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兆才》

《成兆才》是一部八集評劇電視藝術片。該片以曲折的故事塑造了成兆才及於靈芝、張德禮、趙如月等個性鮮明、生動鮮活的人物形象。主演為唐山市評劇團青年演員、第23中國戲劇梅花獎獲得者張俊玲。劇作採用了“戲中戲”的結構方式以及粗筆勾勒和工筆細描、正面突現和側面烘托等方式,巧妙設定情節波瀾推動故事發展,達到了引人入勝的效果。

基本信息

《成兆才》 《成兆才》

劇名:《成兆才》

編劇:孫德民

導演:范建會

執行導演:解國防

主演:張俊玲

簡介

《成兆才》是由中央電視台影視部開灤集團有限責任公司河北電影電視劇製作中心聯合拍攝的八集評劇電視藝術片。《成兆才》以中國近代傑出的劇作家、著名戲曲表演藝術家、評劇創始人成兆才的藝術活動為載體,從其人生經歷最為坎坷、戲劇創作最為活躍的“而立之年”切入,將冀東蓮花落吉慶班“天津衛遭遇國喪”、“吳坨鎮打擂揚名”、“永平府名角出走”、“進唐山絕處逢生”等一系列的波折和磨難,置於牽動成兆才情感和心靈最為敏感的關鍵之處,以曲折的故事塑造了成兆才及於靈芝、張德禮、趙如月等個性鮮明、生動鮮活的人物形象。其中,成兆才“為戲拒情”、“為戲容情”、“為戲舍情”等感人篇章、情節及細節,層層遞進地再現了民間戲聖對評劇藝術如痴如醉的投入、積極大膽地探索、嘔心瀝血地培育,引領觀眾穿越百年的時空隧道,一步步走近這位評劇創始人的生活,走進這位評劇藝術家的心靈。

主演介紹

張俊玲張俊玲

張俊玲

成兆才的扮演者,系唐山市評劇團青年演員、著名評劇表演藝術家洪影的嫡傳弟子、第23中國戲劇梅花獎獲得者。張俊玲嗓音甜美圓潤,行腔剛柔並濟,表演樸實大方,充滿陽剛之氣,曾主演 《周仁獻嫂》、《劉伶醉酒》、《楊乃武與小白菜》、《梁山伯與祝英台》、《紅龍泉》、《嫦娥奔月》、《成兆才》等劇目,多次獲中國評劇藝術節優秀表演獎、河北省戲劇節優秀表演獎、河北省文藝振興獎等獎項,為當代評劇女小生的代表人物。

