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時代的精神生活》

《現時代的精神生活》

《現時代的精神生活》是2008年1月1日新星出版社出版的一部圖書,作者是陳贇。

基本信息

版權資訊

書名:現時代的精神生活
作 者:陳贇
出版社:新星出版社
現時代的精神生活現時代的精神生活

出版時間:2008
ISBN:9787802254015
開本:32
定價:17.00元

內容簡介

對當代中國人精神生活的歷史認知,必須在現代的自我理解過程中展開。在世俗化的人本世界,“上帝”既死之後,占據上帝之位的卻是基於主體之人的“價值”,價值的僭政構成了虛無主義困擾的本質。而1990年代以後,價值的生產在中國終於被納入了體制。在這種情況下,當代中國人精神生活的重建與中國的重建不可避免地關聯在一起,而中國思想與中國政治的成熟無疑是中國重建的最為重要的兩個方面,天下思想在這個重建過程中必將自身展現為一個深邃廣袤的遠景思想空間。

作者簡介

陳贇,安徽懷遠人,1973年出生。哲學博士。現為華東師範大學哲學系與中國現代思想文化研究所副教授。著有《回歸真實的存在--王船山哲學的闡釋》(復旦大學出版社,2002、2007年)、《困境中的中國現代性意識》(上海書店出版社,2007年)、《中庸的思想》(三聯書店,2007年)。另有多篇論文發表于海內外學術刊物。

目錄

現代精神生活的內在困境
一、精神生活的世俗化
1.從宗教共同體到世俗化社會
2.人本與主體性:精神生活的現代確證方式
3.自由與重負:現代精神生活的雙重維度
二、精神生活的分化
1.事實、價值與制度的分化
2.精神生活的區域分化與諸神之爭
三、虛無主義、諸神之爭與價值的僭政
1.虛無主義及其邏輯演進
2.價值的僭政與虛無主義的本質
3.多元價值與相對主義的困境
四、走向健全的精神生活
當代中國人精神生活的自我理解
一、從主體性的確立到個人主義
1.自我或主體性的覺醒
2.個人主義的確立
二、去政治化的邏輯與公共意識的衰退
1.從廣場到民間:自我確證方式的去政治化
2.公共性的退隱
三、文化意識的衰落與精神生活的世俗化
1.從人文精神到世俗生活
2.生活在當下:從歷史目的論到偶在論
四、生活世界基本元素的變異
1.生活在別處:存在方式上的離家出走
2.友情的變異與倫理的失序
五、結論
天下思想與現代性的中國之路--中國問題中國道路
與中國思想論綱
一、中國問題與中國道路
二、中國思想與儒家之道
三、現代中國的自身經驗及其與天下思想的關聯
四、中國的自我轉化與天下的重建
後記
……

文摘

2.人本與主體性:精神生活的現代確證方式
社會無論如何都是人的群體,無論從以上哪一個方面來看,我們都可以看到世俗化過程本質上是“神本”向“人本”的轉換過程。一方面,宗教之諸神進入由人而設定的價值觀系列,並顯現在由作為主體的人來推動的過程之中;另一方面,由人的角色所構造的社會替代了天下或世界,從而將人的自我確證從未解魅的“自一然”(具有神性的自發秩序的場域)轉向分化了的社會及其歷史的區域,在這一區域中,人是主體,而自然則變成了物理性的物質領域,作為客體而存在。對於這一“人本”(Humanitat)現象,特洛爾奇的說法是:“具有共同人性的自然人性取代了參與上帝的共同體的團契使命感的宗教動機,對普遍的善的感召式呼籲取代了虔敬與背逆、善與惡、被揀選與受詛咒者的區分。人本觀念成為一個自然性觀念,它是具有人所共有的善之真理和本能的個體與生俱有的;換言之,人本成為人之自然系統的所有力量和衝動的自然秉性的另一表達式,成為人從這種自然系統來營造其現實社會的自足基設。”[1]正是在人成為世界之本的基設中,我們發現了現代的主體性觀念,這一觀念對現代精神生活影響深遠。
不難看到兩種不同的精神生活範式的對比:在前現代,人與世界的統一是通過神得以實現的,與上帝的融合即是人與世界的融合的方式,因而也被作為人生在世的目標;但是現代性卻以主體性原則替代了這種和諧的目標,並把主體性貫徹到生活的不同領域,可以說,主體性原則確立了現代文化形態。[1]黑格爾指出,“說到底,現代世界的原則就是主體性的自由,也就是說,精神總體性中關鍵的方方面面都應得到充分的發揮。”哈貝馬斯進而指出,黑格爾所說的主體性原則在現代不僅僅是一種理念,而且還是一種文化、社會與政治的現實,它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1)個人(個體)主義--在現代世界,所有獨特不群的個體都自命不凡;(2)批判的權利--現代世界的原則要求,每個人都應認可的東西,應表明它自身是合理的;(3)行為自由--在現代我們才願意對自己的所作所為負責;(4)唯心主義哲學--哲學把握自我意識的理念乃是現代的事業。[2]對這個被稱為現代的歷史文化階段而言,主體性的要求成為精神生活的首要原則。
現代的主體性原則顯然是一個極為具有“人本”意味的概念,人不是被作為人本身而被構想,而是被作為新的世界圖像的本原與根據。但這樣一來,在人本的主體性概念中,仍然可以看到某種蛻變了的宗教世界觀的蹤跡。它揭示了這樣一
……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