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安月刊
永安月刊創刊於1939年3月,終刊於1949年5月,主編一以貫之,這在當年上海灘上的各類“海派”雜誌中,是絕無僅有的。
基本信息
- 名稱:永安月刊
- 語種:中文
- 創刊時間:1939年3月
- 國別:中國
- 其他:終刊於1949年5月
簡介
經歷
《永安月刊》從創刊到終刊,實際上是經歷了三個時期:“孤島時期”、“淪陷時期”和“內戰時期”。特點
《永安月刊》在考慮它的市場效應時充分顧及到了它的大眾化。簡言之:好看。一本“好看”的文化類雜誌,不外乎一要考慮它的為大眾所喜歡的內容,這是“里”;二要考慮它的精美的封面,這是它的“表”。和在上海灘廣有影響的《良友畫報》有異曲同工之妙的,兩者都是採用了上海灘上的女明星、漂亮名媛作為它的封面,以作雜誌的“招牌”。《良友》創刊號的封面用的是當時紅極一時的電影明星胡蝶;《永安月刊》創刊號封面用的永安老闆郭琳爽的千金郭志媛;在社會效應方面,《永安月刊》的創刊號並不輸於《良友》,郭琳爽作為永安的老闆在上海老百姓中家喻戶曉,而閨房千金自然也是市民們所想知道的,在滿足人們“探秘”心理方面,“郭千金”的號召力並不亞於已成公眾人物的胡蝶。
《永安月刊》的每期封面都以當時社會上的熱門明星、名媛“撐市面”。如當年20歲初上話劇舞台因《甜姐兒》一炮走紅的黃宗英,《永安月刊》即以黃宗英手握馬鞭、一身馬裝的“甜姐兒”劇照亮相,立刻獲得了廣大市民的青睞。《甜姐兒》當時紅遍上海灘,連演100多場,據今年84歲高齡的黃宗英回憶,當時她每次演出結束,總有時髦 “小開”開著小車來接她出去“白相”,以示傾慕。《永安月刊》上的許多封面人物後來大都成了全國聞名的大明星,如白楊、上官雲珠、王丹鳳、秦怡、童芷苓、歐陽莎菲、陳雲裳、孫景璐、王熙春、慕容婉兒、蔣天流、胡蓉蓉、黃婉貞等等。
在內容上,它比《良友》、《萬象》更“雜”。《良友》側重“畫報”;《萬象》更側重“文學”;而《永安月刊》有小說、散文、小品、攝影、漫畫、書法、油畫等,舉凡“好看”的文化類,它都力爭囊括之。如小說中大多反映民風民俗、市井生活,青年戀愛,也不乏民族義憤,譴責民族敗類的正義之作;如攝影方面有郎靜山的人體攝影,油畫方面有徐悲鴻、顏文梁等大畫家的作品,書法方面有吳湖帆、糞翁(鄧散木)、大廠居士等人的作品。居雜誌三分之二的文字部分,其作者隊伍相當不俗,如徐志摩、包笑天、鄭逸梅、張若谷、陸丹林、周瘦鵑、秦瘦鷗、胡樸安、范煙橋、陳從周、趙景深、還珠樓主、李伯琦、張葉舟、胡寄塵、胡道靜、黃潔蓀、潘予且、蔣吟秋等活躍於三四十年代上海灘的作家。
《永安月刊》雖然是商家所辦的雜誌,但它卻不是廣告類的雜誌,完全是一本海派文化、文學雜誌,由王榮華主編、熊月之、張曉敏任副主編並獲2008年上海社科類工程一等獎的《上海大辭典》,在它的“文學雜誌”專輯中,《永安月刊》位列正宗海派文學重要雜誌之林,是與《小說月報》、《良友》、《文學》、《萬象》等並列一起加以介紹的。這也是我們今天現代文學研究者值得研究的一個特殊的課題:由商家辦的一份純文學類雜誌,居然有那么頑強的生命力。作用
上海圖書館藏《永安月刊》殘缺不齊。幾年前,我在民國圖書收藏家矍永發處看到全套《永安月刊》,2 008年下決心抽時間閱讀全套,受益不淺,花半年時間整理出五冊,作為《永安文叢》出版。《永安月刊》是上海商業文化的一個值得研究的奇特現象,此次整理出版全套《永安月刊》獲得了多方面的支持。中共上海市經濟工作委員會黨委書記潘志純和永安公司總經理李雨林分別為此套叢書寫了序,從商業文化、海派文化的角度,談了《永安月刊》的歷史與出版意義。時值上海正在緊鑼密鼓地籌辦百年一遇的世博會,由文匯新民聯合報業集團所屬文匯出版社整理出版全套《永安文叢》,相信對進一步開掘、總結海派文化會起到積極的推動作用。-評價
永安月刊》因為是商家所辦,所以在非常講究“主流”的“以往”,不太被文學家、研究家們所重視,也不被收藏者所注意,也是可以得到理解的,其中百分之九十以上的文字、圖片均未被重新整理出版過,因此,彌足珍貴。上海社會科學院副院長、上海歷史研究所所長熊月之先生認為,重新整理出版《永安月刊》對於研究海派文學是很珍貴的史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