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恆的愛》

《永恆的愛》

《永恆的愛》是伊朗導演卡摩塔茲1997年的作品。這部是關於一個孤兒找母親的故事,曾榮獲柏林影展兒童影片首獎、加拿大多倫多影展參展以及金馬獎外語觀摩影片。

基本信息

故事梗概

《永恆的愛》《永恆的愛》
梅帝是一個生活在感化院中的不良少年,同時也是一個失去了父母的孤兒。但從懂事以來,梅帝就始終不願接受自己的母親已經去世的事實,在他的心中一直有一個臆想出來的母親形象,而這個形象的來源就是櫥窗里的一張剪報。儘管在別人看來,這是一件荒唐之極的事情,可梅帝不但堅持自己的信念,並且一直鍥而不捨地在四處尋找自己的母親。
不久,一個新的社工來到梅帝所在的感化院服務,梅帝發現社工和照片上的
“母親”極為相像,於是便認定了這個來感化院做義工的寡婦米娜就是他日思夜想的母親。為了能跟母親米娜一起生活,梅帝選擇了逃出感化院。
幾經周折,梅帝找到了米娜的家。米娜獨自帶著年幼的女兒一起生活,丈夫的離去讓原本就不富裕的家庭生活變得越發拮据。梅帝的突然到來令米娜頗為不解,而他的認母行為更令她感到驚詫不已。但出於一個社會義工的道義,米娜首先想到的便是把梅帝送回感化遠。但頑劣又固執的梅帝死活不肯回去,他日夜守在米娜家的門外,直到把米娜打動,出於身為人母的慈愛,米娜暫時收留了他。梅帝為此興奮不已,但他並不知道,米娜這樣做只是為了先穩住他,再伺機把他送回感化院。
梅帝的到來給這個沒有男性的家庭帶來一股溫暖的氣息,而且聰明懂事又滑稽的梅帝不久就與米娜的女兒建立了深厚的友誼,他們以兄妹相處。然而,米娜還是通知了感化院來領回梅帝。當梅帝得知自己即將被送回感化院時,他再次選擇了獨自逃跑。
幾天后,疲憊的梅帝結束了冒險的旅程,灰頭土臉地回到了米娜的家。在這之前,細心的梅帝已經給手受傷了的米娜買了一雙塑膠手套,並拜託鄰居在母親節那天作為禮物送給米娜,而這時的米娜已經聯繫好了感化院。晚上感化院來人把傷心的梅帝強行帶走。與此同時,米娜收到了鄰居送過來的手套,此時的米娜終於抑制不住自己的感情,淚流不止。第二天,當這位百感交集的母親來到感化院,打算接回梅帝時,梅帝已再次逃走,不知去向。此後,米娜每天都會張望著窗外以前男孩一直等著她的那條路,但男孩再也沒有出現。

精彩視點

伊朗電影總是將鏡頭對準兒童,也總能深深地打動觀眾,《永恆的愛》是伊朗導演卡摩塔茲1997年的作品,曾榮獲柏林影展兒童影片首獎、加拿大多倫多影展參展以及金馬獎外語觀摩影片。無論是《手足情深》里被人販子拆散的一雙孤兒兄妹;《天堂的顏色》那只能用耳朵和雙手感受天籟之音,卻被父親拋棄的盲童;《醉馬時刻》則講述了失卻父母的庫德族孩子肩負起生存的責任,往返於地雷和游擊隊密布的山區走私,而那條路,冷得連騾子都需灌醉酒才能越過邊界;《小鞋子》里為能給妹妹贏得一雙球鞋而奮力奔跑的阿里……堅韌和勇敢在孩子們的身上總是表現得讓人肝腸寸斷。《永恆的愛》也不例外,那個不斷尋找母親形象的男孩同樣令人動容。

