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
瑞查是一名成功的劇作家,某日造訪一家旅館時,看到女演員艾絲的照片,她曾在1912年時待過這家旅館.瑞查被這張照片深深吸引,無法自拔。他以自我催眠的方式,回到了1912年,終於找到了念念不忘的艾絲,兩人很快地墜入了情網。但是,艾絲的經紀人威廉對於這名奇怪陌生人的闖入,覺得相當不高興,想盡辦法要趕走他。但是,為了和艾絲在一起,瑞查願意放棄任何事……劇情介紹
劇情描述一名大學生在畢業典禮上碰到了一位神秘老婦,當時這位老婦送給他一塊金表,並叫他回來找她。他雖然感到很奇怪,但沒有採取進一步行動。八年後,他已經成為了一位劇作家,一次他在某舊式旅館度假時,發現70年前的一張女明星相片就是那個老婦人。經多方查證,他得知這位老婦人已經於他們見面當晚逝世。原來他和那位女明星在70年前曾經相戀,地點就在這一家旅館。知道這一切後,他排除萬難,讓自己時光倒流70年前,回去實踐他們之間的愛情誓約。可惜,一個無意的疏忽卻又使他回到現代,硬生生地拆散了鴛鴦。
演員介紹
簡·西摩爾
1951年2月15日生於英國米德爾塞克斯郡。兩歲開始勤習芭蕾舞,13歲即登台表演。16歲時因膝蓋受傷而被迫放棄舞蹈生涯,轉而向演藝圈發展。1969年涉足影視圈,出演銀幕處女作《多可愛的戰爭》 ,1973年在《生死關頭》中成功出演了邦德女郎。1979年在第二任丈夫的鼓勵下,前往美國發展。
1980年簡·西摩爾在經典愛情片《時光倒流七十年》中將其浪漫成熟之美表現無遺。其後將主要精力投向電視界,曾先後在螢屏上飾演過皇后、貴婦等多樣角色,其古典高貴的氣質令人為之傾倒,更贏得“電視劇皇后”的美譽,也是少數能擺脫“007”電影陰影的邦德女郎之一。1984年後她就鮮在大熒幕上出現,參演的作品較少。曾與Micheal Attenborough、Geoffrey planer和David Flynn有過三段失敗的婚姻。曾與David Flynn育有二個兒女。1993年5月與現任丈夫James Keach結婚,育有一對雙胞胎兒子。
克里斯多福·里夫
(Christopher Reeve)1952年生於紐約,從小喜歡錶演,在攻讀康乃爾大學文學士學位後,又進朱利亞德戲劇學院進修戲劇,第一次登上銀幕是1977年的影片《核子潛艇遇險記》。1978至1987年開始主演《超人》(1—4集)。後因一場騎馬意外導致癱瘓。
幕後製作
這是一部十分浪漫迷人的奇幻愛情片,懷舊色彩濃厚。“超人”里夫的表演很膚淺,影片也有煽情之嫌。但影片的場景(小島旅店)以及音樂卻成了真正的明星。
影片評論
《時光倒流七十年》的劇情並不複雜:理察是位新進劇作家,在一次聚會上碰到位神秘老婦人,老婦人送給他一塊金表,並叫他回來找她。八年後,一次他在某舊式旅館渡假時,發現了一張女明星的舊照片,照片上的女主人公是如此的美麗和高貴。原來就是那位送他懷表的老婦人,而她已經去世。理察通過催眠術回到過去和她公相見了,兩人相聚的快樂時光是如此短暫,理察不慎又回到了現在。失魂落魄的理察把自己反鎖在飯店房間裡痴痴而坐,他的手裡仍然緊緊握著那隻古董懷表。
這部電影的魅力絕不是看看劇情就可以領略到的,這是一部溫柔多情、纏綿悱惻的愛情影片,處理上頗多細膩婉轉,這種古典浪漫主義的處理手法在現在的愛情電影中已經近乎絕跡。與同類題材的電影相比,如《穿越時空愛上你》等等,影片的古典氣質更加明顯。影片並沒有使用時間機器這類道具,而是通過催眠術回到70年前。與其說是兩個人的愛情,不如說是這位男主角一廂情願的幻想。這種幻想讓他不可自拔,最後的一個鏡頭,是一個夢幻般的景象中,女主人公在前面微笑地等待著他。而他在飯店房間裡深深陷入失落的愛情之中。不管是幻想,還是真的逾時空愛戀,這種對愛情的執著正是打動觀眾的地方。而無可挽回的愛情悲劇讓雙方深深陷入哀思之中,真正感人之處不是他們超越時空的奇蹟,而是他們深深愛著對方所需要鼓起的勇氣,而美麗是造成這一切後果的動因,也是悲劇的開始。看完電影之後,真的讓觀眾感到迷惑,到底這是不是僅僅一場夢而已,不過,從一定程度上來說,人生本身就是一場夢。
