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名稱】穿紅背心的少年
【類別】油畫、名畫
【年代】1895年
【作者】塞尚
【規格】95.5×64厘米
【屬地】蘇黎世,比爾勒收藏
作品簡介
塞尚曾以一位名叫羅薩·德·米開朗基羅的義大利少年為模特兒,畫了四幅角度不同的油畫肖像。而這幅取四分之三側面角度的肖像,是其中最成功和最著名的一幅。在這幅畫中,人物的頭部倚靠在彎曲的左臂,右臂則隨意地垂放在腿上。這種姿勢與德國畫家丟勒的著名版畫《憂鬱》中的人物姿勢頗為相似。也許,這種姿勢本身便帶著某種傷感意味。這一姿勢在塞尚後來其它一些肖像畫中也曾有出現,如:《吸菸的男子》、《坐在頭蓋骨旁的男孩》、《義大利女孩》等。
作品欣賞
在《穿紅背心的少年》中,男孩的形象占滿整個畫面,他那呈弓形的身軀是整個構圖中主要的構成要素。這一形象被牢牢地限定在一個緊密的空間結構中——左側被窗簾的斜線限定;上端被後部牆上的水平線框住;而右側則被那三角形的深顏色所限制。弧形的手臂與弧形的身體彼此協調。全畫形、色、點、線等因素,均按一定的理性秩序一起組構。為求得畫面結構的妥貼與和諧,畫家有意改變客觀形象的外形及比例。他特別拉長了畫中少年的左臂,從而使那延長下垂的冷色袖子,在畫中成為一瀉而下、有著足夠份量的白色塊,與上部大面積的白色及冷色取得均衡。畫中那些不同形狀與顏色的色塊的安排,皆獨具匠心。就連少年發問和額頭那閃光的白色與留空,也決非隨意或偶然之筆;少年左肘下那塊方形白紙,在畫中則更是舉足輕重,假如我們將它遮擋,整幅畫便失卻了平衡,失去了光彩。
色彩運用
在色彩上,塞尚沒有強調冷色調和暖色調的和諧及作用,而是利用了“色彩圓周圖”的關係。色彩圓周圖包括了黃、橙、紅、紫、藍和綠等色調,塞尚讓背心的鮮紅色與背部淺灰色很諧調地相配合在一起,而袖子的白色和褲子的紫色則把紅色明顯的襯託了出來。
最後,塞尚在座墊的綠藍色之上畫了一張方形的白紙。如果用手遮住這張紙,就會發現,如果沒有這張紙,整個畫就失去了光彩,失去了平衡,不難了解到這一細節具有多么重要的意義了。
作者介紹
簡介
保羅•塞尚(PaulCezanne,1839—1906),後印象主義的代表畫家,出生於法國南部城市埃克斯—普羅旺斯。其父是一位富有的銀行家,曾一心想把兒子培養成律師。然而塞尚卻對法律不感興趣,而特別醉心於繪畫。1862年,23歲的塞尚終於衝破家庭阻撓,來到巴黎專攻繪畫。他經好友左拉介紹,結識馬奈、畢沙羅等印象主義畫家,並多次參加印象主義畫展。後來,他由於不滿於印象主義的藝術追求,而與印象主義者分道揚鏢,從此專心於自己的藝術探索,並在繪畫上取得巨大成就,成為西方現代美術史上一位卓越的、劃時代的畫家。
繪畫特色
塞尚的畫具有鮮明的特色。他強調繪畫的純粹性,重視繪畫的形式構成。通過繪畫,他要在自然表象之下發掘某種簡單的形式,同時將眼見的散亂視象構成秩序化的圖象。為此,他進行了一系列藝術探索。首先,他強調畫中物象的明晰性與堅實感。他認為,倘若畫中物象模糊不清,那么便無法尋求畫面的構成意味。因此,他反對印象主義那種忽視素描、把物象弄得朦朧不清的繪畫語言。他立志要“將印象主義變得象博物館中的藝術那樣堅固而恆久”。於是,他極力追求一種能塑造出鮮明、結實的形體的繪畫語言。
他作畫常以黑色的線勾畫物體的輪廊,甚至要將空氣、河水、雲霧等,都勾畫出輪廓來。在他的畫中,無論是近景還是遠景的物象,在清晰度上都被拉到同一個平面上來。這樣處理,既與傳統表現手法拉開距離,又為畫面構成留下表現的餘地。其次,他在創作中排除繁瑣的細節描繪,而著力於對物象的簡化、概括的處理。他曾說:“要用圓柱體、圓錐體和球體來表現自然。”他的作品中,景物描繪都很簡約,而且富於幾何意味。有人認為,這是由於他不擅長於精細描繪而採取的做法。然而,即使這種說法是事實,也說明他具有揚長避短的本領,從而在形式構成方面發揮出創造才能。其三,為了畫面形式結構,他不惜犧牲客觀的真實。他最早擺脫了千百年來西方藝術傳統的再現法則對畫家的限制。在塞尚畫中,經常出現對客觀造型的有意歪曲,如透視不準、人物變形等。他無意於再現自然。而他對自然物象的描繪,根本上是為了創造一種形與色構成的韻律。他曾說:“畫家作畫,至於它是一隻蘋果還是一張臉孔,對於畫家那是一種憑藉,為的是一場線與色的演出,別無其他的。”
作品被盜
2008年2月10日,此畫與梵谷(VincentvanGogh)、莫奈和德加(EdgarDegas)的幾幅名畫一同被盜。此後梵谷和莫奈的畫被追回,但最值錢的德加和塞尚的畫仍不知去向。
世界傳世名畫
那些傳世名畫,帶給我們震撼。讓我們一起來掀開那未知的面紗,去了解他們,去欣賞它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