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發展而教育》

《為發展而教育》

《為發展而教育》是由任勇編寫,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以宣傳教育家的事跡,反映教育家的成長,促進教育的改革發展。

基本信息

基本信息

作者:任勇[作譯者介紹]
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
ISBN:9787040278552
上架時間:2009-8-8
出版日期:2009年7月
開本:16開
所屬分類:教育>教育理論
為發展而教育》為中國當代教育家叢書之一。

內容簡介

《為發展而教育》內容為:當代中國有沒有教育家?我們要不要為宣傳自己的教育家做些認真嚴肅的工作?很長時間以來,我們一直為這些問題所困擾。講起教育家不是古代的就是外國的,這既不符合實際情況,更不利於我國教育的發展。所以我們想做些開創性的工作,組織編寫《中國當代教育家》叢書,以宣傳教育家的事跡,反映教育家的成長,促進教育的改革發展。
2003年教師節,溫家寶總理在人民大會堂接見教師代表時說:“教育工作要堅持面向現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來。要辦一流的學校,就要有一流的教師隊伍,有一批出色的教育家。要像宣傳勞動模範、宣傳科學家那樣宣傳教育家、宣傳優秀教師,在全社會形成尊師重教的良好風尚。”溫總理的深情講話如春風拂面,不僅進一步堅定了我們的信心,而且增強了我們組織編寫好這套叢書的光榮感和使命感。

作譯者介紹

任勇,福建省廈門市教育局副局長,數學特級教師,北京師範大學兼職教授,原福建省廈門第一中學校長。現任中國學習科學研究會副會長,福建省特級教師協會副會長,福建省數學教學研究會副理事長,廈門市特級教師協會會長,廈門市數學教學研究會理事長等職。
先後榮獲福建省優秀青年教師、福建省科技教育十大新秀、福建省優秀專家、廈門市拔尖人才等稱號。專著有《任勇與數學學習指導》、《走向卓越:為什麼不?》等幾十部,發表各類文章710餘篇,68篇論文獲省級以上學術獎勵。