藝術特色

首先,劇作採用了戲中戲”的結構方式。成兆才是一位藝人,四海為家,漂泊餬口,戲班就是他的家,一榮俱榮一損俱損,寫戲、演戲、處理戲引發的糾葛成為他的日常生活,只有在“戲”中才能更好表現“這一個”成兆才。《成兆才》是以成兆才的藝術生涯為情節核心的劇作,自然離不開前台後場、離不開他的戲班他的劇作。通過成兆才一個又一個劇的創作、改造以及演出的成功與刁難組成了《成兆才》的情節鏈條。這種戲中戲的結構方式多用於表現藝人生涯的劇作中,戲中戲的結構方式既突出了核心人物成兆才,也突現了成兆才在戲班乃至評腔評劇的發展中舉足輕重的作用。
其次,劇作採用粗筆勾勒和工筆細描、正面突現和側面烘托等方式,巧妙設定情節波瀾推動故事發展,達到了引人入勝的效果。劇作擇取成兆才藝術生涯中的幾個重大事件,多側面、多角度塑造成兆才形象,通過喪妻、託孤、改劇、人獄、死亡等主要情節場景濃縮成兆才的命運和品格,呈現了成兆才坎坷艱辛的人生命運和藝術道路,尤其濃墨重彩描繪了成兆才對藝術的執著。為了讓小落子走進大茶園他嘔心瀝血,在失妻的悲痛中最牽掛的還是“開戲”;與昔日戀人徐二嫂相見卻只顧了改動他的“馬寡婦”,為了藝術的真實而忘了“現在”的真實,以致於遭二嫂埋怨;為了趕寫劇本再一次冷落了主動上門的徐二嫂;為了道德良知和藝術的真實不怕威脅不受利誘趕寫《楊三姐告狀》,直至被押入獄;臨終之前念念不忘的仍是他的“大悲調”、他的評腔評劇。對於成兆才的多才多藝,劇作有正面展示也有側面烘托,比如觀眾的熱情、戲園的生意、藝人們的交口稱讚,就連梁老闆答應主顧三天后上演新戲也從側面烘托出成兆才的才華橫溢。因為梁老闆敢接“活”,一方面源於金錢的誘惑,一方面對成兆才的才藝有把握。此外,面對牛成縣長的利誘威脅,其他藝人怕惹火燒身一個個打了退堂鼓,只有成兆才和他培育影響下的小鳳以藝術的良知和道德的勇氣在堅持,這些藝人們對成兆才品格與形象起了一定的烘托作用。劇作對有些方面只做了線條勾勒甚至一筆帶過,比如二嫂賭氣離開戲班之後成兆才與二嫂的情感、成兆才與小鳳的生活情感等。
文本舞台,《成兆才》既體現了劇本的基礎性又體現了評劇劇本寫意性概括性的特點。舞台表演呈示的《成兆才》在文本的基礎上,加上了演員的唱、念、做、打的形象性表演,更增加了與觀眾的親和力,引人人勝。戲劇的觀賞性,是對劇作和表演的雙重檢驗,從評劇發展歷史來看,評劇反映時代、表現生活的能力很強,具有雅俗共賞的特點。評劇《成兆才》傳達出評劇的親切、平易、感染力、吸引力。
評劇作為一個新興劇種,在20世紀初逐漸確立,汲取了中國傳統戲曲寫意性表演的特點,劇本《成兆才》不象“舶來品”話劇那么精緻細膩,只規定了大致的情節場景,這給了演員二度創作發揮的足夠空間,而舞台表演上具有載歌載舞的程式性,舞台成了逾時空的虛擬空間,展示了一代藝人命運的悲歡離合。這種虛擬性的空間舞台雖不象影視劇那么細緻逼真,但也帶來了無限寬廣的時空,兩張桌子一把椅子就是大幹世界,愛恨情仇盡收其中,比如成兆才失去妻子的悲傷,在舞台上不是近距離用逼真的眼淚哀傷的表情表現的,而是通過程式化的以袖拭淚和含情忍悲的唱腔表達的。又如成兆才深夜走到徐二嫂家準備把養女小鳳託付二嫂撫養,兩個人隔著房門有大段情感戲,憶往昔想今朝,一個心事重重,一個心如火言似冰,但表現的場景是虛擬性的,看似背靠背的一對昔日戀人實則分在門的內外,各自抒發即將重逢引發的情感波瀾,處在特定的時空場景中,雖是寫意性但觀眾的感覺是真實可信的。《成兆才》念白、唱腔以北方國語為基礎,同時適當運用地方語言,比如在次要人物徐二嫂身上就運用唐灤一代語音、語調、語詞,這既不影響整體的形象創造和念白風格,又增加了地方色彩,使之更加濃郁親切。當然,對於劇本中過於地方化的語言辭彙,舞台表演中進行了調整,以國語的語言辭彙替代,比如:“外邊得台口跑怎么樣啦”,“別瞎掰咧”,“前兩天你師傅教你的小快槍看你實受不實受”等等,使之更便於走進更大範圍的觀眾之中。

現實意義

評劇《成兆才》的出現還具有顯明的現實意義。河北省是評劇創人成兆才的家鄉,整理、編演成兆才的故事也是河北戲劇界義不容辭的責任。20世紀初至辛亥革命前後,在成兆才的努力下,評劇由鄉間走向都市,從河北走向京津走向關外,走進眾多的觀眾之中。在成兆才及藝人們的辛勤努力下,評劇得以確立發展,而且一度走向輝煌,出了《楊三姐告狀》、《花為媒》《劉巧兒》這樣膾炙人口的優秀評劇,也湧現了白玉霜新鳳霞這樣家喻戶曉的評劇藝術家,但是,不可否認,評劇近些年的發展無論是演出場次還是觀眾都出現不容樂觀的局面,這其中有更快捷方便的影視劇的衝擊,也有評劇自身的原因,從自身來看優秀劇作的匱乏,優秀演員的缺乏,資金設備的缺乏也使表演捉襟見肘等。通過成兆才先生對百姓生活疾苦和人間不平的關注,通過他對評腔評劇的孜孜以求矢志不移的執著精神。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