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映時間
國家/地區 上映/發行日期(細節)
美國
1950年8月4日
英國
1950年8月17日 ......(London) (premiere)
英國
2003年3月14日 ......(re-release)
奧地利
1951年9月28日
丹麥
1951年1月25日
芬蘭
1951年1月12日
菲律賓
1952年4月1日 ......(Davao)
葡萄牙
1951年5月11日
瑞典
1950年12月20日
西德
1951年4月7日
劇情介紹
在好萊塢的日落大道邊,有一個荒廢的豪宅,院子進里的游泳池裡發現了創作家卓伊利斯的屍體。故事就由這具屍體展開。失業又被分期付款所逼的卓伊利斯,逃到了默片時代的大明星若瑪也斯的大屋內,受她的委託,修改一個叫《莎樂美》的劇本,從而開始了他的劇作家生活。後來他們二人都被對方所吸引。伊利斯對大導演馬克斯作若瑪的管家侍候若瑪大為不解。劇本完成後,為了要把這本劇本送給老朋友沙利路比德導演,若瑪帶了伊利斯,叫馬克斯開車到攝影場。這位導演只對這部老爺車感興趣,並不喜歡若瑪的劇本,馬克斯和伊利斯都不敢把真像告訴若瑪。這時伊利斯對在攝影場劇本部工作的貝蒂一見鍾情,若瑪知道這件事後決意要破壞他們的感情,伊利斯非常生氣,將所有事情的真像都揭露了。若瑪失去了返銀幕的幻想,追上正想離開這間大屋的伊利斯,開槍射死了他。
幕後製作
影片由當時真的已過時的早期紅星斯旺森主演,誇張中帶有辛辣。用冷酷的眼光砌底描寫妄執人心醜陋的一面,是一部具有獨特風格的作品。經典台詞有“我並沒有變小,是銀幕變小了”及片尾的“我準備好了,拍特寫吧”。後由韋伯改編成舞台音樂劇。
演職員表
導演 :
比利·懷爾德
編劇 :
比利·懷爾德 ...... (written by) &
Charles Brackett ...... (written by) &
D.M. Marshman Jr. ...... (written by)
演員 :
威廉·霍爾登 William Holden ...... Joe Gillis
葛洛麗亞·斯旺森 Gloria Swanson ...... Norma Desmond
安娜·Q 尼爾松 Anna Q. Nilsson ...... Herself
格特魯德·阿斯特 Gertrude Astor ...... courtier (uncredited)
埃里克·施特羅海姆 Erich von Stroheim ...... Max von Mayerling
Nancy Olson ...... Betty Schaefer
Fred Clark ...... sheldrake
Lloyd Gough ...... Morino
Jack Webb ...... Artie Green
Franklyn Farnum ...... Undertaker
Larry J. Blake ...... Finance man #1 (as Larry Blake)
Charles Dayton ...... Finance man #2
Cecil B. DeMille ...... Himself
赫達·霍珀 Hedda Hopper ...... Herself
巴斯特·基頓 Buster Keaton ...... Cameo (card playing friend)
H.B. Warner ...... Himself
Ray Evans ...... Himself
Jay Livingston ...... Himself
Joel Allen ...... Prop man #2 (uncredited)
Ken Christy ...... homicide captain (uncredited)
Ruth Clifford ...... Sheldrake's secretary (uncredited)
John Cortay ...... Young gate guard at Paramount Studios (uncredited)
Archie R. Dalzell ...... Camera operator (uncredited)
Eddie Dew ...... Assistant coroner (uncredited)
Peter Drynan ...... Tailor (uncredited)
Julia Faye ...... Hisham (uncredited)
Al Ferguson ...... Phone standby (uncredited)
Gerry Ganzer ...... Connie (Betty's roommate) (uncredited)
Kenneth Gibson ...... Salesman at men's shop (uncredited)
Joe Gray ...... (uncredited)
Sanford E. Greenwald ...... newsreel cameraman (uncredited)
Creighton Hale ...... (uncredited)
James Hawley ...... Camera assistant (uncredited)
Len Hendry ...... Police sergeant (uncredited)
E. Mason Hopper ...... Doctor (uncredited)
Tommy Ivo ...... Boy (uncredited)
Stan Johnson ...... First assistant director (uncredited)
Howard Joslin ...... Police lieutenant (uncredited)
Arthur Lane ...... Camera operator (uncredited)
Gertrude Messinger ...... hairdresser (uncredited)
John 'Skins' Miller ...... Hog-eye (electrician) (uncredited)
Ralph Montgomery ...... Prop man #1 (uncredited)
Bert Moorhouse ...... Gordon Cole (uncredited)
