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不管做什麼事情,哪怕再小、再不起眼、再不需要什麼技巧與能力,也要恆久地做到位、做紮實。很多學員反饋說聽了我《樂在工作》的課程後受益匪淺,說我是這方面的專家。其實,每天我都會花1個小時的時間反覆練習《樂在工作》的內容,並在一次又一次的正式講課過程中不斷地完善。這樣日積月累,我的教學經驗豐富了,演講水平提高了,自然就成為這一方面的專家了。做好一件事、一項工作很容易,難的是每天、每月都把要做的事情做好。一個人就是在追求日常工作的完美中成熟和進步的。簡單的事情重複做,你就是專家;成為專家就是日事日畢、日清日高的積累。這就是《贏在專注》這本書要告訴大家的。作者簡介
林偉賢,實踐家知識管理集團董事長,《培訓》雜誌國際中文版創辦人,華文《Business&You》、華文《Money&You》及《WinningforLife》三大國際課程的創辦人。林偉賢先生具有17個國際級頂尖訓練機構暨知名大師親自授證的華語專業講師資格,從1983年迄今,累計授課場次超過1800場,擁有極佳聲譽,已有效協助成千上萬的個人及企業邁向成功。代表作品:《商業系統》、《整合這門課》、《創意點亮生意》、《我愛錢更愛你》等。李尚隆,《樂在工作》、《問題就是機會》、《抱怨不如改變》等暢銷書作者,現任實踐家知識管理集團北京分公司總經理。實戰經理人-10年的職業經理人經歷,曾創造一年營業額增長1000%的培訓業界奇蹟!社會活動者一十餘年從事社團公益事業不問斷,創辦國內第一家民間公益圖書社“弘雅書屋”!夢想實踐家一從鐵匠到職業經理人,未來的夢想是成為文化慈善家,通過著書和演講捐建500個公益書社!
李尚隆老師擅長管理,作風嚴謹,以協助企業建立系統、規劃制度著稱。行銷策劃與創意構思奇巧、思路敏捷,具有超強的行動力和執行力,人稱管理培訓界的“小諸葛”。《管理模式總裁班》是其最擅長的課題。被其培訓過的學員都能很快將其所講內容運用到工作和生活中,並取得非常好的效果。李老師的行銷理念深受學員的喜愛和認可。
目錄
序一人人都能成為專家
序二
簡單的事情重複做,你就是專家
第一章專心——職場贏家,從心開始
1.專心,職場成功的捷徑
2.決心,引爆你的潛能
3.信心,只有相信才能成功
4.耐心,機會永遠屬於你
5.恆心,讓一切皆有可能
6.用心,把工作做到極致
第二章專注——職場贏家的特質
1.兩個以上的目標等於沒目標
2.切割你的目標
3.精力集中,效率倍增
4.“想要”還是“一定要”
5.時間花在哪裡,成就就在哪裡
6.一段時間內只做好一件事
第三章專長——職場贏家都有特長
1.價值≠使用價值
2.專精是一項技能
3.找到你生命中的“4尺”
4.讓長處更長
5.要做就做最好
6.馬上行動
第四章專業——職場贏家的力量
1.你夠專業嗎
2.敬業,讓你出類拔萃
3.選擇比努力更重要
4.找到你最適合的位置
5.和你的工作談戀愛
6.簡單的事情重複做
第五章專家——職場專家就是贏家
1.為什麼要成為專家
2.腳踏實地才能一鳴驚人
3.把小事做細,把細事做透
4.成為解決問題的專家
5.創意照亮人生
6.在拒絕誘惑中成長
第六章贏家——職場贏家的思維
1.不是得到,就是學到
2.全力以赴,還是全力應付
3.永不放棄,贏在轉彎處
4.“剩”者為王
5.從贏家到大贏家
6.贏家的最高境界是富中之富
後記重複的事情快樂地做,你就是贏家
前言
在職場中,並不是每個人都適合當老闆,也並不是每個人都可以做職業經理人,但人人都可以成為自己所在領域的專家。那么,什麼是專家呢?所謂專家,就是對某一事物精通或者有獨到的見解的人。生活中,各行各業的專家隨處可見。“平民校長”姚止平將一所普通農村中學打造成“江蘇人民最滿意的品牌學校”;北京捷運司機張曉雨當捷運司機32年,安全行車79萬公里,被譽為“全國捷運行業安全行車第一人”……職場競爭分外激烈,特別是全球遭遇特大金融危機,讓原本就充滿火藥味的職場競爭更加慘烈,此時,企業不僅需要一大批經營管理人才,更需要一大批技能水平高、實踐能力強、技術經驗豐富的專家。誰在自己所在領域成為專家,誰就擁有了競爭優勢;誰能牢固占據知識優勢、科技優勢和產業優勢,誰就能在激烈的競爭中贏得主動權。如今,在競爭日益激烈的職場中,我們看到很多同齡人跑得比自己快,許多人在某些領域已經取得了讓人羨慕的成就,成了專家。那么,如何才能成為專家呢?想必大家都聽過《賣油翁》的故事吧:
陳堯咨擅長射箭,當時世上沒有人能和他相比,他因此而常常自誇。有一次,他在自家的園圃里射箭,有個賣油的老翁放下挑著的擔子,站在一旁,不在意地斜著眼看他。當老翁看到陳堯咨射出的箭十支能中八九支時,就微微地點點頭讚許了一下。
