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信息
【名稱】《晉白紵舞歌詩》【年代】東晉
【作者】無名氏
【體裁】七言詩
作品原文
晉白紵舞歌詩輕軀徐起何洋洋,高舉雙手白鵠翔。
宛若龍轉乍低昂,凝停善睞容儀光。
如推若引留且行,隨世而交誠無方。
舞以盡神安可忘?晉世方昌樂未央。
質如輕雲色如銀,愛之遺誰贈佳人。
制以為袍余作巾,袍以光軀巾拂塵。
麗服在御會嘉賓,醪醴盈樽美且醇。
清歌徐舞降祇神,四座歡樂胡可陳!
作品鑑賞
《晉白紵舞歌詩》共三首,此為第一首。白紵是一種細而潔白的夏布,《宋書·樂志》說,紵本產於吳地,所以《白紵舞》“宜是吳舞”。大約此舞的舞人都身穿白紵所制之衣,故名,它原來產生於吳地,三國歸晉後便流傳到了南北各地。這三首晉時的《白紵舞》歌辭,也是現存最早的七言樂府舞曲歌辭,其內容大抵是先讚美舞人的姿態,然後或說宴席之盛,或道及時行樂之意。據此可知,這些舞和歌都是在宮廷或王公貴族的宴會上表演謳唱以娛賓客的。從這首歌辭中,讀者可以大致想像到那時的歌舞場面。開場前,賓主暫停杯箸,舞女們也俯首屈體,擺好架勢,靜候舉樂。“輕軀徐起何洋洋,高舉兩手白鵠翔。”隨著歌聲樂曲的悠然響起,她們一個個徐徐起身,顯出輕盈的體態,那身姿是多么的舒展、那神態是多么的歡悅,這舞蹈的陣容又是多么的盛大!“洋洋”是個含義極多的詞,廣大、美盛、舒緩、喜樂,都可用以形容,而用在這裡,這些含義又無不適合;再加一個感嘆之詞“何”,這舞蹈可真是令人驚嘆、引人神往。漸漸地,舞女們的窈窕身段都伸到了最纖最長,只見她們又雙手高高舉起,那白紵制就的舞袖從手腕處徐徐下滑,於是她們修長的手臂,便晶瑩地展示了出來。條條玉臂一起輕輕搖擺,宛如一列列仙鶴在引頸翱翔,那肌膚的潔白光彩令人眩目!直到此刻,舞女們還不曾動過步伐,但就是這么一個開場亮相,就足夠攝人心魂了!“白鵠”,應是“白鶴”,古詩中鶴與鵠常被混用。“宛若龍轉乍低昂,凝停善睞容儀光。”舞女們終於啟步了,她們身姿宛轉,忽而低伏,忽而高昂,猶若蛟龍在遊動;她們目光變幻,時而左顧右盼,時而凝眸專注,明亮的雙眼使容光也隨之燦爛生輝。這兩句分別化入《洛神賦》的句子“宛若游龍”和“明眸善睞(旁視)”,似乎在暗示眼前的舞女便是曹子建筆下那凌波仙子的化身。“如推若引留且行,隨世而變誠無方。”剛才只是原地作舞,現在她們又散成一圈,繞場且舞且行且止,造型不住地變化。時而後面的舞女把舞袖搭上前面舞女的肩頭,仿佛在推她快走;時而前面的舞女反臂牽過後面的舞女,仿佛要引她前行:種種妙態,不一而足,世上時新什麼,她們就演出什麼,這舞陣千奇百異,叫人全然捉摸不到其中的變化奧秘!可以想像,歌辭唱到這裡,舞女們已是嬌軀滿場流轉,美不勝收。於是,歌兒們便總收一句“舞以盡神安可忘”——她們把舞蹈的神妙精微之處,表現到了極盡的地步,真是令人夢寐難忘!當然,當著滿座的王公貴人,歌辭自不免再加一句“晉世方昌樂未央”——恭祝皇朝國運昌隆,大人們其樂無窮!
舞到這時,席上想已是酒酣耳熱,醉意微醺的賓客,也已忍受不了規規矩矩地安坐觀舞了,待聽到“樂未央”的頌詞,他們的情緒就更活躍了。於是,舞女們又由自顧獻藝,轉而向席前傳情。“質如輕雲色如銀,愛之遺誰贈佳人。制以為袍余作巾,袍以光軀巾拂塵。”在這柔靡靡的歌聲中,她們托起白紵舞服的長袖,那質地是白雲也似柔和,色澤是銀子一般閃亮。她們先是輕撫著愛不釋手,接著斂眉若有所思,然後含笑揚首,捧袂前行,似要奉獻給席前眾賓。她們的纖指在白紵上劃來比去,櫻口微啟似在告訴佳賓:這一段裁來為你製作衣袍,光鮮你的玉山之軀;這一幅餘下權作手巾,拂去你的襟上塵埃。至於為袍為巾暗示了什麼,就留給眾賓去想入非非了。“麗服在御會嘉賓,醪醴盈樽美且醇。清歌徐舞降祗神,四座歡樂胡可陳!”最後,當席上賓主笑顏盡開之際,舞女們終於翩然出場登席,為賓客把盞遞杯了。而伴唱歌兒,也不失時機地一齊放開歌喉,唱出了最響亮的終曲:身穿美麗的舞裝,欣會嘉賓,醇美無比的酒漿,傾滿金樽。歌聲是如此的清越,舞態是如此的舒徐,仙女降臨到了凡間,這宴席四座的歡樂萬狀,還怎么能陳說得盡!御,指穿(寒砧:御,應是侍奉之意。“麗服在御會嘉賓”,指會嘉賓之時有美人在旁侍奉)。醪,濁酒;醴,甜酒。至是,酒香與歡氛氤氳一氣,笑語與歌樂匯成一片,《白紵舞》激起了宴會的高潮,自身也融進了這高潮之中!
這首詩從舞女身軀的徐徐抖動寫起,中間逐漸加快節奏、擴大動作、增添熱氣,直到四座歡笑、聲樂喧天結束,其中既細緻描繪了舞蹈的變化,又粗筆勾勒出宴會景象,從而寫出了一場歌舞勝宴的全貌。而詩的七言句式,用來既舒展自如,又流暢輕快,也為詩的描寫生色不少。七言歌行的起步,要較其他詩體為遲。在此詩以前,曹丕的《燕歌行》還偏於抒情,至於有開闊的場面背景,有完整的描述過程,最能體現七言歌行篇幅容量大、內容、節奏、情調、氣氛易於調節變化之優勢的詩作,就現存作品看,當以《白紵舞歌詩》為最早之濫觴。這首歌直到唐代還有人擬作,足見其本身對後世也影響深遠,至於它在整個七言歌行發展史上的衣被後人的作用,則更是無法估量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