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埔精神

黃埔精神

黃埔軍校是國共合作的產物,黃埔軍校師生在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中,發揮了愛國革命的黃埔精神,為中華民族獨立解放做出了奉獻。黃埔精神實質是以愛國為核心的精神力量,是維護和捍衛祖國完整統一的堅強信念,具有推動社會進步和積極帶動社會前進的先鋒行動的風範。

黃埔軍校簡介

黃埔軍校是一個時代的記憶,也是一個時代的縮影。

在歷史上,黃埔軍校曾與美國西點軍校、日本士官學校、英國皇家軍事學院、蘇聯伏龍芝軍事學院齊名,是世界著名的幾大軍校之一。

今天,隨著歲月的流逝,黃埔軍校已經逐漸淡出了人們的視野,成為遙遠的記憶;但黃埔精神卻穿越時空,傳承至今,繼續散發著無窮的魅力,產生著久遠的影響。

精神的提出

“黃埔精神”作為一個固定詞組、一個特定的概念,最早是在什麼時間、由誰提出來的呢?

從目前已有的文獻資料看,最早提出“黃埔精神”這一概念的是黃埔軍校政治教官安體誠。1926年9月23日,安體誠在《黃埔日刊》發表了“什麼是黃埔精神?”一文,第一次提出了“黃埔精神”這個概念。文章一開頭便寫道:“一個團體,一種組織,只要它能繼續存在而成為一種勢力,必定具有也必定形成一種特殊精神;能使它的正當精神得到充分的發揚與廣大,這種團體必定是能完成其使命而創造出無限之價值的。這團體精神的具有與形成,發揚與廣大,其可能性,當然要受歷史和環境的支配,同時也必然要靠各分子之人為的努力而進展!黃埔中央軍事政治學校它在中國已形成一種勢力,已成為中國革命工作上很有關係的一個組織了。這其中有它的特殊精神存在,已是本校和留意本校的人都能感到而承認的了。它的精神,有以名之,名之曰‘黃埔精神’!”

不久,在1926年10月4日舉行的黃埔軍校第四期畢業生典禮上,全體畢業生宣讀的誓詞又提到了“黃埔精神”。誓詞全文為:“不愛錢,不偷生。統一意志,親愛精誠,遵守遺囑,立定腳跟。為主義而奮鬥,為主義而犧牲。繼續先烈生命,發揚黃埔精神。以達國民革命之目的;以求世界革命之完成。”

此後,黃埔精神的提法和使用頻率更加多了起來,一直延續到今天,顯示了黃埔精神自身持久的生命力和影響力。

精神的內涵

什麼是黃埔精神?它的內涵都包括哪些內容?理清這些問題,對於正確地理解和把握黃埔精神,更好地發揚黃埔精神有著重要的意義。

對於黃埔精神的內涵,安體誠在《什麼是黃埔精神?》一文中作了初步闡述。他認為,黃埔精神首先是“始終充滿著信仰並實行真正中山主義的革命軍人精神”;其次“是除了它所具之一般的軍人精神如不怕死,甚至有政治主張(不論何種)和我們個人主觀所希望的外,分析它的特具的精神,可以說黃埔精神是建築在總理所定的:(一)聯俄,(二)聯共,(三)擁護農工三大政策上的。徹底厲行本黨聯俄聯共擁護農工三大政策的精神,就是迄今的黃埔精神之所以為黃埔精神。”

隨後,在黃埔軍校第四期畢業生典禮上,學生代表郭俊英(即郭化若)在演說詞中對黃埔精神的內涵也作了同樣的解釋:“什麼是黃埔精神?具體說來,就是實行總理的聯俄,聯共,扶助農工的三大政策。本來這是黨的根本政策,但因在黃埔表現得特別清楚,就是說我們同學對於這三大政策認識得特別明了,特別努力的去擁護並且實行,所以說是黃埔的精神。”這種解釋反映了當時人們對黃埔精神的理解和認識。
此後,黃埔同學在為國家和民族的前途與命運而英勇奮鬥的過程中,經過戰爭的洗禮、人生的磨礪,對黃埔精神的理解視野更為寬闊,認識更加深刻。

目前,對黃埔精神的內涵主要有兩種解釋:一是把黃埔精神概括為四個字:“愛國、革命”;二是把黃埔精神概括為六個字“犧牲、團結、負責”。對這六個字,有人還作了進一步的闡述,認為有了犧牲精神,即能無我無私,不畏艱險,以少勝多,以一當萬;有了團結精神,就能親愛精誠,協調合作,義共患難,志同生死;有了負責精神,即能貫徹命令,負責到底,不達目的,決不中止。應該說,這兩種解釋都有道理,只不過因理解的角度不同、層次不同,而在表述上有所區別罷了。