影片評價

《永恆的愛》是伊朗導演卡摩塔茲1997年的作品。伊朗電影留給我的印象除了兒童就是婦女。這部也不例外。而且這部既對準了兒童又對準了婦女。是關於一個孤兒找母親的故事。如果你們被阿巴斯、馬基德麥吉迪等人打動過的話,不妨再被卡摩塔茲打動一回。卡摩塔茲與阿巴斯、馬基德等人的溫和、濃情是不同的,你看他把關注的焦點落在感化院逃跑出來的孤兒以及一個丈夫被街頭小混混砍死的寡婦身上,就知道這位導演絕不簡單,他的身上多了一層批判現實的力量。《永恆的愛》打動人的地方:一是梅弟天真的信念;二是米娜無奈的割捨;三是“兄妹”調皮的童趣;四是家庭關愛的缺失;五是陌生人的仁慈。

《永恆的愛》片子的表現形式很獨特,本來是一個很傷感的故事,一個讓人頻生憐憫之心的小男孩,卻沒有從悲傷的角度多多的刻畫,反而以小男孩調皮的言語,活潑的性格,堅強的意志,從內部更為深刻的映射出了一個令人痛心的故事。小男孩對母愛的嚮往,執著,和追求,正是揭示了片名的含義“永恆的愛”。

獲獎情況

1999年柏林電影節(DeutschesKinderhilfswerkGrandPrix)最佳影片

1999年CastellinariaInternationalFestivalofYoungCinema(ASPIAward)

1999年OuluInternationalChildren'sFilmFestival(StarboyAward)(提名)

發行日期

芬蘭 Finland1999年11月1日......(OuluChildren'sFilmFestival)

日本Japan2001年3月14日......(Tokyo)

比利時Belgium2002年6月5日

希臘Greece2003年10月10日

影評

其實母親早就去世了的孤兒梅帝,一直不肯接受母親去世的說法,他認定了來感化院做義工的寡婦米娜就是他日思夜想的母親。為了跟母親米娜一起生活,他逃出感化院,找到了米娜家。米娜帶著年幼的女兒生活,丈夫的離去讓她生活拮据。她為梅弟的到來以及他的認母行為感到驚詫不已。出於社會工作者的道義,她首先想到的便是把梅弟送回感化遠。但頑劣又固執的梅弟死活不肯回去,他日夜守在米娜家的門外,直到把米娜打動。米娜暫時收留了他,只是為了先穩住他,再伺機把他送回感化院。聰明懂事又滑稽的梅弟不久就與米娜的女兒建立了深厚的友誼,他們以兄妹相處。心細的梅弟在母親節那天給手受傷了的米娜買了一雙塑膠手套作為禮物,托鄰居送給米娜,而這時米娜已經聯繫好了感化院。晚上感化院來人把傷心的梅弟強行帶走。米娜收到鄰居送過來的手套,淚留不止。第二天她去感化院打算接回梅弟,而梅弟已再次逃走,不知去向。

《永恆的愛》是伊朗導演卡摩塔茲1997年的作品。伊朗電影留給我的印象除了兒童就是婦女。這部也不例外。而且這部既對準了兒童又對準了婦女。是關於一個孤兒找母親的故事。如果你們被阿巴斯、馬基德麥吉迪等人打動過的話,不妨再被卡摩塔茲打動一回。卡摩塔茲與阿巴斯、馬基德等人的溫和、濃情是不同的,你看他把關注的焦點落在感化院逃跑出來的孤兒以及一個丈夫被街頭小混混砍死的寡婦身上,就知道這位導演絕不簡單,他的身上多了一層批判現實的力量。突然我覺得阿巴斯用長長的長鏡頭做悲憫的很人性的凝視狀,是不夠的。難怪我很少被他打動。而《永恆的愛》卻是很打動我的。一是梅弟天真的信念;二是米娜無奈的割捨;三是“兄妹”調皮的童趣;四是家庭關愛的缺失;五是陌生人的仁慈。

伊朗電影一覽

當代伊朗電影以其獨特的影像風格而獨樹一幟。在世風喧囂浮躁,在我們的感官被充滿暴力、色情的電影刺激得遲鈍麻木的今天,伊朗電影卻返璞歸真,以近乎手工作坊式的製作,以清新質樸、恬淡溫暖又充滿哲理的影像風格,以友誼、寬容、愛、和睦相處這些久違的主題重新撥動我們的心弦。它的興起印證了一句名言:越是民族的便越是世界的。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