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醫藥分子生物學實驗教程》基礎部分系統地介紹了實驗室安全知識、常規分子生物學儀器操作和實驗技術基礎知識;學生實驗部分則以基因克隆到表達的基本順序作為主線,分為核酸製備、基因克隆和基因表達三大部分,包括目的基因的分離、rt-pcr、基因克隆、重組篩選、質粒提取、酶切與鑑定、轉化以及在大腸桿菌中的表達和檢測等21個互為連貫的實驗。
本書可作為高等院校醫學和藥學專業本科生、研究生實驗教材,也可供生命科學相關專業的本科生、研究生、臨床實驗人員和研究人員參考。
目錄
醫藥分子生物學實驗目的與要求醫藥分子生物學實驗學生守則
上編基礎部分
第1章 實驗室安全防護知識
1.1 化學試劑安全防護知識
1.1.1 有毒化學試劑
1.1.2 腐蝕性化學試劑
1.1.3 易燃易爆化學試劑
1.1.4 強氧化性化學試劑
1.1.5 放射性化學試劑
1.2 輻射防護知識
1.2.1 基本概念
1.2.2 輻射防護的基本要求
1.2.3 輻射防護的基本方法
1.2.4 放射性同位素的實驗室使用基本要求
1.3 生物安全知識
1.3.1 生物安全的含義
1.3.2 微生物危險度評估
1.3.3 實驗室生物安全分級
1.3.4 安全操作規程和管理制度
.1.4 用電安全及其他安全知識
1.4.1 安全用電
1.4.2 使用高壓容器的安全防護
思考題
第2章 分子生物學實驗室標準及功能分區
2.1 生物學約束
2.2 物理學約束
2.3 標準實驗室組成
思考題
第3章 分子生物學實驗室常規儀器設備
3.1 紫外分光光度計
3.1.1 相關術語
3.1.2 分光光度計的基本結構
3.1.3 分光光度法的測量誤差
3.1.4 測量條件選擇
3.1.5 紫外分光光度法在分子生物學中的套用
3.2 離心機
3.2.1 離心分離方法
3.2.2 離心機分類
3.2.3 離心機配件——轉子的選用
3.2.4 離心管的選用
3.3 制水系統
3.3.1 純水和超純水的定義
3.3.2 國家標準實驗用水
3.3.3 水的純化方法
3.3.4 超純水的製備
3.4 pcr儀
3.4.1 pcr技術原理
3.4.2 pcr儀工作原理
3.5 凝膠成像系統
3.6 酶標儀
3.7 微量移液器
3.7.1 微量移液器的一般使用步驟
3.7.2 微量移液使用注意事項
3.8 ph計
3.8.1 pb-20酸度計的使用方法
3.8.2 酸度計使用注意事項
3.9 生物安全櫃
3.10 超淨工作檯
3.11 凝膠電泳系統
3.11.1 電泳分類
3.11.2 電泳儀的分類
3.11.3 電泳槽的分類
3.11.4 電泳儀的一般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項
3.12 高壓蒸汽滅菌器
3.13 液氮罐的使用
思考題
第4章 實驗基本技能與實驗室常規基礎知識
4.1 常用器材的清洗處理
……
下編 學生實驗部分
有關基礎醫學方面的書籍(六)
基礎醫學(英語縮寫BMS),屬於基礎學科,是現代醫學的基礎。基礎醫學是研究人的生命和疾病現象的本質及其規律的自然科學。其所研究的關於人體的健康與疾病的本質及其規律為其他所有套用醫學所遵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