對於這部電影,首先不得不提的是兩位男主角,對於廣大影迷來說他們無疑都是傳奇般的人物:超人——克里斯多福·里夫和上校——克里斯多福·普盧默,他們都各自在影史中占據了重要的位置。而影片的主題曲最終和本片一樣成為了經典,它的完整題名為《帕格尼尼主題狂想曲》,
是一支溫柔多情、纏綿悱惻的鋼琴協奏曲。此曲是俄羅斯作曲家拉赫馬尼諾夫於1934年完成的一首鋼琴與管弦樂作品,根據義大利小提琴家帕格尼尼第24首小提琴隨想曲的主題而作。這首樂曲被導演拿來作為一件重要的音樂道具,起到了跨越時空、在男女主人公之間溝通心靈的作用。後來還據說,本片中的音樂主題是JOHN BARRY自己創造的,片中不過是用到了《怕格尼尼主題狂想曲》中那段非常著名的十八變奏(如男主角第一次在牆上看到畫像時), 而還有一種說法是據以前看過的一本書上講,JOHN BARRY的主題是將拉赫的十八變奏的五線譜上以某一線為中心,將上下的音符翻轉過來,就成了這一同樣動人的主題。同時,電影的插曲《the one you love》也是一首不可錯過的歌曲,與電影的主題和氛圍搭配的恰到好處,讓人動容。
賞析
1972年,米爾菲爾德大學,青年劇作家理察·科里爾在慶祝自己的作品成功首演的聚會上,遇見一位神秘、端莊的老婦人。她在科里爾手裡放了一樣東西, 對他悄聲說道:“回來找我!”然後飄然而去。 同伴們問科里爾這是誰,他也不知道。攤開手掌一看,原來是一塊精緻的懷表。
這是1980年美國浪漫幻想片《時光倒流》的開端—— 一支溫柔多情、纏綿悱惻的獨奏提琴鏇律響起,鏡頭切換。
思緒萬千的老婦人回到家中,那是位於一家大飯店的湖邊寓所。 她把自己關在房間裡。唱片開始在一架老式唱機上鏇轉, 飄出“帕格尼尼主題狂想曲”的動人曲調。 她含淚坐在搖椅上,手捧剛剛看完的演出的節目單: “Too Much Spring”——舞台劇《春意盎然》, 編劇:理察·科里爾。她的臉上流露出了悵惘、陶醉的微笑。
《時光倒流七十年》中那段溫柔多情、纏綿悱惻的鋼琴協奏曲, 這首樂曲委婉動人,如溫柔的手指划過心房, 像凝望少女眼中百轉千回的情愫,穿越時空久久縈繞……
此曲是俄羅斯作曲家拉赫馬尼諾夫於1934年完成的一首鋼琴與管弦樂作品, 根據義大利小提琴家帕格尼尼第24首小提琴隨想曲的主題而作, 故稱“帕格尼尼主題狂想曲”,編號43。是一支溫柔多情、纏綿悱惻的鋼琴協奏曲。 在影片《時光倒流》中,這首樂曲不但被導演拿來作為一件重要的音樂道具, 起到了跨越時空、在男女主人公之間溝通心靈的作用, 而且在作曲家約翰巴里(John Barry)手中,成為全片配樂的靈感與源泉。
影片的主題曲最終和本片一樣成為了經典,它的完整題名為《帕格尼尼主題狂想曲》, 實際上,《時光倒流》主題就是 “帕格尼尼主題狂想曲”,第18變奏的一首變奏曲(a Re-variation)。 約翰·巴里在鏇律的情緒和節奏以及曲調的走向和速度上,都與原曲既保持相近又有區別, 也就是影片裡使用的這部分樂曲。這首變奏聽上去委婉動人而又熱情奔放, 最受人喜愛,以至於成了整部作品——“帕格尼尼主題狂想曲”的代名詞。 使觀眾自始至終感覺到由一首不斷出現的動人樂曲所折射、 所輝映的兩個藝術家之間那種心心相印的高尚激情的存在。
隨著鏡頭的疊化,音量出現了增強,音樂不間斷地從老婦人的老式唱機過渡到了 8年以後理察在芝加哥的現代化公寓裡的落地式組合音響上。一首不朽的樂曲穿越了時空, 冥冥之中把兩顆永遠在孤獨中相互尋覓的心連線了起來,故事情節也隨之展開……。
