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遊牧者的抉擇》探討的對象是華夏最古老的一個邊緣:華夏北方邊緣。作者以人類學的遊牧社會研究成果及思考取徑,結合多學科的研究方法,對早期中國北方多元的遊牧社會作一新考察。作者指出,漢代中原王朝與其北方遊牧部族的互動曾造成三種不同的華夏邊緣,也是三種人類生態本相:蒙古草原的匈奴、甘青高原河谷的西羌、東北森林草原的鮮卑與烏桓。後來在歷史上發生的一些模式化歷史事件,許多都可溯及形成於漢代的此三種華夏邊緣。
作者簡介
王明珂,1952年出生於台灣。1992年獲美國哈佛大學博士學位。現為台灣中研院歷史語言研究所研究員,曾任教於台灣大學、清華大學、東吳大學等。主要從事對華夏及其邊緣人群——由過去的“戎狄蠻夷”到今日少數民族——的歷史人類學探索。1994至2003年間,多次到川西岷江上游山間,從事累計約一年的羌族田野研究。2003至2007年間,多次到四川、內蒙古、新疆、青海等地,考察當代環境與牧業。目前進行康藏之族群與文化研究,以及中國西南民族研究。主要的學術志業為:藉由對種種歷史記憶、文本、表征之分析,由長程歷史與人類生態觀點探索古代華夏與華夏邊緣之形成過程,及其歷史演變,以此建立具反省與反思性的歷史新知,並期望此歷史知識記憶能促進人群社會之公平、和諧與共榮。主要著述有《華夏邊緣──歷史記憶與族群認同》、《羌在漢藏之間:一個華夏邊緣的歷史人類學研究》、《英雄祖先與弟兄民族》等。
媒體評論
王明珂洞察族群認同與共同體意識之間微妙的關係,在中國民族學田野報告的傳統方式之外,開闊了報導與闡釋雙管齊下的方法學。這是一本跨越歷史學、人類學和地理學的作品,很有價值。
——許倬雲(著名歷史學家)
我們這個時代學術中最重要之事,莫過於指出,以定居的鄉土格局來形容中國社會是有問題的。“中國鄉土定居性理論”抹殺了我們歷史經驗中的許多“另類元素”。本書為我們呈現了漢代中國北方遊牧社會的諸種形態,使長期被我們視作“他者”的匈奴、西羌、東胡及其後裔,成為我們的自我認識的一個步驟。
——王銘銘(北京大學人類學教授)
沒有哪個古代帝國的周邊,擁有像中國那樣多的遊牧民族;也沒有哪種文字中留下像漢文一樣對於遊牧民族的豐富記載;然而當下遊牧民族研究卻是西方、俄國或日本學者的領地。當讀完這部非凡拔俗的著作後,我們可以略感自豪地宣稱,遊牧世界的研究中終於增添了一份中國經驗——從理論到微觀。
——羅豐(寧夏考古所所長,考古學者)
圖書前言
多年來,王明珂先生屢次前去四川北部羌族地區調查,根據田野訪談與當地調查,提出具有卓見的報告,久已為同行欽佩。尤其他指族群之間的關係,常以“英雄”、“兄弟”之類的故事,傳達了隱喻的信息,王先生的報告,洞察族群認同與共同體意識之間微妙的關係,也在中國民族學田野報告的傳統方式之外,開闊了報導與闡釋雙管齊下的方法學。
本書則是王明珂先生著作中,又一新的嘗試。他以比較研究的方法學,陳述草原與高山兩種遊牧文化,列舉中國地區北方與西方不同的地形地勢及其生態條件,決定了兩種迥然不同的放牧經濟與由此衍生的社會形態。由此差異,而有兩種牧業各有其發展的歷史過程。王明珂先生的貢獻,實已由田野報告,提升到比較研究的理論。他的造詣,百尺竿頭,更進一層,又出現了一次躍升!
忝為王明珂先生在史語所的老同事,我當然為王先生的學業精進十分欣喜!欣喜之餘,也願為本書陳述的許多現象,添上點讀後的感想,聊備本書的附語。
中國北方草原的族群,歷史上即與其南邊的中國農民,有過長期的衝突與融合。
精彩書摘
第一章 遊牧經濟與遊牧社會
在本書之始,我將以人類學的遊牧社會研究成果為基礎,介紹遊牧經濟及遊牧社會的一般性特質,也藉此簡介人類學家在“遊牧社會研究”中的主要問題及旨趣、相關理論與爭議焦點、重要研究著作,等等。我所依賴的主要是東非、西亞、阿拉伯世界、中亞、中國蒙藏等地20世紀上半葉的人類學民族志文獻。在對當前中國遊牧之田野研究方面,我感到慚愧且無奈的是,近十餘年來我大多數的寒暑期都投入在羌族田野上;羌族不是遊牧人群,我在羌族中的研究重點是“歷史記憶”與“族群認同”。直到最近幾年(2003—2007年),我才得以在川西北的紅原、若爾蓋一帶以及內蒙新巴爾虎右旗、克什克騰旗,零星進行一些短期的自然環境與遊牧生計的考察訪問。
關於遊牧社會的人類學民族志(ethnography)著作大多出版於1980年代以前,而這些民族志所載內容又大多是人類學者在1940至1970年代間採訪所得。1970年代以後,或由於遊牧地區之社會變遷,或由於戰亂、饑荒,人類學田野調查及相關著作較少,且主題已有轉變。前述遊牧田野研究最盛的1940—1970年代,正是人類學史上的功能結構學派(functional—tructuralism)與相關經濟人類學(economicanthropology)盛行的時代。這樣的背景也說明,為何這些民族志有類似的書寫結構——其章節包括地理環境、經濟生態與一年之生產活動、家庭結構與親屬關係、部落組織及其與外在世界之關係,等等。學者們認為,一社會人群的親屬關係、社會組織皆有其現實必要的功能,與對應的內在結構,與該人群基本之經濟生產與交換行為模式密切配合,並能助其與外在世界建立各種關係,以維繫人們的生計安全及其社會的穩定延續。他們也認為影響人類經濟生產與交換行為最巨的,便是其所依存的自然環境——人類的經濟與社會活動,基本上是對本地資源環境的一種專化適應(specialization)。1978年出版的一本有關遊牧社會的論文集,書名即為NomadicAlternative,充分表現了人類學家基於生態研究(ecologicalapproach)的旨趣,注意遊牧人群如何在不同環境中,選擇或發展出各種遊牧方式以適應當地特殊環境。這種專化適應常表現在人們飼養不同種類、數量的牲畜(畜產構成),有不同的季節移牧方式,兼營不同的副業(輔助性生計)而與外界或定居聚落髮展特定互動模式,以及為配合這些生產活動而有特定家庭與親屬關係、部落組織,等等。
圖書目錄
序
自序與謝詞
前言
研究文獻回顧
本書重要議題及章節
第一章 遊牧經濟與遊牧社會
自然環境
畜產種類及其動物性
畜產構成
遊牧與其移動模式
遊牧生產、分工與消費
輔助性生業:狩獵、採集、農作、貿易、掠奪
遊牧社會組織:家庭與牧團
遊牧社會組織:家族、氏族與部落
分枝性社會結構、領袖威權與外在世界
第二章 中國北方遊牧社會的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