我們不妨分析一下這兩種解釋。用“愛國、革命”來概括黃埔精神的內涵,可以說是抓住了黃埔精神的主旨、核心,這也是黃埔精神的本質特徵。為什麼這樣講呢?因為說到黃埔精神,就不能不講到黃埔軍校;講到黃埔軍校,就不能不了解孫中山先生創建黃埔軍校的初衷和辦學理念;而要了解孫中山先生創建黃埔軍校的起因和目的,就不能不清楚孫中山先生坎坷的革命經歷。

孫中山先生走上民主革命道路後,為了推翻腐朽的清王朝,發動領導了多次武裝起義,但都失敗了。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義成功。
孫中山在美國獲悉訊息,於年底回國,被選舉為中華民國臨時大總統。次年1月1日,他宣誓就職,宣告了中華民國的誕生。但是,掌握清政府實權的袁世凱在帝國主義的支持下,內外勾結,上下施壓,迫使孫中山辭去了臨時大總統職務,革命果實落到了袁世凱手中。此後,孫中山先後發動了討袁的二次革命和護法運動,希望藉助軍閥的力量去達到革命的目的,結果都失敗了。1921年5月5日,孫中山在廣州就任非常大總統,成立革命政府,積極準備北伐。但第二年,粵軍頭領陳炯明勾結直系軍閥,在廣州發動叛亂,孫中山被迫回到上海。在絕境中,孫中山遇到了共產黨,他真誠地接受了中國共產黨和蘇俄的幫助。1922年9月,孫中山開始著手改組國民黨。1924年1月,孫中山主持召開國民黨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確立了聯俄、聯共、扶助農工的三大政策,並在中國共產黨和共產國際的幫助下,開始了黃埔軍校的籌建工作。關於創建黃埔軍校的目的,孫中山先生在黃埔軍校開學典禮的講話中說得十分清楚:“在這裡開這個軍官學校,獨一無二的希望,就是創造革命軍,來挽救中國的危亡”。慘痛的教訓告訴他,要救國圖存,就要有自己的革命武裝。
在辦學理念上,孫中山先生希望通過新的課程設定,新的訓練方法,打造一支為實現他的理想而奮鬥的新型的革命武裝。從孫中山先生的革命經歷和創辦黃埔軍校的過程我們可以看出,主導他行動的始終是愛國革命的思想。孫中山先生深知,要使中華民族獲得新生,要讓中國擁有光明的前途,腐朽的清王朝必須推翻,禍國殃民的各路軍閥必須打倒。否則,國家無望,民族不興。而要實現這一偉大的奮鬥目標,武裝革命是唯一的道路。孫中山先生正是舉著愛國革命的旗幟一路走來,直到生命的最後一息。
他的這種思想和實踐,深深地影響了黃埔軍校,深深地影響了黃埔師生,也給黃埔精神打上了深深的烙印。由於孫中山先生的愛國主義思想是通過革命行動體現出來的,因此,在黃埔軍校,“革命”一詞出現的頻率最高;在黃埔師生身上,革命精神體現得最為鮮明。就連後來站到革命對立面的蔣介石先生當時對學員都說道:“你們來黃埔軍校,是為了革命;如果我將來不革命,以至反革命了,你們就起來反對我、打倒我。”應該說,革命思想在當時的黃埔軍校是深入人心的。

至於“犧牲、團結、負責”的精神,不僅在黃埔軍校的教育中特彆強調,而且在黃埔師生身上同樣體現得十分明顯,特別是在東征、北伐和抗戰這種血與火的考驗中,黃埔師生將這些精神展現得更是淋漓盡致。

可以這樣說,“愛國、革命”在黃埔精神中解決的是“為誰扛槍、為誰打仗”的問題;“犧牲、團結、負責”在黃埔精神中解決的則是“怎樣扛槍、怎樣打仗”的問題。這是兩個層面的東西,前者是靈魂、是方向,後者是方法、是途徑。兩者的解釋雖然有所不同,但這兩個層面的內容卻是緊密相連、缺一不可的,共同存在於黃埔精神的內涵中。