處於一種莫名煩躁中的理察關掉了唱機,扯下打字機上沒寫下去的稿紙,駕車外出。 出了市區,行駛在陽光明媚的公路上,音樂也變得優雅流暢, 和剛才喧囂、嘈雜的都市音響形成鮮明對比,代替語言來敘述主人公心情的變化。 經過了“大飯店” 的路標,不知為什麼他停了下來, 隨著他倒車的動作,車子退回到通往大飯店的岔路口, 提琴獨奏出的老婦人的主題動機,猶如一種神秘的回憶與召喚。
不知不覺中理察已經走上了一條追尋往昔的路,提琴獨奏的溫柔纏綿的動機是主題的另一變奏, 配樂的第二段進入了時光倒流主題。這是影片中第一次出現這一鏇律,這首樂曲不但在約翰·巴里自己的電影作品中, 在整個電影音樂世界裡也屬於流傳最廣、最受歡迎的作品。
“時光倒流”主題的結構帶有著鮮明的巴里特徵:優美如歌,聽起來沁人心脾,在寧靜的豎琴伴隨下,柔和的長笛獨奏出了一支富於歌唱性的鏇律,弦樂不露鋒芒地開始進入的時候,帶來一種溫暖、纏綿的感覺, 隨即以明亮的音色替代了長笛,抒發出心中難以遏制的激情。當這一鏇律又在獨奏鋼琴上以柔和、纖細的音色再現時, 無形中喚起一種來自遙遠時空的失落與憂傷。
理察在飯店的陳列室里感覺到有人注視自己,這是一個非常巧妙的慢速推進、從觀眾視角拍攝的主觀鏡頭。 他回過頭來,立刻被對面牆上照片裡一個年輕女子的充滿溫情的熾熱目光所吸引,在一步步走近照片時,他穿過了屋角左上方射下來的一束耀眼的光線,這一鏡頭的設計給觀眾帶來一種真切的恍如隔世之感,“帕格尼尼主題狂想曲”的動人鏇律在這一場景中再次出現……。
淡淡飛揚著塵煙的日光中他向她緩緩地走近, 想要看清楚這張掛在牆上幾十年的容顏為何風采依舊,微笑凝固在過去, 卻仿佛停留在今日。相逢的時刻,他被時光釘在了原地,再也動彈不得。 誰也不知道,迷住理察的照片下面為什麼沒有名字,他決心查個水落石出。 理察開始尋覓這個讓他魂牽夢縈的女子過去所有的蹤跡,在圖書館裡他終於發現, 照片的主人,是當年非常著名的女演員、表演藝術家愛麗絲·麥肯娜, 而當他在看到她年老時拍的最後一張照片時,他震懾了, 原來她就是送給他懷表的那個神秘婦人,而且就在8年前的那天晚上去世。 時間猶如一個最殘忍的魔術師,雕刻了她的臉龐,使得他們短暫的相逢竟然成了一場告別。
飯店看門人對他的似曾相識,他在拜訪愛麗絲故居時也深感一切似曾相識, 愛麗絲曾視如生命的那塊懷表,八音盒播放的那首正是愛麗絲最喜愛的樂曲“帕格尼尼主題狂想曲”, 她的書架上擺著理察上大學時的哲學教授所寫的一本書 《TRAVELS THROUGH TIME——穿越時光去旅行》, 他越來越感覺到自己的命運與這個美麗的女子有著絲絲縷縷的聯繫。 最終,他從飯店頂層的閣樓中找到了旅客登記簿里自己曾在1912年6月28日的簽名,為了見證這段跨越時空的愛情,他按照70年前流行的樣式穿戴停當, 做好了一切準備,義無返顧地開始了自己的穿越時空之旅。
音樂在參與這一情節敘事的過程中採用的是較為典型的“音畫同步”手法。
理察在請教了他的哲學教授之後,多次試圖進入一種特殊的睡眠狀態,但在一開始時不成功。 這時作曲家在(C小調)低音弦樂陰暗、朦朧的背景上, 用提琴聲部反覆演奏出了一個時斷時續、躊躇不前的鏇律。 鋼琴上的一個與之近似、顯得小心翼翼的片段不時地插入,以及這一段音樂中調性的相對不穩定,更增強了一種恍惚不安和焦慮渴望的情緒,準確地、形象地揭示出了理察此刻的境遇和心態。
當理察在旅客登記簿上找到自己簽名時,音樂進入了另一個層次, 以鏇律的相對舒展和調性的相對穩定(回到C小調),表現出他為自己時光之旅的可能性找到依據,終於鬆了一口氣的感覺。 最後,當理察一覺醒來,發現自己終於回到了68年前,音樂也同步上升到一個更高的層次 (轉入C大調),以鏇律的明亮與舒展、調性的變化與穩定和過去形成了對比, 表達了主人公如願以償後的喜悅與興奮。 在當年碧波蕩漾的湖水邊的綠樹叢中,理察終於見到了楚楚動人的畫中人 ——嫵媚迷人的愛麗絲。帶有神秘氣質的英國女演員珍·西摩爾使這一場景所需要的氣氛非常到位,她似乎正在等待什麼人。面對理察,她悄聲地急切問道:“是你嗎,是吧?”