目錄

一、知青生活
曾為最小的知青
樣樣農活都要會
無心當教師
二、求學之路
農村國小
城裡中學
龍巖“北師大”
函授讀本科
教育碩士及其他
三、人生因教育而精彩
初為人師
做全面發展的人民教師
第一篇論文
第一本書
特級教師
走向特區
走進廈門一中
新的平台
.第二章追求教育的真諦
一、數學教育探與思
黃山會議
師指一條路
承包“雜課
數學教育要著眼於學生未來的發展
數學探索課:路在何方?
探索,志在高遠
二、走進學習科學
南京會議
學習科學促我成長
學習科學之探
三、教育探索路漫漫
我班的體育生活
活躍的科技活動
功夫在課外
理科實驗班
相對年輕的老教研室主任
構建大課程體系
“三型”校園在途中
在新的平台上超越自我
第三章為發展而教育
一、一個教育理念的產生
感受一中文化
發揚一中傳統
再創一中輝煌
二、三句校園流行語
校長說:“你有多大的本事,學校就給你多大的平台”
老師說:“以一流的教育回報人民”
學生說:“在我們的詞典里沒有第二”
第四章學習的校園
一、人人為學習之人
“願你成為會學習的人”
一杯水.一桶水.一條河
學海人生
二、處處為學習之所
聚焦課堂,
走進研究“基地”
社會是個大課堂
三、時時為學習之機
帶著課本來參賽
聆聽大師講座
學術旅遊
四、走向“學習型組織”
今日教育論壇
贈書與讀書
課程資源書系
共同願景下的學習與工作
第五章創新的校園
一、有思路才有出路
放手的感覺真好
制定為發展服務的教育制度
制度化管理與人本化管理的結合
二、育人之德當出新
年級與班級的自主管理
多元評價促進學生髮展
三、以智慧點燃創新火花
生成因預設而精彩
以活動為載體的課堂教學
網路課堂
四、學海橫渡巧借舟
教為學服務
自主學習彰顯內在動力
鼓勵學生創新學習
五、學校就是我的家
後勤管理要主動服務
後勤管理的社會化問題
做服務型領導
第六章信息的校園
一、信息化大潮的弄潮兒
四大平台顯奇效
“荊特”的最大擔憂
很多事情簡單了
二、不盡信息滾滾來
便捷走進“百家講壇”
最新的豐富的課程資源
不出一中門,便知教育事
三、思接千載,視通萬里
在“臨時資料夾”里交流
遠方的我知校內的事
“教學論壇”里的金點子
第七章學生髮展
一、德育
學生國旗班
學生電視台
學生幹部直選
關注時事,走向社會
二、智育
激活課堂,激活智慧
學會在網海里衝浪
燈謎的世界很精彩
三、體育
學校的體育文化節
讓每個學生都會游泳
讓每個學生都形體美
四、美育
從學校銅管樂隊說起
從“花之韻”到拉丁舞
佑傑音樂與南燕說畫
文園擷英
硯芳墨香
用鏡頭發現世界
五、實踐
研究性學習
生物與環境科學教育基地
創造發明基地
電腦機器人工作室
六、心育
中學心理教育研究
教師心理健康協作組
學生心理教育活動
第八章教師發展
一、教師要全面發展
師德.師能.師智.師魂
多項舉措促全面發展
全面發展與形成風格
二、教師要專業化
你專業嗎?
集體備課與專業發展
練就看家本領
三、我的未來我做主
師者的生涯設計
自動自發
自覺與科學
四、逼近事業的最大值
從自我設限到自我突破
充分發掘教師的潛能
在創新實踐中充分發展
五、卓越和平凡的分水嶺
“不要吃老本,要立新功”
沉下去與浮起來
學者化——名師的成功之路
六、青出於藍而勝於藍
《校園園藝》出自青年教師
廣栽梧桐鳳凰棲
新手教師成為課改明星
七、和諧成就偉業
教師要學會“彈鋼琴”
張弛有道
教師要學習“水”的智慧
第九章學校發展
一、“第一”的事業
審時度勢,運籌謀劃
深田沃土育新苗
二、名師效應
校園“十特”
生物組的三駕馬車
你有帆槳,給你大海
三、崛起的新校區
一中新校區,設計妙處多
“兩基”小組賽諸葛
與新校區共“成長”
四、擴大優質教育資源
量的擴張與質的提升
堅韌面對逆境
從容追求理想
五、育人百年,澤潤千秋
百載功業,萬里前程
世紀璀璨,百年風華
第十章校長發展
一、教育新天地
校長的教育視界
城市教育發展的全新探索
二、拜師交友視野闊
誠拜師長與廣交學友
跳出教育看教育
三、登高望遠
坐擁書屋
教育恆久遠,創新每一天
四、發展新探
學校文化與學校發展
學校品牌與學校發展
第十一章社會發展
一、廈門旅遊的知名品牌
校區優美的環境成為旅遊資源
學校教育品牌成為旅遊資源
二、學校的資源成為社會的公用資源
硬體設施與社會民眾共享
文化軟實力提升了社區的文化品位

書摘

第一章長大後我就成了你
今年是我的本命年。
回想48年的成長之路,雖說沒有我們上輩人的風雨坎坷,但也經歷了家境貧寒、文革動盪、上山下鄉、艱苦求學,經歷了教育教學的多學校、多崗位鍛鍊,經歷了人生和事業的潮起潮落,一路走來,遵循“感性做人,理性做事”的原則,在“足與不足”中,不斷去逼近人生和事業的最大值。
一、知青生活
知青生活是我一生的財富。
我無法想像,如果沒有三年知青生活這段經歷,我這些年能靠什麼力量去面對一個個困難,去克服一個個困難。有了知青生活這段經歷的“酒”,今後什麼樣的“酒”,我想我都能應對。
曾為最小的知青
我是1975年7月15日下鄉的。
下鄉那天,廠里舉行了歡送儀式,每個知青都身穿軍裝,頭戴軍帽,胸掛紅花,意氣昂揚,整裝待發。
……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