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圖書品相:8.5成品相
圖書標籤:孫犁百花文藝出版社
上書時間:2011-01-04
創作背景
《津門小集》留下了孫犁初踏文學新路的足跡履痕。他試圖走近並進入城市工人生活,他是十分認真的,那熱誠和努力叫人感動。他出身農村,已有的文學聲名植根於農村。現在他面臨著“寫作生活的一個劃界”。作為革命戰士,他人進城,思想隨之進城。作為作家,他的心、他的筆也要進城。第一步就是文學視點、文學視域轉移,從農村轉向城市,從農民轉向工人。國初他那么急於下廠,爭取采寫城市工人生活的機會,有文學路標轉移和他創作心理轉移的背景。他就是想儘快開闢和建構自己城市生活的文學觀察面和點。由於他原有的農村視域視點根基深固,而新辟的城市視域視點暫時還很淺表單薄,自然而然又不得不然地,孫犁觀察和感受城市生活,只能依託他駕輕就熟的農村生活平台,以熟悉的第一視點導引生疏的第二視點,借農村寫作的靈感激發城市寫作的靈感。他比照冀中的魚葦之鄉端村,來認識天津的工人區小劉莊(《小劉莊》)。他聯想勤勞節儉的農村老大娘和日夜搖動紡車才能賺到一雙襪子的農村女孩子,來表現天津棉紡廠工人愛護國家財富反對浪費棉花紗布的增產節約行動(《節約》)。他連線勞作間隙的農民、作戰前後的戰士躺在林蔭山坡上休息的情景,來描繪城市工人下班後回宿舍休息的情景(《宿舍》)。寫《掛甲寺渡口》風光,他著意點染海河裡行駛著從冀中來的滿載棉花的對艚大航船……勞動者的生活和心靈是容易相通的,孫犁寫《津門小集》,使城與鄉、工與農共守著審美情感的同一平台。
然而“生活不是十天半月就可以積累起來的”,孫犁深有所感地說。他更明白“把在農村積累的生活、感情,拿來寫工人”只能是權宜之計,不得已而為之。寫罷《津門小集》,由於主客觀方面的種種原因,孫犁沒能在狹義的城市文學和城市化文學的寫作上繼續前行。這條文學新路,本應是康莊大道,但對孫犁及與他相同出身背景的同輩作家而言,這又是一條過於生僻的新路。建國初期進城的解放區作家,包括文名已著的作家,真正走入工人區的沒幾人。孫犁畢竟認認真真走了第一遭。
孫犁作品
孫犁,河北平安人。原名孫樹勛。歷任中國作協天津分會副主席、主席,天津市文聯名譽主席,中國作協第一至三屆理事、作協顧問,中國文聯第四屆委員。著有長篇小說《風雲初紀》 (三集),小說、散文集《白洋淀紀事》 ,中篇小說《鐵木前傳》 ,文學評論集《文學短論》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