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微生物學檢驗》是醫學檢驗(技術)專業的必修和主幹課程之一,微生物檢驗
![圖書封面](/img/4/024/nBnauM3X4czNzITO3gzMzEjMyMTMxkTO0MTOwADMwAzMxAzL4MzLxgzLt92YucmbvRWdo5Cd0FmLxE2LvoDc0RHa.jpg)
技術是專業核心能力的組成部分。為了適應當前對高職高專《微生物學檢驗》實驗教學的需求,我們在編寫委員會的安排下組織編寫了《微生物學檢驗實驗指導》。
該實驗指導的編寫,主要是根據高職高專醫學檢驗技術專業職業導向、能力本位的培養目標,以全國高等醫學院校醫學檢驗技術專業高職高專規劃教材《微生物學檢驗》為基礎,依據醫學檢驗技術專業專科教學大綱的要求,圍繞理論教學內容,結合《全國臨床檢驗操作規程》(第三版)選擇相關的實驗,使學生通過實驗課的操作訓練,建立無菌觀念,掌握《微生物學檢驗》基本操作技術,熟悉常見病原菌的分離培養和鑑定方法。本教材內容主要包括緒論、微生物檢驗基本技術、常見病原菌的培養和鑑定、常見病原性真菌的培養和鑑定、病毒的培養和鑑定、臨床標本的細菌學檢驗、衛生微生物學檢驗等七章共41個實驗,按照目的和要求、試劑與器材、實驗內容(包括實驗原理、方法、注意事項)、結果判斷、臨床意義、結果記錄和報告等層次進行編寫。為方便臨床使用,《全國醫藥職業教育檢驗類規劃教材:微生物學檢驗實驗指導(供醫學檢驗技術及相關專業用)》附錄中還介紹了常用培養基的製備和用途、常用試劑和染色液的配製及藥敏試驗結果解釋標準。
目錄
第一章 緒論
第二章 微生物學檢驗基本技術
實驗一 細菌的形態結構觀察及顯微鏡油鏡的使用
實驗二 細菌的形態學檢查
實驗三 滅菌前的準備與基礎培養基的製備
實驗四 細菌的接種培養法與生長現象的觀察
實驗五 細菌的生化反應
實驗六 細菌的分布及消毒滅菌
實驗七 細菌的藥敏試驗及耐藥性檢測
實驗八 動物實驗與細菌毒素檢測
實驗九 l型細菌的培養和鑑定
實驗十 細菌的數字編碼鑑定法和自動化檢測技術
第三章 常見病原菌的培養和鑑定
實驗十一 葡萄球菌屬檢驗
有關基礎醫學方面的書籍(六)
基礎醫學(英語縮寫BMS),屬於基礎學科,是現代醫學的基礎。基礎醫學是研究人的生命和疾病現象的本質及其規律的自然科學。其所研究的關於人體的健康與疾病的本質及其規律為其他所有套用醫學所遵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