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昆蟲無處不在,他們不僅豐富了地球上的物種,還在生態系統中起著重要的作用。讓我們細細觀察蟲蟲的生活,它們的生活也充滿了情趣與挑戰。該書通過數十種節肢動物的彩色圖片和文字說明,介紹了它們的分類、分布、形態、生境、習性、繁殖等諸多方面的科學知識。希望通過本書的介紹,使讀者對這些“蟲子”豐富多彩的生命世界有更多的了解,更加喜愛這些自然界中的美麗生靈從中得到更多的知識和樂趣。作者簡介
楊紅珍,女,博士、北京自然博物館副研究員。兼任北京昆蟲學會理事、北京動物學會監事。主要從事昆蟲學方面的科學研究和科學普及工作。目錄
“空中獵手”——蜻蜒輕盈的“小飛機”——豆娘
“祈禱的信女”螳螂
酷似竹枝的竹節蟲
影響地球的溫度的白蟻
“土中浮游生物”——跳蟲
並非“短命鬼”的蜉蝣
擁有準確生物鐘的蟑螂
水質的指示昆蟲——石蠅
精心護卵育兒的蠼螋
跳躍健將——跳蚤
集群活動的蝗蟲
“天下第一斗蟲”——蟋蟀
草叢中的“歌手”——螽斯
鳴聲響亮的蟬
“塗脂抹粉”的斑衣蠟蟬
能分泌紫膠的資源昆蟲——紫膠蟲
頭上長角的獨角仙
善於釋放臭氣的蝽象
能在水面上滑行的水黽
以寄主血液為生的虱子
奇妙的水生昆蟲——龍虱
會推糞球的蜣螂
喜歡磕頭的叩甲
頭頂“鹿角”的鍬甲
善於行走的步甲
益害參半的瓢蟲
“空中之牛”——天牛
蚜蟲的天敵——草蛉
善於挖“陷阱”的蟻蛉
使用氣味語言談情說愛的蛾子
喜歡睡覺的家蠶
翩翩起舞的蝴蝶
長距離遷飛的君主斑蝶
依賴杜蘅的中華虎鳳蝶
巧於築巢的石蛾
結網捕食的蜘蛛
尾藏毒針的蜈蚣
直接產仔的蠍子
隱蔽的寄宿者——蟎蟲
千足之蟲——馬陸
橫著走路的螃蟹
體型似瓢的鱟
叮人吸血的蚊子
免疫力極強的蒼蠅
擬態高手——食蚜蠅
會跳“搖擺舞”的蜜蜂
尾藏毒針的胡蜂
家族繁盛的螞蟻
書摘
“空中獵手”——蜻蜒蜻蜓的頭部很大,兩隻複眼占了頭的大部分,複眼中一共有20000~28000隻小眼。昆蟲的眼睛大多為近視眼,但蜻蜒的眼睛卻是遠近都能看,不僅最遠能看到6米遠的物像,而且還能測速,當物體在複眼前移動時,每一隻小眼都像一台小型照相機,依次產生反應,經過加工,形成圖像,並根據連續出現在小眼裡的影像和時間,確定出目標物體的運動速度,這樣便可以捕捉到飛翔著的其它昆蟲了。另外,在蜻蜓的頭上還有三隻單眼,是用來感覺光線明暗的。
蜻蜓的後翅稍大於前翅,前後翅的大小翅脈都不一樣,稱為“差翅”。它的身體不僅看上去很像一架輕巧的雙翼小飛機,而且在飛翔的時候,兩對翅都可以單獨扇動,在飛翔的時候翅的扇動次數最少,但飛翔的速度最快,飛翔距離更是令人驚訝。
蜻蜓是勇猛的“空中獵手”,專門以蚊子、蒼蠅和其它小昆蟲為食,其中大量是人類的害蟲,所以它被稱為“益蟲”是當之無愧的。蜻蜓的食量非常驚人,捕捉食物的方法也很獨特,在空中遇到獵物就立刻把6隻腳向前方伸張開。由於在它的每隻腳上都生有無數細小而銳利的尖刺,所以6隻腳合攏起來的時候就像一隻口朝前開的小“籠子”,這樣就可以一邊飛翔一邊將空中的小昆蟲捕捉到“籠子”裡面吃掉。
科普讀物(十一)
科普讀物就是與科學技術普及有關的書籍。這類讀物的特點一是要善於把複雜的科學理論用最簡明的語言加以說明,使一般讀者能夠大體明白其中的道理,做到深入淺出;二是所介紹的科學知識一定要準確無誤,不能給讀者留下含混不清的概念,更不能使讀者得到錯誤的知識;三是它以介紹當代科學新成就為主要任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