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作者:(德)雅斯貝斯(Jaspers,K.)著,王德峰譯
出版社:上海譯文出版社
出版時間:2005-5-1
版次:1
頁數:176
字數:165000
印刷時間:2005-5-1
紙張:膠版紙
ISBN:9787532736386
包裝:平裝
內容簡介
《時代的精神狀況》以實存哲學式的反思做底線,描繪了與西方社會現代化進程相伴的精神文化的巨大震撼,以及這種震撼留給當代西方人的困境。卡爾•雅斯貝斯是20世紀著名的德國哲學家、存在主義哲學的奠基者之一。作者為德國存在主義哲學家,主張哲學是對存在的主觀解釋,認為哲學應當為人的自由而呼籲,應當注重人的生存,並以此作為一切現實的核心。《時代的精神狀況》為其重要著作。
在這本“小書”中,作者高屋建瓴地回顧了西方人“時代意識”的起源(時代意識並非人來就有,在雅氏的論題範圍內,它是西方文化精神在近代發生轉向的產物),分析了資產階級革命的精神原則,討論了科技進步的文化前提及其對社會形態變遷的作用,討論了民主政治與貴族理想之間的對立。全書以實存哲學式的反思(不是那種思辨性的歷史哲學的反思)作底線,描寫了與西方社會現代化進程相伴隨的精神文化的巨大震撼以及這種震撼留給當代西方人的困境。
世紀文庫簡介
“釐清西方思想脈絡,更新中國學術傳統”,為“世紀文庫”之編輯指針。文庫分為中西兩大書系。中學書系由清末民初開始,全面整理中國近現代以來的學術著作,以期為今人反思現代中國的社會和精神處境鋪建思考的進階;西學書系旨在從西方文明的整體進程中出發,系統譯介自古希臘羅馬以降的經典文獻,供此展現西方思想傳統的生髮流變過程,從而為我們返回現代中國之核心問題奠定堅實的文本基礎。
編輯推薦
《時代的精神狀況》是“二十世紀西方哲學譯叢”之一,全書共分5個篇章,主要回顧了西方人“時代意識”的起源,描繪了與西方社會現代化進程相伴隨的精神文化的巨大震撼,以及這種震撼留給當代西方人的困境。具體內容包括技術和機器成為民眾生活的決定因素、企圖證明被當做絕對而表述的生活秩序能夠建立的種種嘗試(現代詭辯)、當代生活秩序的危機狀況、整體的不可理解性、個體自我在當代狀況中的維持等。該書可供從事相關工作的人員作為參考用書使用。
第1版基本信息
出版社:上海譯文出版社;第1版(2008年6月1日)
外文書名:MANINTHEMODERNAGE
叢書名:二十世紀西方哲學譯叢
平裝:201頁
正文語種:漢語
開本:32
ISBN:7532745082,9787532745081
條形碼:9787532745081
產品尺寸及重量:20.8x14.6x1.4cm;322g
ASIN:B001BIY8TY
作者簡介
作者:(德國)卡爾•雅斯貝斯譯者:王德峰
雅斯貝斯1883年2月23日出生於德國北海沿岸的奧爾登堡(01denburg)。1909年獲醫學博士學位之後在海德堡大學精神病院工作、1921年成為海德堡大學哲學教授。1933年納粹運動興起,雅斯貝斯由於妻子是猶太人等原因而遭到排斥,並被剝奪教授職位和出著作權,直到1969年2月26日在瑞士去世為止。主要著作有《世界觀的心理學》(1919)、《時代的精神狀況》(1931)、《哲學》(1932)、《論真理》(1947)、《歷史的起源和目的》(1949)、《偉大的哲人們》(1957)等等。
王德峰,復旦大學哲學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復旦大學當代國外馬克思主義研究中心研究員,現主要從事馬克思主義哲學的當代意義和當代藝術哲學方面的研究。
文摘
技術和機器成為民眾生活的決定因素
世界總人口的估計數在1800年是8。5億左右,現在則為18億。在一又三分之一世紀中,人口增長了一倍多。如果沒有技術的進步,這種前所未有的增長是不可能的。種種發現與發明造成如下結果:生產在一個新的基礎上進行;企業被組織起來;勞動生產率有計畫地提高;交通與通訊工具在世界範圍得到巨大改進;法律被系統地加以整理,有效的警察制度被建立起來,公共秩序由此得到保證。上述這些結果合起來又大大地提高了預測工業和商業活動後果的能力。現在,龐大的企業能夠通過一個中心來指揮,哪怕它們的雇員多達幾十萬,觸角伸及世界各地。
這項發展與生產和分配活動的合理化相聯繫。決定之作出,依據的是知識與計算,而不是本能與欲望。這項發展同樣也與機器化相聯繫,一切工作都在每一個有關的人都須遵循的詳細的規則與規章下進行。過去,人們在這類事情上通常是等待“事情的自己發生”而無所助力。現在,他們卻預先設計好一切而不是聽任機遇的安排。但同時這也造成了單個工人在許多方面幾乎等同於機器零件這樣的結果。
今天的人口所以能達到龐大的規模,全是由於這樣一架各部件彼此相接而運轉起來的巨大機器,每個工人都是其中的齒輪上的一個牙齒。由此,我們的基本需要就由史無前例的高效率來滿足。離我們現在不遠的19世紀初葉,德國還發生過饑荒。瘟疫帶來浩劫,嬰兒死亡率極高,很少有人活到長壽之齡。今天,在西方的文明國度里,和平時期的饑荒並無所聞。1750年,倫敦居民的年死亡率是二十分之一,如今僅至八十分之一。由於健康保險與失業保險以及其他社會福利制度,今天已經沒有人再面臨餓死的威脅,而這種威脅過去曾是整個歐洲人口的命運。相反,在亞洲,這種危險卻仍然司空見慣。
民眾生活必需品的供應並不是按照一個統一的計畫進行的,而是一個極為複雜的系統的結果。在這個系統中,合理化與機器化將無數來源不同的因素匯合成巨大的洪流。這樣得到的總結果不是一種把人當做低級動物的奴隸經濟,而是一種由獨立人格形成的經濟。每個人在自己的位置上發揚良好的意志與自願合作,是使整體運轉正常的根本條件。因此,這架機器的政治結構必定是這種或那種形式的民主。不再有人能夠按照一個預想的計畫去武斷地決定民眾應該做什麼,因為,普遍的贊同與容許在今天是不可缺少的。這架機器的運轉實際上是無數個人意志張力的一種合力,這些意志張力,儘管彼此有衝突,卻最終聯合起來發生作用。從長遠看,個人所作的事決定於他作為一個生產者所具有的功能。所以,雖然所有工作都是有目的的,但並無整體上有目的的經濟。
在最近兩個世紀裡,在這一關於生活秩序的觀念的基礎上已發展出了政治經濟學。由於一般意識所理解的技術一經濟的發展以及社會的發展愈益成為歷史事變進程的決定因素,關於這些發展的知識就逐漸成為有關人類事務的科學。這一點說明了何以一條看似簡單的原理,即有目的地、合理地安排人類生活必需品的供應的原理,卻呈現了如此複雜的面貌。我們在這裡關心的是調節與控制,但它們本身從未完整地表現出來,而只能通過連續不斷地改變形態來保持自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