Jay Morley ...... Fat man (uncredited)
Bernice MOSK ...... Herself (uncredited)
Howard Negley ...... Police captain (uncredited)
Ottola NESMITH ...... Woman (uncredited)
Eva Novak ...... Courtier (uncredited)
Frank O'Connor ...... Courtier (uncredited)
Robert Emmett O'Connor ...... Jonesy (older Paramount gate guard) (uncredited)
Jack Perrin ...... Extra (uncredited)
Virginia L. Randolph ...... Courtier (uncredited)
Bill Sheehan ...... Second assistant director (uncredited)
Sidney Skolsky ...... Himself (uncredited)
Emmett Smith ...... Man (uncredited)
Roy Thompson ...... Rudy (shoeshine boy) (uncredited)
Archie Twitchell ...... Salesman (uncredited)
Yvette Vickers ...... Giggling girl on phone at party (uncredited)
Edward Wahrman ...... Camera assistant (uncredited)
Henry Wilcoxon ...... Actor on DeMille Set (uncredited)
製片 :
Charles Brackett ...... producer
| |||||||||||||||||||||||
|
幕後花絮
影片由當時真的已過時的早期紅星葛洛麗亞·斯旺森主演,誇張中帶有辛辣。用冷酷的眼光砌底描寫妄執人心醜陋的一面,是一部具有獨特風格的作品。經典台詞有“我並沒有變小,是銀幕變小了”及片尾的“我準備好了,拍特寫吧”。後由韋伯改編成舞台音樂劇。影片簡評
社會快速發展,電影技術日臻完善,一些被認為是保守的,泥古不化的東西,在很多年後可能會被證明是對的,像流行服飾一樣,也許一年、三年、十年,重新流行。所以人不一定總是要與時俱進,一些好的傳統是不能丟掉的。我們不能說女主角抱守無聲電影是錯的,現在仍有許多優秀電影是用黑白的手法來拍。像現在很多人可寧肯去買上世紀五六十年代的戰爭片也不願去坐在電視機旁或電影院裡去看那些新的片子,而去看那些比鬼子還白的八路,比當年胖墩兒還胖的嘎子。中國老一代的戰爭片為什麼那么受歡迎,因為他們占著兩個字--敬業!現在中國影壇很少能找到非常敬業的人了,現在的片子往往只注重票房,具體劇本多爛,演員多假他們不管。試想當今中國影壇有像當年羅伯特-德尼羅為演墮落的拉莫塔( 《憤怒的公牛》 )而增重數十斤,而伊萬麥格雷戈為演吸毒少年( 《猜火車》 )而不喝奶製品變得骨瘦如柴的精神么,沒有!反而會有某電視劇誤將革命烈士遺像當作匪首照片的。李安為什麼能成功,一方面靠他的“一脫到底”的好萊塢精神,另一重要方面就是他對演員的嚴格要求以及對劇本的精益求精。
經典台詞
英文:"All right, Mr. DeMille, I'm ready for my close-up."
譯文:“好了,德米勒先生,我為特寫鏡頭做好準備了。”
精彩劇照
獲獎履歷
金球獎(GoldenGlobe)1951
最佳配樂弗朗茨·沃克斯曼
最佳男配角(提名)埃里克·馮·施特羅海姆
最佳攝影(黑白)(提名)JohnF.Seitz
最佳導演比利·懷爾德
最佳女主角(劇情類)葛洛麗亞·斯旺森
最佳劇本(提名)D.M.MarshmanJr.
最佳劇本(提名)CharlesBrackett
最佳劇本(提名)比利·懷爾德
BestMotionPicture-Drama
美國編劇工會(WGAAward(Screen))1951
BestWrittenAmericanDrama比利·懷爾德
BestWrittenAmericanDramaCharlesBrackett
BestWrittenAmericanDramaD.M.MarshmanJr.
美國國家評論協會獎(NBRAward)1950
最佳影片
美國國家評論協會獎1950
最佳女演員葛洛麗亞·斯旺森
義大利電影新聞記者協會銀絲帶獎1951
BestDirector-ForeignFilm(RegistadelMigliorFilmStraniero)比利·懷爾德
BestActress-ForeignFilm(MiglioreAttriceStraniera)葛洛麗亞·斯旺森
奧斯卡(美國電影學院獎)1951
最佳配樂(劇情/喜劇類)弗朗茨·沃克斯曼
最佳藝術指導-布景(黑白片)RayMoyer
最佳藝術指導-布景(黑白片)JohnMeehan
最佳藝術指導-布景(黑白片)SamComer
最佳藝術指導-布景(黑白片)HansDreier
最佳編劇比利·懷爾德
最佳編劇D.M.MarshmanJr.
最佳編劇CharlesBrackett
最佳男配角(提名)埃里克·馮·施特羅海姆
最佳男主角(提名)威廉·霍爾登
最佳攝影(黑白片)(提名)JohnF.Seitz
最佳影片(提名)
最佳導演(提名)比利·懷爾德
最佳女配角(提名)南希·奧爾森
最佳女主角(提名)葛洛麗亞·斯旺森
最佳剪輯(提名)DoaneHarrison
最佳剪輯(提名)ArthurP.Schmidt
NationalFilmPreservationBoard,USA(NationalFilmRegistry)1989
DirectorsGuildofAmerica,USA1951
OutstandingDirectorialAchievementinMotionPictures(提名)比利·懷爾德
DVDExclusiveAwards(DVDPremiereAward)2003
(提名)JonBarbour
BlueRibbonAwards1952
最佳外語片比利·懷爾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