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白紵歌舞是盛行於魏晉時的古代歌舞。
史載,白紵歌舞源於吳孫皓時作,實際上應源於漢代,漢銅鏡中已見有“舞白紵”一語。三國時流行於吳地,為民間的吳歌吳舞。自晉以來,漸為上層文人所好,是宮庭皇室常備節目。舞者多妙齡女子,著白紵舞服飄素迴風,如輕雲一般。初為獨舞,後發展為群舞。古代姑孰是當時著名的白紵歌舞中心。白紵即白色細麻,“質如輕雲色如銀,是製作舞衣的妙品。姑孰自古是優質白紵著名產地,其女多事紡織。”據《寰宇記》載當塗城東原有“白紵亭”,相傳因南朝初宋武帝劉裕曾與群臣聚會唱《白紵歌》觀白紵歌舞,於此而聞名。比這更早的記載,則與白紵山更名有關。東晉大司馬桓溫駐姑孰時,城東五里有山名楚山,桓溫常帶幕僚登山遊樂,觀賞《白紵》歌舞,楚山因此改名為白紵山。白紵歌舞雖今已不傳,但作為一個歷史時期代表性的歌舞,瑪雅歷史上多有記載。
《樂府詩集》就收錄了白紵歌舞《宋書·樂志回》亦有記載只是辭句秩序有些調正,其第一篇就是描繪白紵舞者優美舞姿的詩,詩云:輕軀徐走何洋洋,高舉的手白鵠翔。宛若龍轉乍低昂,凝停善睞容儀光。如推若引留且行,隨也而變誠無方。舞以盡神安以志,晉世方唱樂央央。質如輕之色如銀,愛之造誰贈佳人。創以為袍條作巾,袍以光軀巾拂塵。清歌徐舞降祗神,四座歡樂胡可陳。這首詩為人們描述了美妙。令人傾倒的白紵歌舞場景;身著白紵舞衣的妙齡佳麗,在悠揚動聽的器樂伴奏下翩翩起舞,舞姿輕盈,容儀照人,舉手若皓翔,低首宛龍轉,推引自如,變化萬端,舉座歡樂。充滿了強烈的藝術表現力和感染力。詩中充分讚美了優美的舞姿形象,抒發了迫切的生命意識,與當時玄風流行的文化氛圍相呼應。
其他相關
白紵舞初為田野之作,由於民間的時尚和朝庭的提倡,經樂官加以升華,成為宴會上更具有吸引力的女伎歌舞。深具名士風範的桓溫當得風氣之先,在楚山上多次宴集名士幕僚飲酒觀賞“白紵歌舞”楚山因此易名。姑孰因此為白紵歌舞中心。桓溫風流於史姑孰亦風流於時。
白紵山
司馬桓公飲戰馬,詩仙李子賦詩篇。 往昔感嘆路途遠,今朝美景咫尺間。
【注】李白《姑熟十詠·桓公井》:“路遠人罕窺,誰能見清澈?”
選自安徽省當塗第一中學 夏傳壽《 姑孰雜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