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1年5月,由民眾戲劇社編印、中華書局發行的《戲劇》月刊在上海誕生。到1921年10月,該刊第一卷出了六期。1922年,民眾戲劇社中心遷往北京,改名中華戲劇協社,《戲劇》月刊在京繼續出版第二卷,共四期。前後一年,總計十期。時間雖不長,但在中國早期戲劇運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這個刊物除發表該戲劇團體成員的理論文章外,後來還有團體外的同人參加撰寫討論,如蒲伯英、王統照、耿濟之、瞿世英等,都寫過短文在這個刊物上登載。他們還在這本刊物上刊登翻譯的外國劇本。葉紹鈞的三幕劇《藝術的生活》也曾在該刊登載。
《戲劇》月刊是我國現代最早出現的一個專門性的戲劇雜誌,它對於探討理論,對於我國原有戲劇的創造和革新起了積極的推動作用。
相關詞條
-
戲劇月刊
戲曲期刊,民國十七年(1928)6月創刊於上海,民國二十年9月出至第三卷第十二期停刊,共出版了三卷三十六期。
月刊簡介‍ -
《永安月刊》
永安月刊》的創刊之日,正是上海處於所謂的“孤島”時期。它創刊於1939年3月,終刊於1949年5月。十年時間長河,主編一以貫之,這在當年上海灘上的各類“...
簡介 發現 背景 經歷 特點 -
《戲劇文學》
《戲劇文學》是由吉林省文化廳主管、吉林省藝術研究院主辦的學術月刊,是吉林省惟一的戲劇專業期刊。
簡介 歷史 成就 發展 欄目 -
羅馬尼亞戲劇
羅馬尼亞很早就流行有戲劇表演因素的禮儀和變戲法,今日的民間戲劇還保留有這種原始形式的痕跡。最初的民間戲劇產生於18~19世紀,受到宮廷典禮儀式和民間舞蹈...
羅馬尼亞戲劇 正文 配圖 相關連線 -
孤島戲劇運動
上海淪為“孤島”期間中國共產黨領導的抗戰戲劇活動。1937年11月12日,日本侵略軍占領上海,絕大部分劇人撤離。中國共產黨組織留下的部分劇人到未被日軍占...
孤島戲劇運動 正文 配圖 相關連線 -
永安月刊
永安月刊創刊於1939年3月,終刊於1949年5月,主編一以貫之,這在當年上海灘上的各類“海派”雜誌中,是絕無僅有的。
簡介 經歷 特點 作用 評價 -
《戲劇報》
《戲劇報》是1954年1月改版創刊,由張庚等任主編。以戲劇評論和理論探討為主。由人民文學出版社、中國戲劇出版社出版。
《戲劇報》 正文 配圖 相關連線 -
《戲劇時代》
《戲劇時代》是中國戲劇藝術綜合月刊,該刊對推動與探討當時救亡戲劇運動,加強戲劇界的團結起了積極的作用。
《戲劇時代》 正文 配圖 相關連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