當然在這兩種解釋之外,在黃埔精神的內涵上還應該加上兩條:一是艱苦奮鬥的精神,二是無私奉獻的精神。

關於艱苦奮鬥這一點,在黃埔軍校初創時期體現得非常突出。當年,黃埔舊址“敗瓦頹垣,荒煙蔓草,已久為狐鼠竊居之所。”草創人員,“著手修葺,披荊斬棘,除穢去污,飛堊流丹,煥然一新。以前蛇鼠叢眾之墟,一變而為躍馬談兵之地。”黃埔同學的生活當時也是十分艱苦。曾任黃埔軍校入伍生隊代理總隊長的張治中曾這樣描述:“學生的服裝只是一套灰布的衣服,沒有襪子,赤著足穿草鞋。住的房子更是簡陋得很,當時只有一部分學生借用從前黃埔陸軍國小的瓦房來住的。此外就完全住在臨時用蘆席搭成的棚子,睡的是用竹子擔起的床。”在以後的崢嶸歲月里,黃埔同學同樣與艱苦相伴,與奮鬥相隨。

無私奉獻在黃埔精神中同樣占有重要的位置。當年在黃埔軍校的大門口貼著這樣一副對聯,“升官發財莫入此門,貪生怕死請走他路”;在黃埔同學中有一句口號叫得很響,“愛國家,愛百姓,不要錢,不要命”;孫中山先生在開學典禮的講話中對黃埔同學講得更加明確,“從今天起立一個志願,一生一世都不存升官發財的心理,只知道做救國救民的事業”。這些都強烈地傳遞了這樣一個信息:作為黃埔同學要有無私奉獻的精神,要以國家和民族利益為重,勇於拋棄自己的私利,一心從事革命的事業。

綜上所述,黃埔精神的內涵應該包括愛國、革命、犧牲、團結、負責、奮鬥、奉獻等七個方面。

精神的成因

一種思想的產生不是憑空的,一種精神的形成也是有條件和過程的,黃埔精神也是這樣。

首先,當時的中國社會狀況是催生黃埔精神的土壤。20世紀20年代初,中國處於軍閥割據、四分五裂的狀態。在帝國主義勢力的支持下,各路軍閥連年混戰,烽煙不斷。由於軍費激增,大小軍閥在他們的統治區內巧立名目,增收捐稅,濫發紙幣,大肆搜刮,致使經濟蕭條,民不聊生。“打倒列強,除軍閥”,是當時全國人民共同的強烈願望。中國的這種政治、經濟、社會和民生狀況,正是黃埔精神產生的客觀條件。

其次,黃埔精神的成因在於當初報考黃埔軍校的人都是一些愛國的熱血青年,他們到這裡來,不是為個人尋出路、謀生存,而是為國家謀前途,為民族求解放,為社會找出路。當年,郭俊英(即郭化若)代表第四期畢業學生髮表的演說詞中的一段話集中反映了當時黃埔同學的現實思想。他在演說詞中講到:“我們看見舊社會制度,它的經濟組織,生產關係,都不合於社會多數人生活的要求。我們不能忍受這種壓迫下去,我們要起來反抗它!只有黃埔訓練出的軍隊,是革命的武力,所以我們跑上我們青年唯一的出路黃埔來。於是拋棄家庭,犧牲一切,到此革命軍的重心地,來學革命的技術,準備著為民族解放的先鋒,去打倒那八十年來壓迫侵略我們中國,及其他各弱小民族的國際帝國主義者和其真走狗軍閥,及一切反革命派。”正因為黃埔同學抱著這樣的目的來入學,所以他們在黃埔軍校接受黃埔精神的薰陶和教育是自覺的、發自內心的。這當中,他們既是黃埔精神的客群者、參與者,也是黃埔精神的承載者和體現者。離開這個群體,就談不上黃埔精神。

第三,黃埔軍校是培育黃埔精神的搖籃。從建校伊始,孫中山即將“以黨治校”作為軍校建設與管理的重要原則。具體內容包括:校總理由黨的領袖兼任,在軍校設立黨代表和政治部,建有一套政治工作與政治教育制度。當時,孫中山以國民黨領袖的身份親任校總理,直接參與軍校重大決策。黨代表則在加強黨對軍校的領導,保證黨的主義和方針政策在軍校的貫徹落實方面負有重要責任。黨代表在代表黨組織對軍校各項工作實施監督和指導方面,與校長具有同等職權。政治部是輔助黨代表進行政治工作、管理黨務和實施政治訓練的領導機關,負責對學生灌輸政治理論知識,培訓革命精神。
當時,在黃埔軍校開設的政治教育科目有:中國國民黨史、三民主義、帝國主義侵略中國史、中國現代史、帝國主義、社會進化史、社會學科概論、社會問題、社會主義、政治學、經濟學、經濟思想史、各國憲法比較、軍隊政治工作、黨的組織問題、中國政治經濟狀況、世界政治經濟狀況、政治經濟地理等。為了督促黃埔同學學習政治,認真接受政治教育,當時還以校長令的形式發文,嚴令官長學生學習研究政治。此外,在軍事和其他科目的學習上,黃埔軍校同樣嚴格要求,嚴格訓練,讓黃埔同學在艱苦的環境中經受摔打磨練,提高軍事技術,增強意志信念。在這樣的氛圍薰陶下,黃埔精神如春風化雨,點滴入土,逐漸深入到黃埔同學的心裡,融入到他們的血液中,體現到他們的行動上。

