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油大戰》

《石油大戰》

《石油大戰》是以“9·11”事件後,世界經濟滑坡趨勢加劇,國際市場對原油的需求進一步下降,國際原油價格在2001年最後兩個月內下挫了30%,為題材創建的手機遊戲。

基本信息

《石油大戰》《石油大戰》
無論歐佩克通過怎樣的方式調整產量以調控油價,美國對伊拉克的戰爭威脅仍然是今後一段時期內籠罩在油市上空的最大陰雲。

戰爭威脅攪亂國際原油市場

“9·11”事件後,世界經濟滑坡趨勢加劇,國際市場對原油的需求進一步下降,國際原油價格在2001年最後兩個月內下挫了30%。2002年以來,國際市場原油價格在持續一段低迷狀態後,上半年重又以較大漲幅回升,10月份達到頂峰,歐佩克原油平均價格一度曾連續11個交易日突破每桶28美元的關口。10月末,原油價格在暴漲之後又突然下挫。11月下旬,歐佩克平均油價跌到每桶24美元以下,但12月持續上揚。新年以來油價繼續攀升,1月16日紐約市場油價達到每桶33.66美元,創兩年多來的新高。如此大幅的油價波動,並非由於原油供求關係急劇變化,而是因為美國對伊步步緊逼的戰爭威脅。
美國政府多次聲稱,將不惜採取一切手段推翻薩達姆。同時,美國不斷在海灣地區集結兵力,擺出要和伊拉克大幹一場的架勢。儘管國際社會不斷努力斡旋,以免事態進一步升級,但美國對伊動武的口袋仍在收緊,戰爭可能一觸即發。
圖:1月15日,幾名美國士兵在科威特北部沙漠進行軍事訓練。駐科威特美軍陸軍指揮部宣布,從即日起開始在駐科美軍官兵中接種天花疫苗,以應對在對伊拉克實施軍事打擊時美軍可能遭受的生化武器襲擊。

1月16日紐約市場油價再創兩年多來新高

美國對伊拉克的戰爭陰影引發油市風雲
國際油價:2003全年不會暴漲暴跌
一種悲觀的估計 認為,美伊戰爭一旦打響,油價可能會迅速大幅上升到每桶35~40美元,如果薩達姆像他所宣稱的那樣實行“焦土”政策——點燃油井和大規模破壞石油設施的話,油價甚至可能上升至每桶60~70美元。
一般的預測 認為,如果美國能順利“倒薩”,2003年下半年油價將由升轉跌,全年平均價格水平將和2002年相近,保持在高位。因為美國很可能在伊拉克建立類似於阿富汗的政權,幫助重建伊拉克。
國家計委能源研究所副所長韓文科 認為,這次可能發生的美伊戰爭對世界油價的影響不會像海灣戰爭時持續那么長,原油價格不會達到海灣戰爭時每桶41美元的高位。下半年油價預計將在每桶20~25美元的區間內。
中石油技術經濟研究中心高級經濟師田大地 也認為,由於“戰爭溢價”已經持續了一段時間,戰爭打響之後,油價大幅上升的可能性不大。他預計2003年布倫特油價將為每桶24~25美元,與2002年的水平差不多。
圖:1月12日晚,石油輸出國組織(歐佩克)主席阿蒂亞在維也納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回答記者提問。當日,原油增產特別會議作出決定,從2月起將不包括伊拉克在內的歐佩克國家原油日產量增加150萬桶,以控制目前國際石油價格的漲勢。

美國調整石油儲備與進口政策

醉翁之意不在酒 小泉訪俄意在“油”
國內油價:將基本平穩
由於國內成品油基準價已與國際主要石油市場價格聯動,石油價格的波動將直接影響從石油進口商到普通老百姓的利益。
國家計委能源研究所副所長韓文科認為,油價保持高位將對一些壟斷性比較強的行業造成較大影響,主要是石油石化和民航業。與老百姓息息相關的公交、計程車等行業受影響比較小。
中石油技術經濟研究中心高級經濟師田大地認為,國內的有車族大可不必擔心。他認為,雖然國內油價已與國際接軌,但指導價格由國家計委制定,中石化和中石油可於公布指導價上下8%範圍內厘定零售價。雖然目前油價已接近變動幅度的上限,但什麼時候調,調多少還將由國家計委綜合各行業的情況來確定。
專家表示,從長遠看,國際油價持續上漲,會使國內經濟活動的成本增加,誘發通貨膨脹的因素增大,從而制約國內經濟發展。
2002年中國原油進口同比上漲15.2%

我國如何應對油價波動

中國航空油料集團公司副總經理陳久霖認為,近期內我國可採取“全年均價”的方法調節和弱化油價上漲帶來的影響,多渠道消化油價上漲帶來的市場價格壓力,保護消費者利益,維護社會穩定。
此外,我國政府宜對與石油相關的企業給予適當的稅收優惠,部分抵消油價上漲因素;暫時減少石油提煉和進口,避免市場高價位帶來的損失。

背景資料:舉世矚目的油價走勢

自石油取代煤炭成為主要能源以來,石油一直是世界經濟特別是工業已開發國家經濟的發動機,迄今工業已開發國家仍消費世界石油產量的75%。據沙烏地阿拉伯《生活報》介紹,1860年首次為石油定價約為9美元一桶,而後持續走低,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時油價降到2美元一桶,到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時降到1.8美元一桶。廉價的、源源不斷的石油供應,成為工業已開發國家經濟發展和居民生活改善的強大動力和不可短缺的資源。
20世紀70年代以來,國際市場3次油價大幅度上漲,都不是生產能力不足而是由於海灣地區形勢惡化造成的。1960年部分主要產油國組成石油輸出國組織(歐佩克),但1.8美元一桶的油價一直持續到1970年。1973年10月海灣國家為支持對以戰爭而發動石油禁運,1979年初伊朗因國內政局變動造成石油供應中斷,在此期間,國際市場油價從每桶5.11美元漲到每桶40美元以上。90年代初,由於爆發海灣戰爭,油價又漲到每桶41美元。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