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詞
天!休使圓蟾照客眠。
人何在?
桂影自嬋娟。
作者
蔡伸(1088—1156)字伸道,號友古居士,莆田(今屬福建)人,蔡襄孫。政和五年(1115)進士。宣和年間,出知濰州北海縣、通判徐州。趙構以康王開大元帥幕府,伸間道謁軍門,留置幕府。南渡後,通判真州,除知滁州。秦檜當國,以趙鼎黨被罷,主管台州崇道觀。紹興九年(1139),起知徐州,改知德安府。後為浙東安撫司參謀官,提舉崇道觀。紹興二十六年卒,年六十九。《宋史翼》有傳。伸少有文名,擅書法,得祖襄筆意。工詞,與向子諲同官彭城漕屬,屢有酬贈。有《友古居士詞》一卷。
詞牌與格律
詞牌
《蒼梧謠》 ,詞牌名,又名《十六字令》 、《歸梧謠》、《歸字謠》。又名,因全詞僅十六字而得名。單調,十六字,三平韻。《填詞圖譜》(清賴以邠 著 查繼超 增輯)解:即《蒼梧謠》。按本調首作一字句斷,《詞綜》載張安國三首,蔡伸道一首可證也。格律
平〔韻〕。[仄]仄平平仄仄平〔韻〕。平[平]仄,[平]仄仄平平〔韻〕。譯文
天啊,不要讓這一輪圓月照得我這離家的人無法安眠。面對滿月,孤身一人,心中的那個她在哪兒呢?月宮裡,只有桂樹的影子斑斑駁駁,無人賞看。鑑賞
夜空中的一輪圓月,慣會助人哀傷快樂。你高興時,那明月便灑下皎潔的柔輝,為你助興、湊趣——“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亂”(李白《月下獨酌》 );你憂傷時,那月色也頓時變得冷幽幽的,照得人倍感淒涼,令人難耐,——“明月,明月,照得離人愁絕”(馮延巳詞)。《蒼悟謠》里的這位“離人”,叫明月照得失眠了,於是他苦惱極了,呼天而嘆:“天!休使圓蟾照客眠!”(圓蟾,即圓月;傳說月中有蟾蜍。)意思是說老天啊,不要再讓這圓月照得這我離家的人睡不著覺了!這位他鄉之客本來就滿懷離愁別緒;何況月下獨立,又怎能不思念“隔千里兮共明月”的那一位呢?
再說,如水月光,也容易使人毫無睡意,“明月皎皎照我床”,“牽牛織女遙相望”(曹不《燕歌行》),這怎么能睡得著呢?而那月光,又偏愛照失眠人,這真是:“明月不諳離恨苦,斜光到曉穿朱戶!”(晏殊《蝶戀花》 )月圓之夜,本是親人團聚之時。可是詞人現在呢?卻是月圓人未圓。難怪這位離人終於壓抑不住,不得由仰天長嘆了。可見,這句“天!休使圓蟾照客眠”。是經過一番千迴百折的苦惱之後發出的百般無奈的嘆息之詞!
月光如練,然而人隔千里,這邊是他鄉仰望,那邊是閨中獨看。這位痴情人不禁異想天開了:月亮啊,據說你是一面寶鏡,你能照出她的芳姿倩影嗎?“人何在?桂影自嬋娟!”他凝視著那輪明月,那嫦娥般美麗的身影在何處呢?只有桂影疏密有致,空自盤旋罷了。
此時此地,他可能情不自禁地想起他倆月下攜手漫步的美好時光。然而現在呢?人卻遠隔千里,這多么令人愁悵啊!
這首小詞通過對圓月觀感,抒發出沉摯的思念之情。寥寥十六個字,然而曲折有致。這種“含不盡之意見於言外”(梅堯臣語)的高妙描寫手法,真可謂“以少勝多”了。
漢樂府里有《上邪》一曲,意思就是“天哪!”這首小詞也採用這種詠嘆手法,且全用口語述之,富有民謠色彩。這首小詞在婉約詞中,顯得十分清新別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