第四,精神具有繼承性,黃埔精神既是民族精神孕育的結果,也是民族精神在特定時期的具體體現。中華民族在千百年的實踐活動中形成了自己獨具特色的價值取向,熔鑄了自己內涵豐富的民族精神。這種民族精神,積數千年文化思想之精華,博大精深,是中華民族生命肌體中不可分割的重要組成部分。比如:重氣節,崇尚“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思報國,常憶“天下興亡,匹夫有責”、“位卑未敢忘憂國”、“苟利國家生死以,豈因禍福避趨之”;重奮鬥,堅信“艱難困苦,玉汝於成”、“生於憂患,死於安樂”;講奉獻,推崇“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鞠躬盡瘁,死而後已”;倡清廉,追求“公生明,廉生威”、“粉身碎骨渾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間”這些精神經過積澱和發揚,成為民族凝聚的根、不散的魂,成為中華民族萬眾一心、勇往直前、無堅不摧的巨大精神力量。

在源遠流長的民族精神的薰陶下,幾千年來,在中華民族不同的歷史時期、不同的發展階段,先後誕生了許多帶有鮮明時代特徵的具體精神。遠的不說,僅現代就有我們熟知的井岡山精神、長征精神、延安精神、太行精神、紅岩精神、西柏坡精神、抗戰精神,以及後來的大慶精神、雷鋒精神、紅旗渠精神、“兩彈一星”精神、抗洪精神、抗擊非典精神、載人航天精神等等。當然,這裡面也有黃埔精神,因為黃埔精神也是民族精神孕育的結果,是民族精神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我們寶貴的精神財富。中華民族所形成的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團結統一、愛好和平、勤勞勇敢、自強不息的民族精神,在黃埔精神中不僅有所涵蓋,而且在黃埔師生身上更有突出表現。為了國家的獨立和民族的解放,黃埔師生東征、北伐,浴血奮戰;特別是在中華民族面臨生死存亡之際,黃埔師生挺身而出,抗擊日寇,用血肉之軀和全國人民一道築起了保家衛國的堅固長城。在他們身上體現出來的強烈的愛國主義精神,百折不撓的革命精神,奮不顧身的犧牲精神,恪守軍人天職的負責精神,親愛精誠的團結精神,知難而進的奮鬥精神,無私忘我的奉獻精神,不僅是黃埔精神的具體體現,也是民族精神的生動反映。可以說,黃埔精神孕育於民族精神之中,同時也充實和豐富了民族精神。

現實意義

黃埔精神雖然產生於戰火紛飛的年代,但它今天仍不失其現實意義,仍然需要發揚光大。

首先,發揚黃埔精神有助於大力弘揚民族精神。一個民族的偉大復興,不僅包括國家經濟實力的極大增長,也包括民族精神的光大弘揚,包括民族自尊心、自信心的極大增強。對於民族精神在一個國家復興中的重要作用,孫中山先生講過一番發人深省的話:“中國從前是很強盛很文明的國家,在世界中是一個強國,所處的地位比現在的列強像英國、美國、法國、日本還要高得多。因為那個時候的中國,是世界中的獨強。為什麼從前的地位有那么高,到了現在便一落千丈呢?此中最大的原因,我從前已經講過了,就是由於我們喪失了民族精神。所以國家便一天退步一天,我們今天要恢復民族的地位,便先要恢復民族的精神。”黃埔精神中所體現出來的愛國、革命、犧牲、團結、負責、奮鬥、奉獻等精神,不僅是民族精神的具體體現,也是我們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需要繼承和發揚的精神。特別是其中的愛國主義精神,她不僅是黃埔精神的核心,也是民族精神的靈魂,堅持和發揚她有著特殊的重要意義。愛國主義歷來是動員和鼓舞中國人民團結奮鬥的一面旗幟。在這面旗幟下,人們能夠超越曾經有過的恩恩怨怨,不必計較彼此的得得失失,同心同德,為國家、為民族奮鬥不息。千百年來,中華民族歷經磨難,飽嘗艱辛,屢遇強敵,始終不散不倒不滅,靠的就是人們心中永遠不變的愛國情結。愛國主義在不同的時期有不同的具體表現。當年,在外敵入侵國家面臨危難之際,黃埔師生同仇敵愾,共赴國難,浴血殺敵,是愛國主義的集中體現。今天,發揚愛國主義精神,就要維護國家的獨立和主權完整,堅決反對“台獨”和一切西化、分化我國的圖謀,為完成祖國統一大業、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貢獻力量。