陳堯咨看到這種情形,就問老翁:“你也會射箭嗎?我射箭的本領難道不精湛嗎?”老翁說:“沒有什麼特別的,只不過是手熟罷了。”陳堯咨聽後憤憤地說:“你怎么敢輕視我射箭的本領?”老翁說:“憑著我倒油的經驗就能明白這個道理。”於是,老翁取過一個葫蘆立在地上,用一個帶小孔的銅錢蓋在它的口上,慢慢地用杓子把油倒下,油從銅錢的孔中注進去,卻絲毫未沾到銅錢上。老人說:“我這點兒手藝也沒有什麼特別的奧秘,只是手熟罷了。”
賣油翁的話一語中的。無論從事哪種職業,無論在哪個崗位工作,只要乾一行愛一行、鑽一行精一行,就能成為那個領域內的專家,就能實現自我價值,得到社會的認可和人們的尊重。可見,專注才能成就事業,專注才能使你成為專家。那些表現優異的職場人士並非有多優秀,而是他們非常專注。因此,專家與其說是擁有極強專業技能的人,倒不如說是專注於某件事情的人。只有在自己所從事的領域中具有“專業”,水準,同時“專注”發展,才能成為當之無愧的行業專家,引領行業的蓬勃發展。
專注成就專家。要做到專注,需要做到以下幾點:
首先,不論從事什麼行業,都要有一個良好的心態。如果你從事的工作很重要,很體面,收入也高,你肯定會一心一意地做;但如果你的工作不那么重要,不那么稱心如意,這時候你就需要有一個平穩的心態,不好高騖遠,不眼高手低。要把自己看做是社會這台大機器上的一顆螺絲釘,和其他部件相比,只是分工不同而已,沒有高低貴賤之分。你這一顆螺絲擰不緊,整台機器就不能正常運轉。職場中人只有保持良好的心態,才能成為專家。
其次,要腳踏實地走好每一步。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有些人大事幹不了,小事又不願乾,在一些看起來不盡如人意的崗位上,總是抱怨連連、牢騷滿腹,甚至消極怠工。對大部分人而言,乾不好自己分內的事,就很難在社會上立足。要想被別人看得起,起碼要把自己的事做好。
再次,要不斷地充實自己。職場中人需要不斷更新自己的專業知識和技能,需要借鑑、吸收國內國際新出現的優秀理論,如果你沒有形成一種良好的學習習慣,就可能被時代所拋棄。
“讓專業的人做專業的事”,是我和尚隆最大的願望。只要我們找到並掌握自己的核心競爭力,通過長期不懈的努力建立自己的專長、專業,就可以成為某一領域的專家——這就是《贏在專注》一書要告訴大家的。只要您按著這本書上面建議的內容去做,我相信,您一定可以成為生活和事業中的真正贏家,享受快樂均衡的幸福人生。
精彩書摘
林偉賢老師認為,世間有四種人:一種是富中之富——經濟富足,心靈也富足;一種是貧中之富——經濟不富足,但心靈富足;一種是貧中之貧——經濟和心靈都很匱乏;一種是富中之貧——經濟充足,但心靈卻很空虛。一個人要想事業成功,心靈富足,成為富中之富,就應該從八個方面修煉自己:工作、理財、健康、人脈、家庭、休閒、心靈、學習。人生有這八項作為支撐,方為“富中之富”。其中心靈的鍛鍊就是一個重要的方面。奉獻自己的財物、時間、力量和愛心去幫助一個需要幫助的人,表面上是回饋、給予,然而他所得到的回饋卻是金錢所無法買到的——內心的充實和愉快,這便是心靈上的富足。一個人惟有在心靈上感到富足,才可以說是真正富足和快樂的人。如果心靈感到空虛苦悶,即使擁有巨額財富,住著豪華的別墅、開著進口的名車、吃著山珍海味、穿戴著名貴的華服鑽飾,也會覺得一切都索然無味、毫無意義,甚至會陷入無聊、孤獨和痛苦中無法自拔。這些人便是典型的“富中之貧”。世界上最可憐和最痛苦的人乃是“富中之貧”及“貧中之貧”的人。
卡耐基有一句名言:“在巨富中死去是一種恥辱。”在美國,人們並不景仰富人,而是景仰對社會有所回饋的富人。“在美國,你可以隨心所欲地聚斂財富,你可以擁有極多的財產。只有一個條件:你必須有所回饋,而且必須有人注意到你這樣做。而且你必須這樣做,否則你就永遠不會成為真正的大人物。”這是美國著名經濟時評人理察·蘭伯特在英國《泰晤士報》上曾經放出的高論。世界首富比爾·蓋茨熱衷慈善事業,在微軟公司之外,他與妻子梅林達一起創辦了比爾與梅林達·蓋茨基金會。基金會提供多種形式的贊助,致力於改善全球的醫療衛生及教育狀況。近些年來,比爾·蓋茨和妻子已經主動向世界健康組織捐款30億美元,幫助癌症和愛滋病患者擺脫困境。比爾·蓋茨還重申:“有生之年,我們打算將價值400多億美元的財富全部捐獻給社會。”世界金融巨頭索羅斯捐出去的慈善捐款已經超過13億美元,他甚至表示希望在死之前把所有的財富都捐出去。
與美國富豪熱衷於私人慈善事業相比較,中國富豪中也不乏慈善家。李嘉誠有兩個事業,一個是拚命賺錢的事業,名下企業業務遍布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