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黨的“十七大”提出了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加快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奮鬥目標。在經濟全球化形勢下,特別是應對目前世界金融危機,我們所遇到的機遇前所未有,挑戰前所未有,全面參與經濟全球化的新機遇、新挑戰,落實科學發展觀,順利實現小康社會發展目標,是時代賦予青少年一代的歷史重任。任重而道遠,這就要求青少年一代,樹立遠大的理想,以“可上九天攬月,可下五洋捉鱉”的大無畏精神,勇攀科學高峰,在為完成歷史賦予我們的偉大使命中創造出輝煌的業績。
廣大青少年是祖國的希望,他們肩負著開創未來、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歷史重擔,這就要求全社會關注青少年的健康成長。《全民科學素質行動計畫綱要》中提出:“全社會力量共同參與,大力加強公民科學素質建設,促進經濟社會和人的全面發展,為提升自主創新能力和綜合國力、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和實現現代化建設第三步戰略目標打下雄厚的人力資源基礎。”提高公民的科學素質,促進人的全面發展,重點在青少年,要以提升廣大青少年的科學文化素質來推動全民科學素質的整體提高,使公眾對科學的興趣明顯提高,創新意識和實踐能力有較大提高,這也是科普事業最基礎性的工作。在《中國科普文選》(第二輯)的編選中,作者力求用優秀、有益、生動的科普作品吸引青少年,為他們的健康成長營造良好的土壤。
目錄
操縱基因修改DNA的剪刀
基因神探在神州大地大顯威風
DNA破解沙皇之謎
控制基因的開關
複雜,越來越複雜:漫談複製基因
操縱基因
話說動物生物反應器
幹細胞帶給我們充滿生機的未來
科學幻想即將變成現實
轉基因食品:是福還是禍
讓病毒“改邪歸正”
研究動物“超能力”,開發人類潛能
讓殘疾人配上最“貼己”的器官
追根溯源
人類還在進化嗎
說不清道不明的返祖現象
猛獁:地球生命的過客
病毒是一種生命嗎
進化的失誤
認識自己
人能活多久
我們的身體為何有瑕疵
人體真有“退化無用”的器官嗎
科技之手撫平歲月的皺紋
人,為什麼會是今天這個樣子
人類大腦真能“預見”未來嗎
動物世界
黑猩猩和人,誰更聰明
飛鳥為什麼不迷路
動物為什麼要遷徙
“生物時鐘”主宰昆蟲的生死
一親一抱泯恩仇
水下居民的“奇婚”
海洋動物的絕妙自衛
舌頭趣談
人與動物
鱷口餘生的女科學家
和巨蟒做伴的男孩
我和狼一起唱歌
泣血深情
我與美洲獅同陷撒哈拉
海豚相助鯊口脫險
科普讀物(十一)
科普讀物就是與科學技術普及有關的書籍。這類讀物的特點一是要善於把複雜的科學理論用最簡明的語言加以說明,使一般讀者能夠大體明白其中的道理,做到深入淺出;二是所介紹的科學知識一定要準確無誤,不能給讀者留下含混不清的概念,更不能使讀者得到錯誤的知識;三是它以介紹當代科學新成就為主要任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