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蟄居日記》

《蜇居日記》是由鄭振鐸先生於一九四三年五月三十日所寫,後編入《鄭振鐸日記全編》。此作描述的是以作者買書為由,導致經濟蕭條,其實鄭振鋒是非常喜歡書的,這也說明了他對求知的欲望與對當時社會窘迫現狀的無奈,對無力挽回大局而憤慨,對經濟落後的普遍不安以及對當時政府的腐敗而痛恨。

基本信息

原文

……然此次購書,不同於前,以後繼無款,購之,便類挖肉補瘡也。嗜好所在,卻又不能不動購之之心,奈何,奈何?!最好是“不見可欲,使心不亂”。

日記大意

在這裡,鄭振鐸非常真實地分析了自己的心理:自己買書只進不出,導致的直接後果就是家中之書越積越多,而家庭經濟變得雜亂無章,錢則經常不夠用。真正能解決這兩個難題的就是“眼不見為淨”,亦即“不見可欲,使心不亂”——看不到自己想得到的東西,心情就自然不會產生波動。但實際上,他的一生愛書如命,所以常常是“一見可欲,心便亂了”。就買書這一點來說,鄭振鐸是個意志極為薄弱之人。在他的一生中,“可欲”與“心亂”這四個字,經常被提及。由引可見他常常因購書欠債、書滿為患,自己生氣鬱悶,有時也跟妻子吵架,這些,顯然均與買書引發的家庭衝突有關。

作者簡介

鄭振鐸鄭振鐸

鄭振鐸(1898—1958)現代作家文學評論家、文學史家、考古學家筆名西諦、CT、郭源新等。原籍福建長樂,生於浙江永嘉。1917年入北京鐵路管理學校學習,五四運動爆發後,曾作為學生代表參加社會活動,並和瞿秋白等人創辦《新社會》雜誌。1920年11月,與沈雁冰葉紹鈞等人發起成立文學研究會,並主編文學研究會機關刊物《文學周刊》,編輯出版《文學研究會叢書》。1923年1月,接替沈雁冰主編《小說月報》,倡導寫實主義“為人生”的文學,提出“血與淚”的文學主張。大革命失敗後,旅居巴黎。1929年回國。曾在生活書店主編《世界文庫》。抗戰爆發後,參與發起了“上海文化界救亡協會”,創辦《救亡日報》。和許廣平等人組織“復社”,出版了《魯迅全集》、《聯共黨史》、《列寧文選》等。抗戰勝利後,參與發起組織“中國民主促進會”,創辦《民主周刊》,鼓動全國人民為爭取民主、和平而鬥爭。1949年以後,歷任文物局局長、考古研究所所長、文學研究所所長、文化部副部長、中國民間研究會副主席等職。1958年10月18日,在率中國文化代表團出國訪問途中,因飛機失事殉難。主要著作有:短篇小說集《家庭的故事》、《桂公塘》,散文集《山中雜記》,專著《文學大綱》、《插圖本中國文學史》、中國通俗文學史》、《中國文學論集》、《俄國文學史略》等。有《鄭振鐸文集》。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