其次,發揚黃埔精神有助於增強黃埔同學的榮譽感和責任感,有助於爭取人心,凝聚力量。“天下黃埔是一家。”不論先期後期,不論大陸台灣,不論海內海外,黃埔同學同出一門,黃埔精神是維繫黃埔同學之間的情感紐帶,也是動員和組織黃埔同學的一面旗幟。無論過去和現在,廣大的海內外黃埔同學都是一支重要的力量。當年,在抗日戰爭的緊要關頭,葉劍英同志曾在《解放日報》發表文章指出:“黃埔同學在革命史上的地位,是光榮而重要的。在抗戰中,只要30萬黃埔同學真正全部發揚黃埔精神,誰敢中途妥協?誰敢進行內戰?”時任黃埔軍校校長的蔣介石先生曾訓勉軍校師生說:“我們是為著有了第一次黃埔精神的鼓舞,才有北伐的成功;有了第二次黃埔精神的重振,才有抗戰的勝利。”今天,發揚黃埔精神,能使黃埔同學自然聯想起自己曾經的歲月與滄桑,重新喚起心中不曾失去的光榮與夢想,有助於更廣泛地團結海內外廣大黃埔同學,調動他們的積黃埔2006年第3期極性,為推動祖國和平統一、振興中華民族貢獻力量。

第三,發揚黃埔精神有助於增強黃埔後代的光榮感和使命感。由於歷史和人為的原因,在大陸的黃埔同學經歷了太多的風風雨雨,在人生的道路上遇到了太多的坎坎坷坷,很多人甚至受到了不公正的待遇。今天我們重提發揚黃埔精神,客觀上起到了給歷史以公正、給黃埔同學以肯定、給黃埔後代以鼓舞的作用,有助於增強黃埔後代的光榮感和使命感,使黃埔精神後繼有人,薪火相傳。

第四,發揚黃埔精神有助於整個社會了解黃埔軍校和國共合作的歷史,有助於增進中華民族的大團結。對黃埔軍校的歷史功績,毛澤東同志多次談及。1936年在紅軍大學開學典禮上,他說:“第一次大革命時期有一個黃埔,它的學生成為當時革命的主導力量,領導了北伐的成功,我們紅大就要繼承著黃埔的精神,要完成黃埔未完成的任務,要在第二次大革命中也成為主導的力量,即是要爭取中華民族的獨立解放。”1937年,毛澤東同志在和英國記者貝特蘭談話時又講道,“從前有個黃埔,那裡表現著一種朝氣,這種朝氣也就代表著一種傾向。黃埔和陝公一樣,同學是從各地方來的,又分布到各地方去。那時的黃埔是要打倒軍閥和帝國主義,它是那時中國進步的縮影。”此後,毛澤東在《抗大三周年紀念》一文中再次寫道:“昔日之黃埔,今日之抗大,是先後輝映,彼此競美的。”這些論述都對黃埔軍校和黃埔精神給予了很高的評價。當然,不僅黃埔軍校是國共合作的產物,黃埔精神也是國共兩黨共同培育的結果。國共合作的歷史給人們的教育和啟示今天同樣發人深省。在中國現代歷史上,中國共產黨與國民黨有過兩次合作。第一次合作,推動了轟轟烈烈的北伐戰爭;第二次合作,形成了廣泛的抗日民族統一戰線,取得了抗日戰爭的偉大勝利。這段歷史再次說明了這樣一個道理:合則兩利,分則兩傷。今天,發揚黃埔精神,有助於凝聚包括廣大黃埔同學在內的海內外中華兒女,引導人們以國家利益為重,以民族大義為先,團結一心,攜手並肩,把握大勢,著眼未來,為實現祖國的完全統一和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而共同奮鬥。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