加弱音器的提琴獨奏出的委婉鏇律,形象地勾勒出了愛麗絲含蓄、甜蜜、嬌美的輪廓,在這一場景中時光倒流主題的再現帶有著溫暖、幸福的色彩。
兩人終於相見。儘管一再受到愛麗絲所在劇團的經理羅賓遜先生的阻撓, 但他們在當年那藝術氛圍濃厚、風景秀麗多姿的湖畔仍然度過了美好的一天,稍感壓抑與含蓄的大提琴獨奏似乎在訴說著心中的失落和渴望,音色逐漸明朗的弦樂隊如歌般流暢, 多情的鏇律似乎在傾訴著穿越遙遠時空的不易與艱辛……,隨著豎琴上歡快地湧出的泉水般琶音, 一支令人感到酣暢與甜蜜的曲調終於出現了:A Day Together——相聚的一天。
“相聚的一天”這段配樂的後半部分又回到了時光倒流主題。 我們時刻感覺到這段熟悉的鏇律與“帕格尼尼主題狂想曲”的密切相關。 當兩人泛舟湖上,理察情不自禁地哼唱“狂想曲”的時候,愛麗絲一下子愛上了這個曲子。她是通過理察知道並且開始喜歡這首樂曲的。這是影片很有趣、也很講究的一個細節,
其中隱含著豐富的戲劇因素。我們知道,拉赫馬尼諾夫的“帕格尼尼主題狂想曲”產生於1934年。生活在七八十年代的理察當然會接觸到這個作品,而生活在世紀初—— 1912年前後的愛麗絲就無從知道這一作品的存在了。所以她問:“這是什麼曲子?太好聽了!” 這一鏇律對她來說,成了命中注定要改變她的一生的夢中情人理察從未來歲月帶來的珍貴禮物…… 在當晚的演出中,由於理察就在觀眾席里,因而激發了愛麗絲的靈感,她不由自主地出了戲,增加了一大段內心獨白。面對夢中情人,她通過舞台上的女主角之口表達了自己心中難以遏制的深厚激情。 幕間休息時,進入後台的理察看見愛麗絲正在相機前拍攝讓他著迷的那張照片, 就在愛麗絲與他的目光接觸的瞬間,她的臉龐顯得更加光彩照人,露出了燦爛、永恆的微笑……
尾聲。時光倒流了七十年,愛情卻只消這一瞬間,宛若煙火。最難忘的時刻:兩人歷盡磨難終於幸福地在一起了,並一起無限憧憬美好的未來。 然而,就在那極為美好的時刻,理察無意間從衣袋裡掏出了遺留的一枚1972年的硬幣,打碎了眼前的美夢。 他眼睜睜地看著愛麗絲絕望地呼叫著他的名字,消失在了黑暗的、永恆的時間隧道中。 絕望的理察試圖再一次回到過去,但他知道,那遙遠的美好時光一去不復返了。 當年兩人相見時鬱鬱蔥蔥的大樹現在已經枯乾,原本富於浪漫情懷的沙灘如今擺放著垃圾筒……現實中的一切已經變得如此不堪入目,一種強烈的懷舊感在我們心中油然而生。 被失去愛麗絲這一事實擊垮了的理察,同時也失去了活下去的力量, 他坐在房間裡一個星期滴水未進。全片最後的鏡頭是他和愛麗絲在潔白一片的天國重新相會,
“時光倒流”主題全曲再現……”
推薦一批穿越的愛情電影
如果時空可以穿越,過去與未來咫尺之間,所謂愛情宿命,應該也別有玄機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