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景德鎮窯青花紅彩海獸紋碗》

《明代景德鎮窯青花紅彩海獸紋碗》

此題材為宣德時期瓷器廣泛使用,成為最常見的紋飾題材之一。

基本信息

【名稱】:景德鎮窯青花紅彩海獸紋碗
景德鎮窯青花紅彩海獸紋碗景德鎮窯青花紅彩海獸紋碗

【器型】:碗
【年代】:明正德年
【尺寸】:高9.6厘米、口徑16.4厘米、足徑5.5厘米。

器物介紹

明代景德鎮窯青花紅彩海獸紋碗,該器物胎質潔白細膩,釉層肥厚,略呈青白色,直口,腹較深,圈足底有釉。外口沿繪青花幾何圖案,腹以下滿繪青花海水,色澤青藍濃艷,青白相間的海水中有紅彩海獸奔騰于波濤中,神態生動,同類產品傳世甚少。

相關資料

陶瓷器上的水紋裝飾,表現水流動形態的,稱為水波紋、波浪紋或波狀紋等;表現水漩渦的,稱為漩渦紋渦紋;而表現海水波濤的,則稱之為海水紋或海濤紋水波紋最早出現在新石器時代的陶器上,早期河姆渡文化陶器上為刻划水波紋,中晚期馬家窯文化彩陶器上為彩繪水波紋。工匠們在劃繪水波紋時,憑藉平時對水的觀察和印象,隨興而至,線條流暢優美,構圖豐富變化,富有藝術感染力。商周的硬陶器、戰國秦漢的彩陶和原始青瓷上,水波紋成為主要裝飾。東漢至西晉青瓷上,仍流行水波紋。惟獨東晉南北朝青瓷器上不見水波紋,為弦紋和時興佛教的蓮瓣紋所取代。也許受人類活動範圍和視野的影響,此前古陶器上的水紋裝飾,所模擬的是與先民活動相關的江河湖泊塘中之水,與後來的海水紋在氣勢上還遜色一大截。隋代起,又重現水波紋,欲尋覓先人情懷,崇尚古樸,作為古陶瓷器邊飾出現。隨著人類活動範圍的日益擴大與海外貿易的興起,宋人的眼光穿越到海外,宋人的胸懷盛裝了波濤洶湧的海水,其情愫表現在瓷器上,便有了宋代吉州窯瓷器上的白地褐彩海水紋,景德鎮影青瓷中的海水嬰戲紋,定窯瓷器上的海水游魚紋,耀州窯器上的落花海水紋。那模印、刻劃、彩繪的海水,波濤洶湧、驚濤拍浪,給人以強烈的藝術震撼。以至於今人模仿造假時,所刻繪的海水紋均無法再現宋人海水紋的那種神韻,顯得死板呆滯,成為絕響。元、明、清瓷器上的海水紋屢見不鮮,白龍、綠龍、青花龍在海濤迭起的托襯下,氣勢奪人,表現了盛世的張狂、帝王的威嚴、征服者的得意。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