裡的蘑菇香
她卻不肯嘗一嘗
攢到趕集的那一天
趕快背到集市上
換上一把小鐮刀
再加上幾塊棒棒糖
和那小夥伴一起
把勞動的幸福來分享
噻籮籮哩噻籮籮哩噻
噻籮籮哩噻籮籮哩噻
噻籮籮籮噻籮籮籮噻籮籮籮噻籮籮籮噻籮籮籮
music......
背著一個大竹筐
清晨光著小腳丫走遍森林和山岡
她采的蘑菇最多
多得像那星星數不清
她采的蘑菇最大
大得像那小傘裝滿筐
噻籮籮哩噻籮籮哩噻
噻籮籮哩噻籮籮哩噻
噻籮籮籮噻籮籮籮噻籮籮籮噻籮籮籮哩噻
誰不知這山裡的蘑菇香
她卻不肯嘗一嘗
攢到趕集的那一天
換上一把小鐮刀
再加上幾塊棒棒糖
和那小夥伴一起
把勞動的幸福來分享
噻籮籮哩噻籮籮哩噻
噻籮籮哩噻籮籮哩噻
噻籮籮籮噻籮籮籮噻籮籮籮噻籮籮籮噻籮籮籮哩噻
music...
趕快背到集市上
換上一把小鐮刀
再加上幾塊棒棒糖
和那小夥伴一起
把勞動的幸福來分享
噻籮籮哩噻籮籮哩噻
噻籮籮籮噻籮籮籮噻籮籮籮噻籮籮籮噻籮籮籮哩噻
噻籮籮哩噻籮籮哩噻
噻籮籮哩噻籮籮哩噻
噻籮籮哩噻籮籮哩噻
噻籮籮籮噻籮籮籮噻籮籮籮噻籮籮籮噻籮籮籮哩噻

作者介紹

陳曉光

谷建芬陳曉光

陳曉光(1948.8—),河北景縣人,筆名曉光。1964年8月參加工作。1986年2月加入中國共產黨,大學畢業。1968年畢業於空軍第六航空學校航空專業。1968年任北京111中學教師。1978年任中國音樂家協會《歌曲》編輯。
1985年6月後,歷任中國音樂家協會《詞刊》編輯部副主任、副主編、主編,中國音樂文學學會副會長,中國藝術報社副總編,中國音樂家協會分黨組書記,編審職稱。
發表詩歌近千首,其中《在希望的田野上》《那就是我》被選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亞太地區音樂教材。出版有《黃河上的太陽》《曉光詩歌選集》。1996年12月任中國文聯黨組成員、書記處書記,2000年1月任中國文聯副主席、黨組成員。第八屆、第九屆、第十屆全國政協委員。2001年4月任文化部副部長、黨組成員、中國文聯副主席。2003年1月當選第十屆全國政協委員。

谷建芬

谷建芬
谷建芬
谷建芬,女。作曲家。祖籍山東省威海市,生於日本大阪
1952年就讀於東北音樂學院作曲系,1955年畢業於東北音樂專科學校作曲系。1955年至今任中央歌舞團(現中國歌舞團)創作員。歷任第八、九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委會委員。現任第十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全國人民代表大會華僑委員會委員、中國致公黨中央委員、中國音樂家協會副主席、中國音樂著作權協會副主席、中國文學藝術界聯合會全國委員。
獲歌曲創作主要獎項有中國“金唱片”獎、“當代青年最喜愛的歌”獎、文化部“音樂舞蹈作品”獎、“中國音樂電視96MTV大賽作曲”獎、南斯拉夫“貝爾格勒國際流行音樂作曲”獎、聯合國教科文“亞太地區優秀音樂教材”獎等。
主要代表作有歌曲《年輕的朋友來相會》《那就是我》《綠葉對根的情意》《思念》《燭光里的媽媽》《今天是你的生日》《歌聲與微笑》;電視連續劇《三國演義》主題歌等。
其中歌曲《年輕的朋友來相會》、《清晨,我們踏上小路》均評為1980年優秀作品,《那就是我》1984年獲第二屆“晨鐘獎”優秀歌曲獎。有歌曲選集《年輕的朋友來相會》。

歌曲賞析
《采蘑菇的小姑娘》是一首為民眾所喜愛的農村題材歌曲。它以清新明快的格調、樸實無華的感情、流暢動聽的旋律贏得了青年們的心。藝術的主要功能是通過對現實生活的概括、提煉,塑造出各種各樣、生動的藝術形象並藉以傳情、感人,使人們在獲得美的享受。

關於兒歌

采蘑菇的小姑娘
采蘑菇的小姑娘
谷建芬說,她創作《采蘑菇的小姑娘》這首歌的時候,基本上就是念歌詞,在念的語調中找到音樂旋律。當我們唱這首歌的時候,“采蘑菇的小姑娘,背著一個大籮筐”唱腔和念白真的非常接近,這也是這首歌曲琅琅上口的原因之一。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