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詞條屬於削歧義詞條,將介紹兩部《笛聲何處》:一部是以崑曲為題材拍攝的中國大陸電影《笛聲何處》,另一部是中國著名文學作家余秋雨的作品《笛聲何處》。
電影概述
影名:《笛聲何處》譯名:A Promise
年代:2007年
產地:中國內地
類型:愛情
導演:崔軼
主演:謝君豪 殷碩
上映時間:2007年12月20日
發行公司: 蘇州廣電總台社會經濟頻道
劇情簡介
《笛聲何處》——看孤獨遊客如何面對小鎮真情。
影片講述了香港編劇歐陽為了10年前的台灣初戀女友的一個約定,如期來到他們共同所鍾情的江南古鎮—千燈。古鎮的風俗、水鄉的景色,古樸的庭院、精緻的戲台……讓他有種遊園驚夢的感覺,而移步換景的風光背後,卻是一個個痴情的故事。苦等女友未到,卻等到了從法國寄來的一隻竹笛。在等待的日子裡,他與古鎮少女小荷行舟水巷、飲酒荷塘、醉唱戲台、暢談月夜,以至漸生情愫。移步換景的優美風光,撫愛流水的古典小橋,情意綿綿的意中之人.....是去?是留?十年之約還是七日情緣:浪漫旅途中的小鎮艷遇,美得讓人心馳神往。影片以蘇州傳統崑曲作為背景,融入了海峽兩岸血肉交融的親情與愛情。旅館里聰慧的小荷和神秘的阿婆給了歐陽新的靈感。一個沒有署名的包裹寄來一支竹笛,激起歐陽萬千思緒。古鎮上的老人說,莫要去看那扮相,莫要去聽那幽曲,那是聲出如絲,裂石穿雲,串度抑揚,心血為枯。怕是被勾了魂去,一生都陷在思念之中……笛聲響起,早有約定的女友能否如期到來?更讓歐陽充滿期待……
創作背景
《笛聲何處》崑曲的意境和故事
為紀念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崑曲誕生600周年,一部以崑曲為題材的電影《笛聲何處》今起將在蘇州市的匯泉、永樂、中國、大光明以及新當代等影院上映。影片以蘇州傳統文化為背景,具有鮮明的地方特色。該片的男主角則是近年轉戰內地發展的香港影星、金馬影帝謝君豪。
影片講述了香港編劇歐陽為了10年前台灣初戀女友的一個約定,獨自來到江南古鎮千燈,古鎮的風俗、水鄉的景色讓他有種遊園驚夢的感覺,而移步換景的風光背後,卻是一個痴情的故事。影片以蘇州傳統崑曲作為背景,更融入了海峽兩岸血肉交融的親情與愛情。
蘇州水鄉千燈鎮正是中國崑曲的發源地,選擇此拍攝地首度將崑曲搬上銀幕,藉助影像推介崑曲之美,恰是該片的主旨。據悉,今年在蘇州舉辦的金雞百花電影節上,該片作為金雞獎新片單元開幕電影亮相觀摩暨導演交流會,反響熱烈。金雞百花形象大使劉嘉玲更是讚譽該片拍攝出了蘇州的溫婉神韻。
幕後花絮
故事是以崑曲作為背景,並融入海峽兩岸血濃於水的親情與愛情。這部電影把崑曲的意境之美、扮相之美、唱腔之美,通過影像用一段感人動情的故事串連起來,展現給全世界,它的影響力不可估量。著名作家余秋雨也對崑曲與電影進行結合表示讚賞,並欣然為電影《笛聲何處》題詞。作為第十七屆金雞獎百花電影節的開幕影片該片邀請香港電影明星、金馬影帝謝君豪和中國戲曲學院女孩殷碩擔綱主演。由北京韓露影視公司投資,聯合蘇州廣電總台、千燈鎮人民政府共同拍攝。
在崑曲誕生600周年之際,《笛聲何處》把崑曲搬上了銀幕,用電影這種新文化載體更好地向全世界傳揚了崑曲之美,著名學者余秋雨先生欣然為該片題寫片名。
備受關注的電影《南海十三郎》中演繹戲痴的金馬影帝謝君豪推掉眾多片約出演男主角歐陽,中國戲曲學院大一學生殷碩出任女主角小荷。
發布會上,謝君豪由於在香港演出舞台劇不能趕來,通過一段VCR君豪深有感觸的表示:我非常喜歡這個故事,片中的歐陽與我有著相似的經歷,世間的真善美,笛聲處處,只不過低調地隱藏於尋常陌巷;只要用心,生活中處處能尋找到良辰美景,賞心樂事。我看過粗剪版的影片,我很高興參加了《笛聲何處》的拍攝。
殷碩說,我的指導——石老師年輕的時候是飾演杜麗娘的崑曲名旦,老師一直耐心輔導我練習。崑曲的意境之美、扮相之美、唱腔之美是我所嚮往的。作為北京女孩的我劇中飾演喜歡唱曲的江南女孩小荷。
