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諸弟及李少府訪廣教文鑒師》

少府:官名,始於戰國。 。 陶潛,陶淵明。

基本信息

【作品名稱】與諸弟及李少府訪廣教文鑒師 

【創作年代】北宋

【作者姓名】梅堯臣 

【文學體裁】五言律詩

作品原文

與諸弟及李少府訪廣教文鑒師①

山僧邀我輩,置酒比陶潛。②

紫蕨老堪食,青梅酸不嫌。③

野峰時入虛,岩鳥或窺檐。④

薄暮未能去,前溪月似鐮。

作品注釋

①諸弟:梅堯臣有幾個弟弟,其大弟叫良臣。少府:官名,始於戰國。秦漢相沿,為九卿之一。掌山海地澤收入和皇室手工業製造,為皇帝的私府。西漢時諸侯王也設有少府,郡守亦設有少府。東漢仍為九卿之一,掌宮中御衣、寶貨、珍膳等。魏晉以後沿置,北朝有太府而無少府。隋置少府監、領尚方、織染等署。元始廢,明初雖一度復設,旋仍歸併工部,事實上前代少府之職皆由宦官主管之機構所掌握。清代劃歸內務府,故一般以少府為內務府大臣之別稱。又唐代因縣令稱明府,縣尉為縣令之佐,也稱為少府。後世亦沿設。少府一般設有:監一人,從三品;少監二人,從四品下。掌百工技巧之政。廣教:廣教寺,中國古代佛教建築,在安徽省宣州市北敬亭山南麓。848年(唐大中二年),裴休知宣州,迎斷際禪師來宣,駐錫城內開元寺,第二年,創建廣教寺。據1682年(清康熙二十一年)《宣城縣誌》卷二記載:“廣教寺規模宏大,有廟宇千間,僧人數百。佛殿前有千佛閣、慈代寶閣,寺後有金雞井,寺內有法堂日雨華。方丈為寶華;住室笑華,園照;軒稱松月,雪屋:亭有數座曰:懷李亭、碧蓮梵花亭、律海亭、遲賢亭、江東亭、福地亭等。還有藏經閣、觀音閣。宋太宗賜御書百二十卷,元帝賜廣教寺住持榮佑崖法師金袈裟。”可見宣城廣教寺在中國歷代佛教寺院中的顯赫地位。據清嘉慶《寧國府志》載:廣教寺建於849年(唐宣宗大中三年),歷代曾重修,今已圮。僅存二塔。據塔身碑記,兩塔建於1096年(北宋紹聖三年),或在此以前。文鑒師:法師名。是廣教寺繼清越、元孚之後的文宗詩家,其前後還有惟真、模上人、真上人、堅師、半山等高僧賢達,與梅堯臣交遊密切,酬唱往來,佳作紛呈。

②陶潛:陶淵明(約365年—427年),字元亮,號五柳先生,諡號靖節先生,入劉宋後改名潛。東晉末期南朝宋初期詩人、文學家、辭賦家、散文家。東晉潯陽柴桑(今江西省九江市)人。曾做過幾年小官,後辭官回家,從此隱居,田園生活是陶淵明詩的主要題材,相關作品有《飲酒》《歸園田居》《桃花源記》《五柳先生傳》《歸去來兮辭》《桃花源詩》等。③紫蕨:又稱蕨菜,葉似老蕨,根如紫草。生山間,人作茹食之。

④虛:空際,天空。引申為凌空。宋·蘇軾前赤壁賦》:“浩浩乎如馮虛御風,而不知其所止。”

作品賞析

梅堯臣熱愛自己的家鄉,喜歡這裡的人文。1055年(北宋至和二年)5月,梅堯臣時年五十四歲,他返回故里在宣城丁憂母居喪。在服喪期間,他跑遍了宣城的山山水水,結師交友,對家鄉的風物名勝無不詠及,留下不少著名的詩作。其中有《與正仲屯田游廣教寺》、《晚坐北軒望昭亭山》、《至廣教因尋古石盎寺》等,這首五律《與諸弟及李少府訪廣教文鑒師》也是這時候寫的。

