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了》

作者

林清玄,筆名秦情、林漓、林大悲等。台灣高雄人,一九五三年生於中國台灣省高雄旗山。畢業於中國台灣世界新聞專科學校,曾任台灣《中國時報》海外版記者、 《工商時報》經濟記者、 《時報雜誌》主編等職。他是台灣作家中最高產的一位,也是獲得各類文學獎賞最多的一位。
《知了》《知了》

17歲開始發表作品,20歲出版第一本書《蓮花開落》 ,之後一發而不可收。作品有報告文學、文藝評論、劇本等,最有成就的是散文創作(一九七三年開始)。

一九七九年起連續七次獲台灣《中國時報》文學獎、散文優秀獎和報導文學優等獎、台灣報紙副刊專欄金鼎獎等。30歲前得遍了台灣所有文學大獎:國家文藝獎、中山文藝獎吳三連文藝獎金鼎獎時報文學獎中華文學獎、中央時報文學獎、吳魯芹散文獎、作協文學獎等,直到他不再參賽為止,被譽為得獎專業戶。

他連續十年被評為台灣十大暢銷書作家,從國小三年級就想成為一名作家的林清玄在17歲時即開始發表作品,到30歲時,他的作品囊括了當時台灣的所有文學大獎。在25年的創作生涯中出版作品逾百部,其中,《身心安頓》、 《煩惱平息》在台灣創下150版的熱賣記錄,《打開心靈的門窗》一書創下高達5億元台幣的熱賣記錄。

文章

《知了》
----林清玄
什麼時候,我們才能一邊在樹上高歌,一邊心裡坦然明了,對自己說:“知了,關於生命的實相,我明白了。”

山上有一種,叫聲特別奇異,總是吱的一聲向上拔高,沿著樹木、雲朵,拉高到難以形容的地步。然後,在長音的最後一節突然以低音“了”作結,戛然而止。傾聽起來,活脫脫就是:
知——了!
知——了!
這是我第一次聽到蟬如此清楚的叫著“知了”,終於讓我知道“知了’這個詞的形聲與會意。從前,我一直以為蟬的幼蟲名叫“蜘蟟”,長大蟬蛻之後就叫作“知了”了。

蟬,是這世間多么奇特的動物,它們的幼蟲長住地下達一兩年的時間,經過如此漫長的黑暗飛上枝頭,卻只有短短一兩星期的生命。所以莊子《逍遙遊》里才會感慨:“惠蛄不知春秋!”

蟬的叫聲嚴格說起來,聲量應該屬噪音一類,因為聲音既大又尖,有時可以越過山谷,說它優美也不優美,只有單節沒有變化的長音。

但是,我們總喜歡聽蟬,因為蟬聲里充滿了生命力、充滿了飛上枝頭之後對這個世界的詠嘆。如果在夏日正盛,林中聽萬蟬齊鳴,會使我們心中蕩漾,想要學蟬一樣,站在山巔長嘯。

蟬的一生與我們不是非常接近嗎?我們大部分人把半生的光陰用在學習,渴望利用這種學習來獲得成功,那種漫長匐匍的追求正如知了一樣;一旦我們被世人看為成功,自足的在枝頭歡唱,秋天已經來了。

孟浩然有一前寫蟬的詩,中間有這樣幾句:
黃金然桂盡,
壯志逐年衰。
日夕涼風至,
聞蟬但益悲。
聽蟬聲鳴叫時,想起這首詩,就覺得“知了”兩字中有更深的含義。

什麼時候,我們才能一邊在樹上高歌,一邊心裡坦然明了,對自己說:“知了,關於生命的實相,我明白了。”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