製片人韓軼說:《笛聲何處》通過影像把一段感人動情的故事串連起來,同時把崑曲展現給全世界,這種傳播不需要舞台、不限時間、不限場所,它的影響力是不可估量的。生於蘇州的導演崔軼說:這次金雞獎在蘇州舉行,我們又有機會為蘇州拍一部蘇州人自己的電影,用蘇州的“土特產”去參加金雞湖邊的金雞獎,我認為非常有意義,也非常榮幸。
上海戲劇學院副院長、上海電影節評審張仲年說:蘇州人很美,蘇州景也很美,蘇州出去的電影人也很多,不過細說起來,蘇州已經有二十多年沒有屬於自己的電影了,《笛聲何處》它把蘇州最令人嚮往的東西全部集中了起來,尤其是片子當中崑曲元素的運用,這是蘇州在世界上獨一無二的東西。
《小城之春》,是蘇州籍導演費穆生命中的最後一部作品,作為經典在中國電影史上成了一座很難超越的高峰。半個世紀以後,導演田壯壯和李少紅一起來到蘇州東山陸巷時,兩人突然心跳不已。於是,田壯壯決定在此重拍經典《小城之春》,而李少紅則留下了《橘子紅了》。
電影中的蘇州一直作為純正的“鄉土中國”背景出現的。無論是陳凱歌的《風月》,還是張藝謀的《搖啊搖,搖到外婆橋》都把鏡頭對準了蘇州的小橋流水、小巷悠長、木船碼頭……
據悉,已經有多名國際電影節選片人看好《笛聲何處》,金雞節後電影將有作為優秀華語影片角逐國際電影節。
主演簡介
姓名:謝君豪性別:男
生日:1963年 3月23日
地區:港台
星座:牡羊座
身高:173cm
職業:演員
電影作品:《我和春天有個約會》、《人間有情》、《南海十三郎》、《最後判決》、《杭州王爺》、《追兇十二年》、《千言萬語》。
電視作品:《書劍恩仇錄》、《我和疆屍有個約會2》、《你想的愛》、《武狀元蘇燦》
舞台劇作: 《三姊妹》《紅房間、白房間、黑房間》《非關男女》《李爾王》 《造謠學堂》 《我和春天有個約會》《南海十三郎》《上海之夜》《窈窕淑女》《人間有情》 《梁祝》《劍雪浮生》及《螳螂捕蟬》等。
劇本創作:《嗅罌中的嗅草》 導演:《人間有情》 副導演:《煙雨紅船》
主題歌曲
卡其社的《遊園驚夢》(出自首張專輯《日光傾城》),崑曲電影《笛聲何處》的片尾主題曲,
歌詞如下
我可愛的中國文化.我不要滿大街的Hip-Hop.
歌詞 原來是奼紫嫣紅 氤氳朦朧 如沐春風
分明是良辰美景
在我口中 一說成空
賞心樂事誰家院
朝飛暮卷 煙波畫船
滿園春色關不住
冥冥之中 卻隨去路中
剪不斷,理還亂,悶無端。宿妝殘
似這般 都付 奈何天
影片評論
由北京韓露影視公司出品的今年金雞電影節開幕影片《笛聲何處》,2007年12月20日在北京時代華夏院線放電影院舉行隆重的首映式。片中金馬影帝謝君豪的表演真摯感人、爐火純青。迸發的真情直逼人心靈深處,透射出一個殺傷力極強的中年男子身上說不清的吸引力。其中五分鐘的特寫長鏡頭及台詞:你想我嗎?我想你了!直攝心扉,催人淚下!女主角小荷也被19歲的中國戲曲學院二年級學生殷碩演繹得鮮活靈動,活脫脫一個江南水鄉的嬌艷女孩,讓觀眾覺得,面對這么一片水鄉小鎮,面對這么一個絕色少女,誰都不願意離開。
導演崔軼今年29歲,畢業於北京電影學院導演系學士,上海戲劇學院碩士。是新一代的年輕導演,這部處女作以其唯美的電影風格得到專家們的一致好評。
被稱為中國最年輕電影製片人的韓軼擔任《笛聲何處》的製片人,今年26歲,武漢大學攝影系和北京電影學院導演系雙學位。已經獨立擔當五部故事片製片人。在業界開啟“製片人—中國新電影的發動機”的倡導時,已經開展了製片人如何結合藝術創造和商業運作的實踐。
《笛聲何處》是一部創意入時、定位精準的商業電影。影片以現代男女愛情觀為主導,故事和視聽都出新出奇。日本、香港的著作權即將出售。影片將角逐明年各大國際電影節。
精彩劇照
相關信息
作為金雞百花電影節主體活動之一的國產新片推介活動拉開帷幕。取材於蘇州的故事片《笛聲何處》為推介活動揭幕。蘇州水鄉千燈鎮是中國崑曲的發源地,當地的崑曲文化底蘊深厚。電影《笛聲何處》以蘇州傳統文化為背景,具有鮮明的地方特色。影片描寫了一位台灣戲劇導演為了十年前與初戀情人的約定,從台灣來到千燈,遇到了旅館里的祖孫倆,發生了一段離奇感人的故事。這部由北京韓露影視科技文化有限公司出品,並與蘇州廣電總台、崑山市千燈鎮政府聯合攝製的影片,唯美地展現了中國特色、蘇州風情和中國戲曲精粹——崑曲的韻味。香港著名演員、金馬影帝謝君豪在片中有出色表演。