首聯“山僧邀我輩,置酒比陶潛”,寫廣教寺文鑒師邀自已﹑諸弟及李少府到寺內遊玩,主人設酒招待。廣教寺清越大師在寺四十餘年,弘揚佛法,吟詩著文,始振廣教寺之名。後輩詩僧齊己,真上人、文鑒、堅師、半山等繼清越之後,仍與當時文宗詩家、高僧賢達交遊密切,酬唱往來。梅堯臣與真上人﹑文鑒師也有交往,與文鑒師不只一次,他還寫了《依韻和達觀文鑒雨中見懷》﹑《奉和寄宣州廣教文鑒師》﹑《寄文鑒大士》等詩,交往甚密。客人來了後,主人設酒寬待。“比陶潛”,陶潛,陶淵明。陶淵明辭官歸故里後,成天採菊、觀景、吟詩、作畫,過著青苦而自由自在的生活。比陶潛,比作陶潛。

頷聯“紫蕨老堪食,青梅酸不嫌”,寫下酒的菜雖然“老”與“酸”,人們吃得津津味,並不嫌棄。敬亭山產蕨菜,自然是寺廟中的素食佳肴。蕨菜即使老了,還可以吃;青梅縱然不成熟,帶酸味,人們也不嫌棄。俗話說:人情似好,吃水也甜。人與人之間能真誠相處,推心置腹交談,比吃什麼山珍海味都好。陶淵明回故里後與鄰人﹑朋友的相處亦是如此。梅堯臣這樣寫,既不超越現實,也不是汲汲富貴,顯出他品格的坦誠、真摯。

頸聯“野峰時入虛,岩鳥或窺檐”,寫山中的自然美景。長滿野林的山峰插入天際,從岩石上飛下來的鳥會飛到屋檐低下時來窺探。廣教寺在敬亭山南麓,敬亭山大小山峰60座,東西綿亘百餘里,主峰名一峰,海拔317米。南齊詩人謝朓游敬亭山》詩有“茲山亘百里,合杳與雲齊,隱淪既已托,靈異居然棲”的描繪。廣教寺規模宏大,有廟宇千間,佛殿前有千佛閣、慈代寶閣,寺後有金雞井,寺內有法堂日雨華。方丈為寶華;住室笑華,園照;軒稱松月,雪屋:亭有數座曰:懷李亭、碧蓮梵花亭、律海亭、遲賢亭、江東亭、福地亭等。還有藏經閣、觀音閣。自然會有鳥兒時來屋檐下窺探,嬉耍。歐陽修說:梅堯臣寫詩“必能狀難寫之景,如在目前,含不盡之意,見於言外,然後為至。”這些野景的描繪,表明梅堯臣追求自由空的理想。

尾聯“薄暮未能去,前溪月似鐮”,寫這次喝酒喝了一整天。他們喝酒、觀景、談詩、論道,快到天到黑還未能散去。這時月亮上來了,它的影兒在前面的溪水中倒影成一把彎彎的鐮刀。文鑒法師學習刻苦,“讀書夜寂冷無火,卷卷逐成搖膝吟”。(梅堯臣《寄文鑒大士》)法理深湛,同時能吟詩著文,當世文人才俊多有交往,與之交談,無有不及。因此喝酒、觀景、論道,一天下來,忘了時辰了。寫喝酒的時間長,話多,感情之深厚。談活無拘無束,自由自在。

陶淵明的“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飲酒》)與“野峰時入虛,岩鳥或窺檐”,“種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歸園田居》二)與“紫蕨老堪食,青梅酸不嫌”,何等仍爾相似。這些都表現的是一種清苦、自由的生活和淡泊、高雅的情致。梅堯臣出身農家,屢試不第,仕途上不得志,這對他詩歌的創作有著重要的影響。梅堯臣與歐陽修,“西崑體”代表錢惟演有交往。梅堯臣所處之時,錯彩鏤金,靡麗浮華。梅堯臣的詩歌“風雅之氣脈復續”,創清新平淡之氣。這首詩多用白描之手法,寫景如畫,敘事如練,正是這種方法的體現。他的詩有力給予“西崑體”以衝擊,在宋詩史詩歌創作上有“導夫先路”之功績。

作者簡介

梅堯臣:(1002~1060)字聖俞,世稱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現實主義詩人。宣州宣城(屬安徽)人。宣城古稱宛陵,世稱宛陵先生。初試不第,以蔭補河南主簿。50歲後,於1051年(皇祐三年)始得宋仁宗召試,賜同進士出身,為太常博士。以歐陽修薦,為國子監直講,累遷尚書都官員外郎,故世稱“梅直講”、“梅都官”。曾參與編撰《新唐書》,並為《孫子兵法》作注,所注為孫子十家著(或十一家著)之一。有《宛陵先生集》60卷,有《四部叢刊》影明刊本等。詞存二首。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