余秋雨作品
余秋雨教授的最新作品。此書出人意料的關注視角,注定要使三個關鍵字成為今年文化輿論關注的新焦點:世界文化遺產、崑曲、余秋雨。被稱作“百戲之祖”“中國戲曲活化石”的崑曲,有著600多年的歷史,曾風靡中國200多年。2001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設立“人類口述和非物質遺產代表作”,世界上共有19個文化活動和口述文化表現形式被首批授予。崑曲藝術,則為中國第一個“人類口述和非物質遺產代表作”。
創作背景
置身於萬里之外的余秋雨,突然得知崑曲被聯合國評為世界文化遺產的訊息之後,“荒涼的心境間立刻增添了一份滋潤”的同時,多年麻木的一根神經也隨之被激活。畢竟在12年前,自己曾經以一個崑曲研究者的身份出訪過台灣。其間除了進行正常的學術演講之外,還就有關崑曲之美的問題與台灣著名作家白先勇作過長篇對話。遺憾的是,自己並沒有因此而進一步攀援崑曲藝術的“山脈”,倒是白先勇卻常年往來於美國、台灣和蘇州之間,不斷把崑曲藝術隆重地推向海內外,為崑曲最終成為“世界文化遺產”起了不可忽視的作用……作為一個以敏銳著稱的文化學者,余秋雨理應為自己的“最早啟程”,但又“最後遲到”的事實而慚愧。好在余秋雨已經意識到了這一點,並在心情重歸平靜之後,翻閱了以前從事崑曲研究時留下的諸多文字,把12年前在台灣的演講和有關篇什整理成冊,這樣既能了卻一段前緣,也可求得內心的一點安寧。
如果沒有餘秋雨的《笛聲何處》,我相信許多讀者只能從媒體中了解到如下一些零碎信息:被稱作“百戲之祖”、“中國戲曲活化石”的崑曲,有著600多年的歷史,曾風靡中國200多年。2001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設立“人類口述和非物質遺產代表做”,世界上共有19個文化活動和口述文化表現形式被首批授予。崑曲藝術,則是中國第一個“人類口述和非物質遺產代表作”。
就閱讀感覺而言,《笛聲何處》對於崑曲藝術的分析與解讀,更多地是站在戲劇學的角度而非社會學的角度。這就與文藝教科書的有關章節和某些學術著作的相關內容保持了應有的距離,從而更容易清除與崑曲藝術無關的“雜質”,使崑曲藝術的文化內涵得以“明晰”。僅從這一點來說,余秋雨寫作《笛聲何處》,不能說沒有實際意義。而余秋雨在寫作中也一直持有這樣的觀點:“崑曲不應該僅僅作為一種前輩的遺產而被尊重和保留,也不應該僅僅因為蘊藉雅致的古典美而被欣賞和介紹,它本是中國傳統戲劇學的最高范型。”此外,對於崑曲藝術的命運,余秋雨也有著這樣清醒的認識:“崑曲無可挽回地衰落了,這是不必惋嘆的歷史必然,人們也不必憑著某種使命感和激動去做振興的美夢。它曾經有過的輝煌無法阻止它的衰落,而它的衰落也無法否定它的輝煌。一切輝煌都會有神秘的遺傳,而遺傳的長度和廣度卻會倒過來洗刷掉輝煌時代所不可避免地迸發出來的偶然性因素,驗證造成輝煌的質樸本原,中國人審美定勢的本原。”
余秋雨的新作《笛聲何處》,也許是地道的“老酒入新瓶”。不過我相信,只要是“酒”,就不怕與“老”字結緣。
創作自序
中國歷史充斥著金戈鐵馬,但細細聽去,也迴蕩著胡笳長笛。
只是,後一種聲音太柔太輕,常常被人們遺忘。
遺忘了,歷史就變得獰厲、粗糙。
這本書要捕捉的,就是曾經讓中國人痴迷了兩百年之久的崑曲的笛聲。
>>更詳細自序閱讀
閱讀連結
余秋雨了卻12年前一段緣 >>余秋雨《笛聲何處》(精選)
相關詞條
《小魚兒與花無缺》
《注定愛你》
《追》
《新進職員》
《築夢2008》
《火焰駒》
《荀慧生》
《梅蘭芳》
《楊三姐告狀》
《粉墨王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